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促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亳州市现有各类养老机构191家,其中公办131家全部与乡镇卫生院实现医养融合发展,入住五保老人6294人,集中供养率位居全省前列。【整理摘编:时英平】
每年统筹全市民政、卫健资金,将上级拨付的社会救助资金、敬老院运营管理经费和福彩公益金足额拨付给敬老院。市、县级财政每年每个敬老院再拨付20万元。将失能五保老人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2万元提高到3.6万元,较原标准提高243%。
编制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和设施布点专项规划,保障用地需求。对新建机构,减少审批审批环节和办理时限,专人帮扶,“一个窗口”办理,且每张床位补贴1.83-2.14万元。敬老院在银行或县级结算中心设置专户、专帐,简化支出手续,确保敬老院所需资金一月一拨付,及时足额到位。
为全护理、半护理、全自理五保老人分别按2:1、4:1、10:1配备护工,建成智慧养老信息服务系统和护理型养老床位16313张,占比48.9%,签约服务所有入住老人,定期提供健康管理和医养服务指导。开通24小时“养老服务热线”12349,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950人业务培训20余场次,评出三星、四星级养老机构10家、5家。
针对个别敬老院环境卫生差、管理不到位、存在消防隐患等问题,出台《亳州市农村敬老院改革基本规范》,一季度全覆盖检查一次,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已完成消防改造62家,切实提高老人在敬老院集中供养意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