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事·遇事随心
陈年事·遇事随心
凌云树/文
藏进心口的刺,不枉寻,也如此……
――《莫问归期》
――《莫问归期》
与老父亲喝茶聊天,对我而言,算得上是一件最愉悦的事。亦师亦友,坐而论道,品评过往,尤其在世风浮躁的当下,这样的交流却是安抚心灵启迪智慧的良药。
有一次,与父亲说到人生疾苦。父亲说,人生最大的苦,莫过于挨饿。父亲讲述当年挨饿的岁月情景,生动的往事历历在目,情到深处依然泪目,那情景恍如昨日,让人听后倍感震撼,不敢忘怀。
父亲念念不忘一件事。当年家中没粮食吃,已经断顿,一家七八口人一起挨饿。奶奶不忍心这般,又无计可施,只好让年幼的父亲,到南山的娘家讨一点吃的。
父亲翻山越岭,赶到南山的奶奶的娘家,外甥上门也算是贵客,但是那时候山里人也没有吃的,父亲的姥姥也拿不出像样的吃食,只好给父亲一捆蔬菜,在那个挨饿的年代,一捆菜也能救人性命。
父亲抱着一捆菜急急忙忙往家赶,因为家里人还等着吃饭。赶路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一个大个子青年人,已经饿得走不动路了,他看见父亲怀里抱着的菜,就用祈求的口吻说:小兄弟,能给我一颗菜吃吗?
见有人想要菜吃,父亲舍不得,因为走了这么远的山路,好容易要了这么几棵菜,还有一大家子人等着吃饭,怎么好随便给人呢。
于是,父亲把菜抱得很紧,就回绝了那个大个子青年。那人也只好继续赶路了。当那人走远了,父亲又后悔没有给他一棵菜吃,若是饿死了,该怎么办呢?
这个故事,父亲给我讲过很多遍,父亲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忘不了当年那事那人,忘不了那双挨饿的眼睛,还有凝聚心头的绝望。
父亲说挨饿是最难熬的,俗语说,人饿三天生邪念,但那年挨饿大个子青年,饿得差点呛到在地,就是没有抢一个小孩子的菜,没有生邪念,是多么令人敬佩的品性呢。
这个事情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父亲都七十多岁了,如今还是不忘把这件事告诉后辈人,勤俭持家做善事。
我对父亲说,由此可见人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一念之间,折磨了您半辈子,所以遇事随心,不做令自己后悔的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