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济慈诗歌《蝈蝈和蛐蛐》原文及赏析
《蝈蝈和蛐蛐》
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死:
当骄阳炎炎使百鸟昏晕,
躲进了树荫,却有个声音
在草地边、树篱间飘荡不止;
那是蝈蝈在领唱,在奢华的夏日
它的欢乐永远消耗不尽,
因为如果它唱得疲倦过分,
就在草叶下享受片刻的闲适。
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停:
在寂寞的冬夜里,当霜雪
织出一片静寂,炉边的蛐蛐
尖声吟唱,歌声随着温度上升,
使人在睡意蒙眬中恍惚听得,
绿草如茵的山坡上蝈蝈的歌曲。
(飞白译)
【赏析】
济慈的诗没有拜伦诗的辛辣讽刺,也没有雪莱诗鼓动式的热情,他的民主精神和反抗之火是通过美和人道主义在诗中的完成来体现的。在诗学上,济慈重视感性,强调细腻的感觉,因此他的诗常给人如锦如画和身临其境的感觉。济慈追求美,特别是现世生活中的感性美。他认为对诗人来说,美感取消了其他一切考虑。“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就是他在《希腊古瓮颂》中提出的著名命题。但济慈又有与浪漫派相违的诗歌主张,他认为诗人应像变色龙一样反映各种经验的色泽,而不让自己的个性干涉感觉的传递,这意味着反对自我表现。诗人的艺术理论没有专著,只散见于他的书信中,但十分成熟,对后来的维多利亚诗人,以及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有重大影响。
《蝈蝈和蛐蛐》是济慈的代表作之一。起句是这首诗的主题,它集中了诗人的诗学观和人生观——
“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死”——
当赤日炎炎的夏季来临,当夏日的热浪催人昏睡,当百鸟在炽烈的阳光中昏晕,当人间失去生气,人们在沉闷和酷热中感觉长日如年,大地仿佛在白炽之光中渐渐死去时,忽然,一阵阵悠长清脆的嘶鸣声冲破了夏日正午空间的死寂,听,这就是蝈蝈的歌声。绿草丛中,篱笆脚下,美人蕉的叶荫间,是蝈蝈的欢唱将夏日的荒漠般的死寂变成了美妙无比的幽静。歌声起伏回荡,生命振奋跃动,生活的诗篇重新开始抒发欢唱,欢唱抒发。
“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停”——
即便夏去冬来,霜雪织出了一片皑皑的静寂,冬夜的寂寞又将无聊降临到围着火炉的人们中间,这时,在屋角的一隅,仍会有另一个可爱的小生灵蛐蛐唱起动人的歌。蛐蛐的歌声驱散了懒洋洋的无聊,将炉火的温暖凝成了美丽的梦境,使人们在舒适的睡意蒙眬中恍惚听得蝈蝈的歌声,在盛夏绿茸茸的草丛中,在湿润润的树林间,在鲜花争艳的百叶窗下继续。蝈蝈和蛐蛐的歌声,这就是大地的交响诗,生活的诗。夏昼绿草如茵的丰盛和冬夜幽暗清冷的宁静在“大地的诗”中相连、交替,将生活融成了一片温煦和谐,诗人的个人情感与美好的大自然达到了最高的默契,于是生命与自然的美呈现出永恒性。
生命在大地的诗中跳动,大地的诗在生命的天宇间回旋荡漾。人生虽充满烦恼与痛苦,但人生的美和希望如大地的歌、大地的交响诗,是永远不会停止、永远不会消亡的。在蝈蝈和蛐蛐动人的歌声中,诗人那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气蓬勃、富于生命力的事物的高昂激情,迸发出永久激励着人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诗味盎然的灿烂火花: 生活是美的,生命力是永远不会枯竭的,生存的可爱是永恒的!
(季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