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派武功:峨眉山孕育的武术瑰宝

目前关于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的起源,都只有传说:少林派相传是南北朝时期来华的古印度高僧中国禅宗始祖达摩传授的,武当派相传是明初著名道士张三丰初创的,而峨眉派则相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司徒玄空创编的通臂拳。

春秋战国时期,有不少文人方士隐居峨眉山。据说有位武士司徒玄空,号动灵子,耕食于山中,在与峨眉灵猴朝夕相处中,模仿猿猴动作,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峨眉通臂拳”,学徒甚多。因为司徒玄空常着白衣,徒众尊称为“白猿祖师”。《中国武术史》记作“战国白猿,姓白名士口,字衣三,号动灵子”。1989年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四川武术大全》称为“春秋战国白猿公,字衣三,即峨眉山的司徒玄空”。2001年版《乐山志》载为“白衣三,相传战国时仿山猿动作创编峨眉通臂拳,攻防灵活,在峨眉山授徒甚众。”而东汉赵哗《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列传第九》中记载,女侠越女应越王勾践之召赴朝廷途中,持剑与“自称袁公”的老翁以竹过招,“袁公飞身上树,变为白猿”。按这种说法,“白猿公”的传说春秋时期就有了。赵晔是东汉文士,那么白猿公的形象至迟在东汉出现。具体时间就难以考订了。明代抗倭名将唐顺之(1507—1560年,江苏武进人)在《荆川先生文集》中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其中两句“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山中白猿授”,这与“白猿祖师”的说法一胁相承。

自成体系于南宋

战国末期秦灭巴蜀,三国蜀汉与曹魏、孙吴连年征战,南北朝时期西北氐羌和西南僚人大量涌人巴蜀,为巴蜀地区的武术吸收中原和其他地区以及少数民族武术的长处,提供了机会。

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先后传上峨眉山。道士们通过“吐纳、导引、坐忘、心斋、守一”等内练法门,达到意与气连、气与神合的境界,形成气功,为的是祛病延年以求长生不老。僧人除了参禅打坐,也常常练拳踢腿、舞枪弄棒,一为调节枯燥的经课,二为强身健体,三为护院守寺。他们将道教的养生气功和山民的狩猎技艺揉杂,开创独树一帜的僧门武术。

渐渐地有一些身怀绝技的武士加入了峨眉山的道佛之列。据明人方汝浩辑《禅真逸史》载,北朝东魏孝静帝年间(534—549年),武将林时茂来到峨眉山中峰岭修炼。这位战功显赫的“镇南将军”,因受权贵迫害,避祸于泽州(今山西晋城)析成山问月庵出家,法名太空,号淡然,以号行。后任南京妙相寺副寺,再后来上了峨眉山,留下了“斩虎救妇”的美谈。他在经课之余,将自己的精湛武功传授与年轻僧人,一时山上武风盛行。可惜,有关淡然法师这方面的史料很少。

《中国神仙大全》一书中,叙写了唐末五代初峨眉山道士扬仙公的惊人武功,说他从铁匠铺借来铁锤自击头顶,或令人竭力乱打而毫无损伤,还常入森林中降虎伏豹。剔除这则记载中的神秘和夸张成分,我们也能领略到他的上乘气功功力和过硬的技法。

北宋时期,峨眉山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普贤菩萨的道场,僧人大增,自然武僧也为数不少。到了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峨眉山临济宗白云禅师创编了“峨眉临济气功”。据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大师(1908—1984年,江苏江阴人)研究考证,白云禅师原为道士,后皈依佛门。他精通医学,将阴阳虚实和人体盛衰之机理,与武术中的动静功法相融汇,寓内功导引按摩术、点穴、布气、针灸于功法中,融养生、医疗、技击为一体,创造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临济气功术。因为这种集医、道、武术精华于一身的功法共有12节,后人称之为“峨眉十二桩功”。按照临济宗的规定,此功只能在宗内秘授,不得外传,故民间知之甚少。康熙元年(1662年)湖北麻城孝感武举姜一怀,来峨眉山拜金顶朝天和尚为师,得“峨眉十二桩功”真传,后落户于南充,嫡传此功于后代。

南宋时期峨眉山又有个德源长老,模仿猿猴腾跃翻滚动作,创编出一套猴拳。因为武艺高强的德源眉毛纯白,人称“白眉道人”,故这种拳术叫作“白眉拳”,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四川、广东、香港、澳门和美国、欧洲的华人,都有练习。德源长老还把峨眉山僧道的武技资料搜集起来,结合自身的经验,编写了《峨眉拳术》一书,从理论上对峨眉武术实践作了系统的总结。这本书是目前找到的有关峨眉武术的最早文字资料。有学者认为,这本书是峨眉派武术发展成熟并自成体系的标志。

鼎盛于明清

明代和清代,峨眉派武术进入鼎盛时期,英才辈出,高手林立,其拳法更为精湛。明人唐顺之的《峨眉道人拳歌》,生动而形象地描述了明代峨眉拳术的高超技艺,从起势到收势的全过程,其神态、劲力、身法、击法、呼吸、节奏等各个环节,都记叙得细致人微。他用“忽而竖发一顿足,岩石进裂惊沙走”赞其硬功卓绝;用“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颂其软功柔韧;用“去来星女掷灵梭,夭矫天魔翻翠袖”形容其动作敏捷;用“险中吴巧众尽惊,拙里藏机人莫究”概括其伸缩开合,变化自如,可谓精深之至。《峨眉道人拳歌》其30句,是现今找到的颂扬峨眉派武术的惟一专题诗篇。

除了拳术和气功,峨眉派的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的技法,明代时也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在武林中,峨眉派的剑术和枪法是最著名的。据传,峨眉剑是僧人在“白猿二十四法”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动作严谨,招式凶猛,击法明快,以巧取胜。民国时期,清音阁李真法师内功深厚,剑术尤精,有“峨眉剑仙”之誉,其门人遍及甘陕。明代著名军事家、武术家程冲斗(四川新都人)撰有《耕余剩技》,记述了“峨眉枪法”、“白眉棍法”等技艺。清康熙年间,曾经从师朱熊占学习峨眉枪法的明遗民吴殳(1611~1695年,号仑尘子,江苏娄江人)著《手臂录》,精确地阐述各种枪法,其中写道“西蜀峨眉山普恩禅师,祖家白眉,遇异人授以枪法,立机穴室,峨习两载,一旦悟彻,遂造神化,遍游四方,莫与驾并。枪法一十八札,十二倒手,攻守兼备,破诸武艺。”可见其变幻莫测,精妙绝伦。在峨眉枪法中,有治心、治身、动静、攻守、审势、戒谨、倒手等技法,大大丰富了峨眉武术的理论。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峨眉山大坪寺僧创编“浪子燕青拳”;五十五年(1790年),山僧模仿青龙白鹤之势,创编“六乘拳”;嘉庆年间(1796—1820年),龙神堂极善法师从山上黑龙江的湍急回旋水势得到启发,花了十年心血,创编出拳刚掌巧腿多变的“乌龙拳”。清末,仙峰寺神灯长老和紫芝洞清虚道长,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各派武林高手交流,尔后回峨眉山,苦心编出“峨眉子午门武术”,以其多在每天的子、午二时练习而命名。其风格以子午拳为代表,还有子午枪、子午刀、子午剑、子午棍等器械技法。又有碧云、静云二道长创“八封拳”;光绪三年(1877年)付云和尚创“虎爪拳”。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记室”(秘书)何崇政(四川名山人),兵败脱难后,削发为僧法号湛然,来往于川西、川东等地,以哥老会的组织形式,结交八方豪杰志士反清,曾经在峨眉山住多年。他撰有《峨眉拳谱》一书(亦称《拳乘》),开篇有诗“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其中“一树”指峨眉武术,“五花”指巴蜀的五个片区,而“八叶”则指四川武林中的“僧、岳、赵、杜、洪、化、字、会”八个门。尽管现在四川武术界对“五花”有不同解释,对八个门派是否都属于峨眉派尚有争议,但足以说明峨眉派武术博采众长,其流传之广和门派之众多。

峨眉派中有一种独特的器具——峨眉刺,形似女人的发簪,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作为刺杀武器;还有玉女拳等功法。有些武侠小说将这些神奇功法和器具加以演绎渲染,甚至借虚构的武林高手之口,推衍出峨眉派武术为某些尼姑、女侠开创,使不少人对峨眉武术源流产生了种种误解,很需要正本清源。

文章内容转载于互联网,原文作者:陈 波 ,文章版权归属于原文作者。

本文来自网友投稿,不代表【武术气功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s7g.com/fctws/3237.html

(0)

相关推荐

  • 【每天老照片】--1万-538--高田柏香的大小朋友

    峨眉系列武术概说(续) 峨眉派拳术,历史悠久,内容浩繁,形式多样,风格奇趣,与少林拳.武当派拳术迥然不一. 峨眉派拳术是一个大的技术流派,包括许多各具特色的拳种.那种只用三两个拳种就算"峨眉 ...

  • 【每天老照片】--1万-2938--钱义洲小时候就是乖

    峨眉武术的历史沿革(下) 南北朝时期,佛教禅僧学行道教养生术者甚多.如北魏名僧昙鸾,曾赴江南就陶弘景学道教仙术,著有<调气方>.<疗百病杂丸方>.<论气治疗方>.& ...

  • 【每天老照片】--1万-3658--休闲游玩处,昌州别有情!

    峨眉武术-(04)猴拳少林拳地功拳 峨眉武术概说(续10) 峨眉猴拳 猴拳,是以猴形猴态和攻防技法融合而成的拳术,中国拳术中象形拳之一,因模仿猴子的各种动作而得名. 猴拳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汉时就有 ...

  • 老牌武术家指出:张三丰《太极拳谱》是太极拳文明的核心大道

          张三丰<太极拳谱> 是太极拳文明的核心大道        武禹襄在舞阳盐店得到了王宗岳的<太极拳谱>,王宗岳写明了这是张三丰祖师的遗作.这一定是个真实的历史.我们后 ...

  • 武术渊源之:史话中华武术发展

    武术对多数中国人而言,熟悉又陌生.说起武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少林.自古就有"功夫出少林"这个说法,在很多的武侠小说中,少林的功夫可谓是高深莫测.在金庸小说中,少林寺藏经阁里的扫 ...

  • 【每天老照片】--9458--渝西古镇广顺蒙梓桥的消逝

    唐宋元明是峨眉武术的成熟旺季 除僧道等出家人外,历代文人墨客与峨眉武术结缘的也颇多.唐代大诗人李白受巴蜀击剑遗风的影响."十五好剑术,二十五岁仗剑出川,辞亲远游".据<乐山市 ...

  • 【每天老照片】--8008--如诗的岁月如花的芳龄

    峨眉系列武术基本内容 由于峨眉山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仙道.佛道文化氛围,引来各种追仙访道和隐世的武林人士,这对峨眉武术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再加之峨眉武术由于受到巴蜀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 ...

  • 峨眉派武术六大门

    赵门流行于川南一带.拳种有梅花肘.黑虎拳.奇门拳等,器械有勾镰.双刀等.梅花肘的歌诀是:风动如雷吼,意动似刚剑,心动如火焰,步动如泰山,拳动如反弓,反弓打死虎,此拳名和地,峨眉梅花肘. 4.岳门 传说 ...

  • 神雕中,郭襄的武功,不是很强,为何她能够在倚天中创立峨眉派?

    历史酿的酒 历史酿的酒出品 文编辑/留凌轩 有句古话想必人尽皆知,"虎父无犬子".然而金庸武侠中,事实却相反,典型的例子,便是黄蓉了.黄蓉为桃花岛岛主黄药师之女,黄药师贵为五绝之一 ...

  • 四川武术名家肖家泽演练的峨眉派岩鹰拳

    延伸阅读 ⊙少林寺武僧演练的少林鹰爪功慢放,看看练的如何? ⊙四川陈颂爻先生演练的鹰爪拳一百零八手 ⊙上海丁春生先生演示心意六合拳鹰捉虎扑把(76岁时) ⊙民间五祖拳师傅演练的棍术四面槌,棍子够粗,演 ...

  • 黄衫女子为什么只帮助丐帮不帮峨眉派?她其实帮助了武林所有门派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第155期 小说<倚天屠龙记>里,黄衫女子有很奇怪的表现. 她只帮助丐帮,却同峨眉派为敌,还曾打倒了周芷若. 我们知道 ...

  • 峨眉派散手开门法

    按:散打又名散手,是武术中徒手对抗的项目之一.它是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制胜对手的攻防技术,最直接地体现着中国武术的实战价值.峨眉派散手术吸取和集中了四川流传数百年来各有名门派的技击精华,是中国武术 ...

  • 峨眉派

    峨眉派 发祥于四川峨眉山,形成于明代.峨眉拳集众家之长,形成了独特的技法与风格.它的主要技击特点是动作小,变化大,以柔克刚,借力打力,以静制动和以动制静并用,攻防时多顺势前钻,借力反击,以快取胜.峨眉 ...

  • 秘籍:峨眉派化门三十六闭手

    峨眉拳种之一--"三十六闭手",技法独特,别具风采.所谓"闭",即应敌时紧封敌手.避实就虚.所谓"三十六",即除起势.收桩外,共有三十六式, ...

  • 峨眉派增长内力的不二法门!

    峨眉武术是著名的地域武术,素来与少林.武当齐名. 峨眉武术深受巴蜀文化的熏陶,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深深打上了巴蜀文化的烙印,从而形成了峨眉武术独有的特点.峨眉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 ...

  • 创立峨眉派,成为道姑的郭襄,忘得了杨过吗?你看她给弟子取啥名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武侠<神雕侠侣>中,杨过和小龙女有过三次离别,其中最后一次离别,长达十六年.在<神雕侠侣>的最初版本<天残地缺>中,杨过十六年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