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写了首打油诗,沈万三不懂家破人亡,沈万二为何躲过一劫?

朱元璋大家都知道吧,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作诗水平实在不高。可是他却写了一首打油诗,让江南富商战战兢兢。而沈家的两兄弟,因为他这首打油诗,一个家破人亡,一个躲过一劫,幸免于难。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咱们先从沈万三说起。明朝时期有一位首富叫沈万三。

朱元璋登基之后,他就准备定都南京,修建南京城,无奈的是国库没有钱。他就让沈万三捐钱筑城,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工程都是沈万三出钱。

朱元璋为了回报沈万三,给沈万三的儿子封官,相当于还沈万三这份情。可沈万三是个凡事不过脑子的,他不觉得朱元璋给自己儿子封官是为了还情。他觉得朱元璋没钱,这种事情都要靠他。

自己牛逼的不行,连朱元璋都要向自己要钱。

沈万三就开始飘了,他开始私自出资犒劳军队。

沈万三可以说是明朝首富,但是再怎么富你就是个平民啊。朱元璋一听你个平民敢犒劳老子的军队?你想代替天子管辖军队?这是越权。这种乱民,该杀。

朱元璋很聪明,这些富商虽然对国家有帮助,但确实是一大威胁,还不如借着杀沈万三,一锅端了。

但是沈万三并不知道危险要来了,他眼里只有钱,还美滋滋的觉得自己和皇上是铁哥们儿呢。

有一天沈万二,急匆匆的来找沈万三,说道:"灾祸快来了,咱们赶紧逃命去吧。"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一天,沈万三去酒肆喝酒,偶然遇到了自己的老朋友。这个人是个商人,常年往来于京城与周庄之间。那时候人们打听消息,大部分都是去问伤人的,因为他们去的地方多,关注的消息也多。

沈万二就随口问了一句"京城最近有啥新鲜事?"

那人说"要说新鲜事还真有一个。最近京城流传了一首皇上写的诗,挺有意思的。'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贵人,日高五丈犹披被',没想到皇上也写这等民间的打油诗,简直有趣。"

众人听闻,也是哄堂大笑。

大家都觉得,这诗水平实在一般。不就是说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虽然自己是皇上,但是还没有江南富商挣得多,活的滋润。

但是沈万二一听,这诗可不好啊,杀气腾腾的,看来咱们江南的富商都要倒大霉了啊。

沈万三听了哥哥的解释,却不以为然,他仍然狂傲的说道:"开什么玩笑啊,我跟皇帝是好兄弟。你瞧瞧那京城的城墙,有三分之一都是我沈万三修的。哥哥不用多心,皇上他不敢拿咱们怎么样的。"

沈万二见弟弟不听劝,最后只留下一句"你会后悔的",然后回了家,把生意变卖,带着妻儿坐船逃命去了。

没过多久,朱元璋果然开始打击江南的富商,流放的流放,抄家的抄家。一开始朱元璋是计划好了要杀沈万三,但是在马皇后的劝解下,朱元璋还是留了他一命,将他发配去了边疆。最后沈万三客死异乡,家破人亡,下场凄惨。但是沈万二却幸免于难。

沈万三愚蠢就愚蠢在把皇上当做兄弟,听不出朱元璋诗里的杀意也就算了,还不听劝。满心满眼以为自己给皇上出过几次钱,皇上就不会动他,简直愚蠢至极。

这个智慧故事收录于清代冯梦龙的《智囊全集》之中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沈万三的愚蠢,他觉得自己有钱了,就有能和皇帝谈判的筹码了。但是对于朱元璋而言,他是皇帝,天下一切都是他的,更别说沈万三的钱。杀了沈万三,少了威胁,还可以把你的财产充公朝廷,简直一举两得。

而沈万二见微知著,懂得结合形势分析利弊。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来避免灾祸。真是个明智之人。

像这样的好谋略,好故事。《智囊全集》这本书中记载了一千二百余则。书中所表现的人物,无论是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的百姓,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来创造历史。

这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智慧才智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

康熙和乾隆皇帝都觉得这本书是国之利器,在治国安邦之中可以充分运用到书中的智慧

书中的智慧谋略,放到现在也是适用的。

万总裁王健林将本书列入书单,还让万达的高层都去读这本书。

很多网友更是直呼:明代冯梦龙的这本智囊全集,翻译到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古人有多聪明?简直是一本让人跪读的书。

既然这本书这么好,该去哪里买呢?我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上、下两册的《智囊全集》

书中分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其下又分见大、知微、雄略、敏悟等28类小类。

这里面有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必用的锦囊妙计。你在工作当中,交际当中遇到难题时也可以来读读这本书,里面的妙计会对你有很大助力。

本书印刷清晰,精致,字迹工整。书页纸张还保护眼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