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爱你,但却无法重来|科普向
科普一下 NO.041
总第473期推送
继续,继续向前走,不要回头
持守忠诚直到路途和你生命的尽头
不要怀念一种更轻松的命运
你双脚踏上从未驻足的土地
你双眼面对从未见过的风景
——《朝圣者》路易斯·塞尔努达
安慰记作者/Tanny
最近又到毕业季,毕业季时的情侣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我们能不能够走下去?
学生时代的爱情总是最纯粹,最热烈的。因为这个时候人是最单纯的,生活是单一的,社会关系是简单的。第一次经历爱情的时候,大脑里从未受过类似刺激的奖赏通路会首次被激活,释放出最大化的多巴胺。而尚未发育完全的大脑前额叶又无法抑制住我们年轻时的各种冲动,于是导致了我们为爱痴狂的疯狂情史。
我们的人生,好像通常是根据一个流程走的。出生长大,上学毕业,工作立业,结婚生子,渐渐人的生活都被应用了一个模式。但是这些流程对我们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些过程中经历过的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
高峰体验是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高峰体验是指那些感到前所未有的狂喜、震撼、或敬畏的时刻,这些时刻让人感官大开,感受深刻,在人的生命中占有巨大的比重。而初恋,通常就是我们生命开头的高峰体验之一。它带来的感觉是启发式的,宗教性的,在我们人生初期对自我的探索是一段黑暗的路途,而初恋像是一丝光亮,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我们。
今天就来聊聊初恋。
初恋经历改变大脑结构
有一句曾经特别流行的话叫做“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这句看似鸡汤的话其实藏着科学的道理。大脑有着高度的可塑性,不同的经历都会对大脑的结构有一定改变。我们的大脑会对不同的经历作出反应。
人的大脑在一生中根据经历不断重复或建立新的神经通路,我们大脑里的神经元链接不停断开又重接。而情感,是让神经通路重建的快捷通道。当我们体验某种强烈的情感,正面或负面,情感的化学物质迅速影响神经元突触,从而使我们的神经通路发生快速的改变。
当然,除了情感,第一次感受到的亲密接触也让大脑兴奋不已。第一次牵手,第一次拥抱,第一次接吻,所有新奇的体验都让大脑释放大量的荷尔蒙,而这样强烈的初次感受会永远保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仔细想想,我们第一次爱过的人,改变了我们神经元的通路,以一种永恒的方式存在在我们的身体里,多么的浪漫。
初恋经历改变行为模式
当处在第一段感情中时,手足无措的大脑也会拼命收取新经验来不断改进脑内的神经元通路。对待一段感情需要的,其实不仅仅是一颗真心,而正因为大多数人在不成熟的年纪只拥有一颗横冲直撞的真心,才会让人觉得,初恋就是懵懂短暂的。
然而和所有我们第一次学习做某件事一样,做好它是需要不断改进的。在初恋中犯的错误,大脑一时找不到对应的解决办法,我们也就陷入困惑和恼怒之中。
所以它在改变我们大脑结构的同时,也在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而当时年轻冲动的我们,都不会觉得谈恋爱与理智有任何关系,我们为对方做出最疯狂的举动,跑着去见Ta,因为对方的一句话而痛哭流涕,因为感情中的矛盾而歇斯底里。一切能激起我们情感波澜的行为都不会被放过,那时以为激情就是爱情,轰轰烈烈才是表达爱意的最好方式。
轰轰烈烈和激情,最终留下的只有大脑里深刻的记忆,海马体的沟壑。毕竟心理学家也证明,越强烈的情感反应会导致越深刻的记忆。
初恋带来的,还有我们对待感情的模版。谈恋爱是怎样的,应该怎么做,这些在第一次恋爱时都让我们有了初步的感知。而在之后的恋爱中,无可避免地与第一次比较,也让我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面对下一个人。
初恋为什么难以忘怀?
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做契可尼效应(Zeigarnik effect),指的是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比对已处理完的事印象更深刻。对于初恋这样的“未竟之事”,我们总是忍不住去想那些未达成的可能性。
也许我能做得更好?也许我们能够走得更远?也许我多关心Ta一点我们就不会分开?
这些潜在的可能性和未竟的遗憾像昆虫的小触须,挠着心里的痒,让我们一遍遍在脑海里重复播放,却如迷茫的蚂蚁一样原地打转,找不到出口。
另一个心理学上有趣的效应,叫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也叫禁果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要得到手。当初恋受到外界阻扰时,恋爱双方的感情反而会加强。为什么我们觉得初恋受到阻碍却铭心刻骨,这大概是其中一个原因。
为什么初恋通常无疾而终?
初恋很少有走到最后的,这好像是一个共识。大多数人把初恋的失败归结于外界的干扰、环境的不确定、或是愈离愈远的差距。虽然大部分看起来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终结,人自身的因素也不能忽视,毕竟,谈恋爱也是需要练习的啊。
不是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是perfect lover。在心理学家对亲密关系的研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依恋模式(attachmentstyle)。人的依恋模式形成于幼儿期,分为安全型依恋模式(secured attachment style)、焦虑型依恋模式(anxious attachment style)、和回避型依恋模式(avoidantattachment style)。
安全型依恋的人当然对自我有着最完满的认知,在亲密关系中通常也是比较稳定、有安全感的一方。焦虑型依恋的人通常会有较负面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不值得他人喜欢和关注,由于这种焦虑,Ta们更担心会遭到抛弃。
而回避型依恋人格有着对他人的负面认知,倾向于不信任和依赖他人,认为别人无法满足自身的依恋和情感需求,从而压抑自己的需求。
当安全型依恋人格遇到不安全型依恋人格的伴侣,或是两个不安全型依恋人格的人相遇了,Ta们的感情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来维持和经营。不过这并不是说遇到一个比自己更安全或更不安全的人就不合适了,因为真正安全型依恋人格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是处在一个几种人格间流动的状态。
初恋带来的对神经元的改变是迅速的,然而人通过重复而形成的习惯是逐渐的。恋爱和世界上所有事一样,都是需要练习来得到提升的。所以我们的依恋模式并不是完全固定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经历来改变大脑通路。当大吵大闹行不通时,试着心平气和地去解决问题。当习惯性地回避冲突时,试着正面面对问题,和伴侣一起寻找解决方法。
最后,我们处于现代社会中,人是不停流动着的,不同于以前农业社会单一的生活和社会结构,现代充斥着更多变化,人有着更多改变的机会。所以有些初恋的终止是不可避免的。当我们不断见到新的世界,打开新的感官,我们就需要更有深度的情感,更深层的感情需求。
原来的初恋是建立在原来的生活与期待上的,而我们的生活是不断扩张,不断延伸的。初恋可能是一种短暂,但它更是一种永恒,一种驻扎在你大脑中的永恒。
90天坚持计划倒计时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