徐兰沅:谈小花脸与萧长华
小花脸的行当大体上分“文丑”与“武丑”两门,细分起来就多了。当年北京的戏班里没有彩旦,需要时由丑角代替,后来上海的戏班里有了,北京也就仿而效之。不仅这一点,例如“行头”的改进,也是由上海兴起。关于武生“勒头”的几改进,也都是由上海先起,很早以前勒得低(几乎靠近眉),在光绪末年间,上海的武生兴勒高,还添一个“月亮门”,大家感到美,都相仿效,后来(三十多年前)沪上的名武生杨瑞亭先生又兴勒低(因为他的脸长),普遍又从高转向低。关羽的勒头低是由米喜子、景四宝、三麻子起,经过夏月润、林树森、周信芳先生相继改进,又传至北京。上海的艺术家们,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建树是值得敬佩的。
杨瑞亭戏装照
唱丑角,要具有一条好嗓子,最好是高音嗓子,音色要清脆嘹亮。演员的念白是“四功”(唱、念、做、打)中之一,无论哪一行都得要有深厚的功底,特别是丑行,我以为要格外讲究口齿伶俐、字句清晰,虽无工尺却要歌唱化。当年的名丑罗寿山先生的嗓子,很有功夫,他上场前的一声“吆喝”,不但响堂而且令人感到满足,有味,做到了人未上而神已先至。他演《青石山》里的王半仙,唱南梆子挂十三咳,拖腔重复的地方,运用山西梆子里的“二音子”的唱法,腔虽同,但高度却有别,后句比前句高八度,此起彼伏,优美动听,使人感到轻松愉快。在念白中偶尔也用这种手法,听来犹如隔墙人语,远而清晰。生、旦、净的腔调他都能唱,特别是他模仿汪桂芬、谭鑫培的腔儿,是形神兼备,颇得人们欢迎。所以说学丑角难,不仅唱与念要好,还得学什么像什么,嗓子没功夫很难做到这一点。
“即景生情,随机应变”,是丑角必须具备的本领,要做到这一点,必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除此而外还得深知全国各地不同的风尚习惯与方言。早年的名丑角演员能操多种方言的很多,一般的至少要能念苏(州)、扬(州)、山西、山东、安徽等话白,“苏白”最重要,如《金山寺》《湖船》皆要用它。《打花鼓》要用“扬白”;《黄一刀》《送盒子》要用山东白;《玉堂春》中的沈燕林要用山西白;《双钉记》中的裁缝吴能手要用安徽白;《四进士》中的师爷要用绍兴白等等。除此而外,在表演中有时还须要插用一些生活里的实动作,在话白里还须在日常生活语言里寻摘句来丰富趣味,生活智识贫乏就很难应合这些要求。
记得北京有一个丑角到上海演戏(四十多年前的事),演《乌盆记》的张别古。当他带着盆儿到包大人堂上喊冤时,这里的表演很有趣,张是个忠厚老实人,从未进过府见过官,一时身临其境到不知所措,见到两旁公差磕头,看到堂上的包大人也磕头,站起身来便问左右谁是大人?两旁公差告他上面坐着的,他抬头一看,回过脸来冲着观众说了一句妙趣横生的话:“我当是谁,原来是煤铺里的掌柜的。”在北方演时,观众能哄堂大笑,但是他忘却是在上海演出,上海的方言与北方不同,台下的观众百分之九十不懂煤铺掌柜这个词的意义,因此没有什么反应。这就是他对上海的方言欠了解。后来有个柯秀山先生,唱念很不错,就有一个毛病,爱在台上睡觉,本行里的人有点看不起他。说也奇怪,上场演戏,只要轮不到他说话,就能马上入梦,特别与旦角配演《起解》,旦角长段唱腔多,此时就是他睡觉的好机会(过去《起解》丑角演插白很少),台下观众的彩声,也打破不了他的睡梦。检场的有时看不过去,走过去对他说:“柯先生醒醒。”他还生气的说:“怎么到我哪?”检场的说:“快了。”他:“没到,你慌的什么呀!”旦角唱到“左也恨来右也恨,洪洞县内无好人”时用棍子在他身边“通”的一声,这才能醒,因为这样,观众不太欢迎他。后来开码头到上海,由于他的生活验丰富,善于研究各地方言,第一天演张别古就在那句“逗”的话上,他取上海的方言用北京音的念法:“我当是谁,原来是煤炭店的老板啊!”引得观众哄堂好,自此便蒸蒸日上,睡觉的毛病也改了,后来成了沪上的一位名丑角演员。从这一个笑话里,说明了丑角不但须熟悉戏词,还得深知各地的生活方言。
张君秋、马富禄之《女起解》
丑角的插科打诨,要引人发笑,但却要有规矩。老先生们说唱丑角要“口清”,不要“口浑”。“口清”者,不是指念字的技巧而是出言要奇隽、幽默诙谐、格调高雅,不能流于庸俗粗鄙。当年有些丑角专走邪门,用些猥亵的言语讨得观众一时之趣,过后却令人乏味,这就是属于“口浑”。总之丑角的“逗”要通俗高雅,趣味深厚。萧长华先生在舞台上几十年,无论演什么角色从不“口浑”,当年人们称赞他的艺术用了八个字“洗脱尘畦,独标新趣”。
演员在台上演戏不能“死口”,丑角尤重这一点,做到词不穷,语不塞,不等于胡言乱语,即便是即兴而出,也必要有所本,合乎逻辑。萧老先生平时爱读历史书籍,到一处能对一处的风尚做些了解与研究,因此在舞台上永远难不倒他。他每一句插白都很自然,并且都是有根有源。
萧先生教学,除了督促徒弟在艺术技巧上苦练而外,很注重对话白、词意的理解,比如丑行的“对句”,他能细心逐条的讲解其意义,他常说:“要学得多还必须'透’(词义的理解),学得不透,只能仿其'形’不能得其神’。”我们本行内过去常有人把词儿念得平淡无味,究其原因不完全是没有掌握人物的感情,主要的问题就是对词义茫然,平时又不爱找人研究,弄不通词义,当然就无法阐其情了。
姜妙香、萧长华之《打侄上坟》
记得名演员马富禄先生未出科时,有一次与王长林先生(当年的名丑角)演《琼林宴》里的两个公差,未演之前萧先生对马再三嘱咐:“要好好陪着王先生演,要学他的玩艺儿。”王老先生是著名的丑角表演艺术家,文武昆乱无不精致,觉得与这个年轻人一起登台,倒要试试他的即兴才能如何。上台以后,王先生故意不念原词,即兴的念了一句“新科状元没地方找”,马富禄接着就念出“急得我们哥儿俩到处跑”,联得非常巧妙,两人都是脱口而出,原词应是“中状元扬名天下,身披红帽插宫花”,演完后王先生对萧先生夸赞一番,同时也说马富禄先生将来有造就。这与当时萧先生不倦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萧老先生对徒弟很严格,特别是与前辈们在一起戏,决不准偷懒用“破法”。什么叫“破法”哩?比如前面所说的上句“新科状元没处找”,马富禄如果偷点懒就可以念一个“找”字,那么下句还得第一人念“急得我们哥儿俩到处跑”,马再接一个“跑”字就得了,这就叫“破”。萧老先生常跟徒弟说:“不要怕难,要想办法对付,就是演砸了也无关,年轻人初上台,人们总会有个原谅的,一次砸,二次再来。”这一些话里,表明一个可贵的东西,就是一个人学习决不要“畏难守易”。
萧先生是我祖父的徒弟,我是他的徒弟(我年轻时跟他学过戏),虽然后来我学了音乐,在与他日常的接触之间,对我的艺术也好,为人处事也好,他的言行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萧先生是以方巾丑最为出名,《审头刺汤》的汤勤、《群英会》的蒋干,是他的拿手杰作,人物在他演来是举止闲雅,自然大方,恰如其份。丑角戏里,最难演的就是这一类人物,他们不同于店小二、解差等人物,演历史上的下层人物,性格多半是爽朗的,在身段上着重灵活、干脆。念白大都用京音,重流利清楚。像汤勤这个人物,是读书人,又是严府幕宾,所谓的上层人物,要演出形似风雅而内藏奸险,通过虚的外表看到内的实质,是不很容易的,如果仅停留在形上的丑化而本质揭不开,只能给人可笑而不可恨。萧先生演这些人物能从他的文人酸气里揭发出他恶劣的本质,使人对他可笑亦复可恨。
萧长华《西施》之伯嚭
当年他与杨小楼先生合演《落马湖》酒楼一场戏,真是珠联璧合,人人爱看。总之像崇公道的诚厚,张别古的老好,汤裱褙的奸险,都演得人各不同,形皆有别,惟妙惟肖。
小花脸演员一般的都以《法门寺》的“念状”为重头戏,犹如青衣的《玉堂春》,老生的《四郎探母》一样,我们本行称之为“背包袱”的戏,念得既要清楚又得流利,心里一紧张,嘴里就拌蒜。类似《法门寺》念状,淮安府里的小伙计李兴的念白,也很见功夫。
过去《玉堂春》里还夹一段丑戏,名为“三不语”:一个旗牌,一个医生,一个童儿,三人全为丑角扮演,没有词儿,完全以动作示意。早先梅先生演《玉堂春》时,萧先生常演医生,后来觉得“三不语”是多余的,就被淘汰了。
(《徐兰操琴生活》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