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禁止出境文物(十)商子龙鼎
因为年代的久过和历史的缺失,很多文物都存在着争议,比如是司母戊还是后母戊,但这些争议还都属于学术上的,而国家博物馆里的这件顶级国宝却堪称最具争议,而且是关于它的真实性。因为,这是一件非常宏大却来历非常神秘的重器,据传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但曾远渡重洋,2006年才入藏国家博物馆的商代子龙鼎。
子龙鼎通高103厘米,重达230公斤,三足鼎立,鼎腹宽大,两只鼎耳高耸,非常有气势。习惯上把高度超过90厘米的商周青铜鼎称为大鼎,商代后母戊鼎以133厘米高和832.84公斤重而最大,其他的已知大鼎都是圆鼎。收藏在国博的大盂鼎高101.9厘米,重153.5公斤;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女桑鼎高94厘米,重96.8公斤,另一件淳化大鼎高122厘米,重226公斤。可见,子龙鼎在圆鼎里只比淳化大鼎小点,比后母戊鼎也才低30厘米,是现在已知的第三大鼎,也是商代圆鼎中体积最大的,堪称国之重器,又因为造型雄伟,铸造精细,在2013年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文物名单。
这个大鼎因为内壁近口缘处铸有铭文“子龙”而得名。铭文“子龙”二字上下排列,上面的“子”字较小,下面的“龙”字以双线勾勒,虬劲有力,恰如一竖立且尾部向右上盘卷的龙形,还有瓶形角,圆目张口,生动传神。子龙鼎上出现的铭文“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青铜圆鼎铭文中,最早出现的“龙”字。
可惜子龙鼎太高了,下面还有个展台,再加上展厅里光线不足,所以把相机举得老高,也没把子龙两字照得很清楚,只能大概看到子龙两个字的轮廓。
子龙鼎两个立耳微微外撇,器身厚实,外侧饰两周凹弦纹,折沿宽缘,腹部横向宽大,微下垂,下承三蹄足。器颈部以云雷纹为地,周饰2类6组浮雕式兽面纹,足上端饰高浮雕式兽面纹,下衬三周凸弦纹。根据子龙鼎的造型和纹饰,认为它应当是商代晚期到西周初期,所以现在主流认为是商代青铜器,但也有认为是进入西周后继承商代风格的作品。国家博物馆采用了商代的观点,2011年国博新馆开放后,子龙鼎曾长期与后母戊鼎共同在国博四楼中央大厅展出。两座大鼎,一圆一方,堪称商代青铜器双璧。
2019年后,子龙鼎也移入重新布展的古代中国,仍然伴着后母戊,陈列在夏商西周那展厅的中央,构成辉煌商代青铜文明的代表。有这两件重器在,原来的妇好墓的精美青铜器都只能退到展厅的边角了。这尊大鼎非常神秘,是因为关于它几乎看不到什么历史记载,现在所知的一切,只是缘于一些当事人透露的信息,而且里面还有很多仍不方便讲的事,所以我们只能大致领略这个大鼎的传奇。
时间可以倒回到2002年,陆续有一些关于这件大鼎的照片传出,国内学术界才知道日本藏有一件此前从未为世人所知的青铜大鼎。2004年6月,上海博物馆的两位专家去日本访问,在一位日本大企业家的家中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个大鼎。而后不久,这位日本企业家举办家藏中国文物展览,这个大鼎也在其中,这是子龙鼎第一次公之于世。据收藏子龙鼎的日本人说,这件大鼎是上世纪20世纪从河南辉县出土,但具体是哪就无从可知了,被专门从事中国文物国际贩卖的日本山中商社收购并运到日本。现在看来,日本人清楚这件大鼎堪称国器,怕引起中国人的追索和国际干涉,所以秘藏了近80年。
而后大鼎的今生经历更加传奇,简直可以拍一部悬疑电影了。国内在新世纪后成立了回购流失文物的项目,因此知道子龙鼎后,于2005年9月开始与日方接触寻求回购,但日本人开出高价,据说是一个亿,还不知道是要咱们的元还是美刀。国内人员认为开价太高,准备先组织专家赴日进行详细鉴定。但就在这期间,大鼎突然从日本消失了。
就在大家感到失望之时,戏剧性的反转出现了,这个大鼎几个月后在香港出现了。香港是咱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所以一下子都变得简单了。经过几轮申明大义和晓以厉害的交流,大鼎的新持有人同意以较低价格转让给国家,据说是四千多万人民币。2006年4月,子龙鼎经空运抵达北京,收藏进国家博物馆,成为又一件国之重器。同年6月,国博举办文化遗产日特别展览,子龙鼎摆放在展览大厅入口处的展台上,第一次在国内公开与国人见面。
子龙鼎的经历真是太传奇了,传奇到有很多让人以逻辑想不通的地方,唯一的解释就是可能还有很多事情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让世人所知。十几年过去了,随着当年参与其中的大师们一个个逝去,很多秘密就成为永远的秘密了。因为子龙鼎的身世过于神秘,回归过程过于离奇,所以其自身的真实性受到质疑。主要理由一是商鼎以方为尊,所以大鼎都是方鼎,未见过大型圆鼎。二是子龙二字由双勾而成,在已知金文中还未曾见过。因此,有人将子龙鼎称为中国文物史上最大的造假。
不过当时国家在子龙鼎回归时是非常慎重的,派出多位顶级专家前往香港进行鉴定,而且采用一票否决制,即只要有一个专家持疑就不再收购。最终,所有专家都认为这是一件难得的国宝。特别是上海博物馆前馆长马承源先生,曾经力排众议从香港抢救回了晋侯苏钟,所以应该相信他对子龙鼎是商代大鼎的判断吧。
从学术上而言,主流观点认为子龙鼎的型制和纹饰,与1959年在殷墟后冈出土的戍嗣子鼎,以及1990年在郭家庄M160墓出土的圆鼎相近,而且近年在安阳殷墟出土过商代大圆鼎的陶范,按复原后体量应该比后母戊鼎还大,证明商代存在过更巨大的圆鼎。此外,金文专家也从存世的青铜器和拓片中,找到了与子龙鼎铭文相近的子龙壶、子龙觯和子龙爵,证明双勾龙字并不是孤例。
还有一个疑问,就是子龙鼎的真实出土地是哪。这是一个已经无法确切的问题了,只能根据子龙鼎上的铭文和传说中的出土地进行推测。据传子龙鼎出土地的河南辉县,先秦时称共地,共通假为龚,也通假为龙,因此辉县可能是商代和西周早期龚氏的封地,所以一些青铜器上有子龙的铭文。上世纪50年代,曾在辉县琉璃阁发现有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商代大墓,只是已经被盗空。因此,有推测认为子龙鼎可能就是出于琉璃阁南区的105号墓。当然,这只能是推测了。
我是一条小青龙,我有许多小秘密。我有许多的秘密,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关注我们与照耀同行IDwalkingwithshining与历史、文化同行,与自然、美好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