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求本,祛痰湿,关键在于脾胃和阳气!
中医说“痰迷心窍”、“百病多由痰作祟”,也有痰湿体质之说,这里的痰,绝不是指的咳嗽咳痰的痰,更多指的是无形之痰。
痰,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有类似于体内的湿气,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一些症状征象去归纳总结,痰湿也经常相提并论。
有形之痰,多指的是咳嗽咳痰的痰,可以被看见,正如痰热咳嗽,可以咳出来黄稠浓痰,很好理解。
而无形之痰,可以理解为类似于有形之痰的污浊的代谢产物,能够流窜在人体的四肢、经络、皮肤、脏腑之间,因而表现出来的症状就五花八门,所以有“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的说法。
“痰”的具体表现:
比如无形之痰积聚于胃部,会引起胃胀、恶心呕吐;痰湿上阻咽喉,会出现咽喉异物感、咳黏痰,口中异味等问题。
痰容易蒙蔽心窍,积聚于心脑之间,会出现精神不振、胸闷、头晕、心烦失眠、甚至精神错乱等问题。
痰湿阻滞人体的经络,影响气血运畅,会出现四肢麻木、酸疼、胀痛、乏力、沉重等症状。
痰,多是因为体内的脾胃和阳气代谢功能障碍,也经常与水湿同时存在,因此,痰湿体质的人,多会出现皮肤松软、臃肿、肥胖等问题,这就是因为痰饮、水湿、痰湿等代谢不了,停留在人体的皮肤、脏腑之间,所导致出现的问题。
如何祛除“无形之痰”?
脾胃是生痰之源,如果脾胃的阳气不足,脾胃虚弱,饮食水谷代谢不了,就容易化生痰湿,痰也可以跟火、瘀、湿等夹杂存在,这些致病因素,在人体不同的部位发病,便会表现上述所讲的各种,变化多端,病症错综复杂。
痰饮痰湿,虽然症状错综杂乱,但根源在于脾胃和阳气,调理的根本就是温阳健脾和胃,使得痰湿没有化生的来源,自然不会出现,就算已经出现,也会逐步消散,这就是治病求本的方法。
如果见痰治痰,见湿除湿,始终很难治好,关键还是要从脾胃和阳气这些根源出发去治疗,比如使用附子理中丸、香砂六君丸、健脾丸、二陈丸等,根据症状选用,治愈的胜算会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