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一捋八王之乱‖~77~劫驾长安(三)

司马颖部署了三支军队去对抗王浚、司马腾,但还是不放心,他急忙召集众人商议对策。大家议来议去,都觉得仅凭邺城的力量难以抵御乌桓、鲜卑的骑兵,不如先行避让。司马颖也没了主意,打也打不过,跑吧,即将到手的皇位恐怕就要丢。正踌躇间,突然听账下一人说道:“今二镇跋扈,众余十万,恐非宿卫及近都士庶所能御之,请为殿下还说五部,以赴国难。

司马颖一惊,抬头望去,见说话之人乃是手下一名爱将,此人姓刘名渊,是一名匈奴贵族。

匈奴是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战国时期曾多次南下侵犯中原。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公元前215年,匈奴部落被蒙恬赶出河套地区。公元前209年,匈奴部落首领冒顿单于杀父自立,随后统一北方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匈奴帝国。是时,西汉政权经过几十年的战乱,无力对抗匈奴,只得采取和亲政策维持稳定。后汉武帝刘彻发动汉匈战争,将匈奴击败,夺回河西走廊地区,并屯田戍边,匈奴只得退居漠北。之后的二百年,匈奴在不断地分裂和内乱中衰弱,终于在公元89年被东汉外戚窦宪击溃,被迫西迁。

汉匈战争持续了数百年,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有一些匈奴部落臣服汉政权。公元前5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投降西汉;公元48年,南匈奴首领醢(hǎi)落尸逐鞮投降光武帝刘秀。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汉灵帝诏令地方官府、豪强招募武勇协助平乱,匈奴首领羌渠单于派其子于扶罗率兵援助,恰逢羌渠单于被国人所杀,于扶罗便留驻东汉自立。于扶罗死后,其弟呼厨泉继位,封于扶罗之子刘豹为左贤王。曹操统一北方后,将呼厨泉的兵众分为左、右、南、北、中五部,任命刘豹为左部帅。

刘渊便是刘豹之子,自曹魏末年便一直作为人质在洛阳居住。他文武全才,自幼便熟读各种典籍,更擅长骑射,尝叹“随陆无武,绛灌无文”。这样的人,没有雄心壮志是不可能的,但在那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年代,刘渊的才能不仅没有得到赏识,反而招来猜忌。晋武帝司马炎曾有意任刘渊主持平吴大计,以及平定凉州叛乱,皆因朝臣的反对而作罢。

注:刘渊曾对同学说:“我每读书传,尝尝感叹随何、陆贾的缺乏武功,周勃、灌婴的缺少文才。随何、陆贾遇上汉高祖却不能封侯,周勃、灌婴跟随汉文帝却不能开创文教,真是可悲可叹。”

刘豹死后,刘渊继任左部帅,后转任北部都尉。晋武帝死后,杨骏辅政,任他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汉光乡侯。此时在名义上,刘渊已经有了统领匈奴五部的权力,但他人在洛阳,根本无法实现他的雄心。

后刘渊因受连累被免官。直到公元299年,司马颖出镇邺城,欣赏刘渊的才华,便把他带到邺城。只不过在邺城和在洛阳没有区别,刘渊都不过是个人质而已。

刘渊人虽不在并州,但名声和才华早已传遍匈奴五部。此时西晋皇族内部打的一塌糊涂,匈奴五部早已萌生反意,左贤王刘宣会晤各部贵族,说:“昔我先人与汉约为兄弟,忧泰同之。自汉亡以来,魏晋代兴,我单于虽有虚号,无复尺土之业,自诸王侯,降同编户。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左贤王元海姿器绝人,干宇超世。天若不恢崇单于,终不虚生此人也。”就这样,刘宣将族众愿望秘密通知刘渊。刘渊心潮澎湃,但无奈身在曹营,一直找借口返回并州,都被司马颖拒绝。

此时邺城危急,司马颖焦头烂额,刘渊便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向司马颖进言,请求返回并州征集匈奴五部人马,帮助司马颖御敌。

此刻的司马颖,早已方寸大乱,听得刘渊的进言,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刘渊的才华,是司马颖不敢小觑的,刘渊的影响力,是司马颖不敢轻视的,但司马颖还是有点不放心,他问刘渊:“五部匈奴真的会来么?即使能来,鲜卑、乌丸疾如风云,能抵挡得住么?”

司马颖明显信心不足,他接着说:“不如我们先返回洛阳,避其锋芒,再传檄天下,召集义兵共讨逆军。你意下如何?”

但刘渊怎么会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他说:“殿下武皇帝之子,有殊勋于王室,威恩光洽,四海钦风,孰不思为殿下没命投躯者哉,何难发之有乎!王浚竖子,东嬴疏属,岂能与殿下争衡邪!殿下一发鄴宫,示弱于人,洛阳可复至乎?纵达洛阳,威权不复在殿下也。纸檄尺书,谁为人奉之!且东胡之悍不逾五部,愿殿下勉抚士众,靖以镇之,当为殿下以二部摧东嬴,三部枭王浚,二竖之首可指日而悬矣。

一番慷慨陈词,听得司马颖心花怒放,他心想,我堂堂皇储会怕你王浚、司马腾?现在我有了匈奴的铁骑,还在乎乌桓和鲜卑?司马颖当场任命刘渊为北单于,让刘渊回并州收拢匈奴五部,救援邺城。这正是:打开玉笼飞彩凤,顿断金锁走蛟龙。

作者简介:

大好,一个喜欢阅读的,有点强迫症的小清新。

(0)

相关推荐

  • 三国城乡结合部物语:刘渊进城记

    本 文 约 12010 字 阅 读 需 要 30 min <三国演义>以"三国归晋"收尾,而更早流传的<三国志平话>的最后,是"刘渊兴汉巩皇图&q ...

  • 难解之谜:为什么几乎被华夏文明同化的南匈奴,成了西晋的掘墓人

    晋武帝司马炎生前煞费苦心,布下了皇族.士族.外戚.宗室四方势力相互制衡的格局.期望傻儿子晋惠帝能够玩好平衡,将西晋王朝延续下去,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在他死后仅一二十年,西晋就在八王之乱的动荡中苟延残喘 ...

  • 激荡四百年:王浚攻陷邺城司马颖逃亡,刘渊趁机开国立业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3篇 在离石完成对匈奴的改组后,刘渊派出左於陆王刘宏率领五千精兵前往协助司马颖麾下的王粹对抗司马腾. 然而,还没等到刘宏赶到战场,王粹已经败了,刘宏无 ...

  • 激荡四百年:司马颖不自量力逼反王浚,刘渊父子龙归大海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2篇 当司马越讨伐司马颖时,司马颙权衡利弊,决定站在司马颖一边,派右将军.冯翊太守张方前去救援,因为他们曾多次联合行动,在外人眼里是穿同一条裤子的,司 ...

  • 读通鉴(175)这是一个吃人的时代

    读通鉴(175)吃人的时代 永兴元年甲子,公元304年 春,正月,丙午,乐广以忧卒. 长沙厉王司马乂屡与大将军司马颖攻战,击破之,前后斩获六.七万人.而司马乂未曾欠缺奉上之礼:城中粮食日窘,而士卒无离 ...

  • 捋一捋八王之乱‖~75~劫驾长安(一)

    公元304年9月10日,司马颖率邺城百官恭迎惠帝司马衷临幸邺城.司马衷乘坐在由六匹骏马拉掖的金根车上,卤簿隆重无比. 如此庄重的迎驾场面是司马颖有意安排的,用意其一是炫耀武功:其二是圆谎,毕竟此前他出 ...

  • 捋一捋八王之乱‖~76~劫驾长安(二)

    司马颖并没有等到登基的吉日,就收到了来自北面的坏消息,幽州都督王浚带着乌桓.鲜卑的骑兵联合并州都督司马腾进攻邺城,冀州已失,不日就要兵临城下了. 王浚是西晋文学家王沈的私生子.王沈早年一直看不上王浚, ...

  • 捋一捋八王之乱‖~78~劫驾长安(四)

    司马颖站在邺城的城头,已经是万念俱灰,被派出收拢匈奴五部的刘渊离开邺城后就如泥牛入海,音信全无:坏消息倒是一个接一个传来--北中郎将王斌在王浚和司马腾的夹击下大败,随即司马腾邀击王粹,王浚则继续北进, ...

  • 捋一捋八王之乱‖~79~劫驾长安(五)

    经过五天的风餐露宿,一行人终于到达了洛阳.同邺城一样,洛阳也刚刚经过战火的洗礼--当初司马越传檄天下讨伐司马颖,作为政治盟友,河间王司马颙派张方率军二万支援司马颖.张方走到半路,便收到了司马越大败,皇 ...

  • 捋一捋八王之乱‖~80~劫驾长安(六)

    河间王与范阳王僵持了三个多月,双方都不敢贸然动武.但局势逐渐对河间王不利,是去是留,河间王也难做决定.上头没态度,张方也就继续在洛阳潇洒.转眼到了十一月,天气渐渐转凉,张方觉得洛阳没意思了,自己该玩的 ...

  • 捋一捋八王之乱||~1~乱臣贼子

    公元291年至306年,西晋王朝司马氏皇族内部因争夺中央政权爆发了历时16年的动乱,期间,"人不见德,惟戮是闻.公族构篡夺之祸,骨肉遭枭夷之刑,群王被囚槛之困,妃主有离绝之哀.历观前代,国家 ...

  • 捋一捋八王之乱||~2~太康盛世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经过十多年的励精图治,西晋六路大军南下,一举吞灭东吴,三国时代结束,天下归晋.自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历时96年的动乱年代结束,中原大地进入了一个十年的和平时期,史称&q ...

  • 捋一捋八王之乱||~3~分封诸王

    公元264年,时为晋王的司马昭为篡夺曹魏政权做最后的准备,恢复了西周时期的五等爵制."是以先帝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l ...

  • 捋一捋八王之乱||~4~白痴太子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皇太子司马衷继位,改国号为永熙,是为晋惠帝. 晋惠帝司马衷生于公元259年,在公元267年被立为皇太子.他是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为皇后杨艳所生.他有一个哥哥,二十六个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