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陆地诗词》(59):咏梅州

咏梅州
陆地
山河破碎离中州,
一路向南五岭头。
重教崇文音不改,
过海跨洋业重修。
汉剧汉歌难忘本,
经商从政俱称侯。

千年为客容天下,
优到无极自冕旒。

Ode to Meizhou

By Lu Di

Tr. ZhaoYanchun

They went south and reached the Fifth Range

When enemies destroyed their land.

For culture, no accent they change;

Over seas their firms firmly stand.

Their plays and songs stay what they are;

Merchants or officials, they're best.

For long they've embraced all, near, far;

When having gained the most, they crest.

1.本诗吟咏了广东省梅州地区的人文历史及风土人情。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粤闽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梅州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达700多万,也是客家人集中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被誉为“世界客都”,同时还享有“广东汉剧之乡、广东汉乐之乡等美誉。

2.“山河破碎离中州,一路向南五岭头。”开头两句直言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是被迫一路南迁到五岭南北的。2000多年来,汉人总共有六次大规模的南迁。除了第一次南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两次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几乎所有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其余五次都是中原人为了躲避战乱或灾祸,迫不得已南迁的。如: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时期;第四次南迁是宋室南渡及元初宋末时期;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战乱和“湖广填四川”时期;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战乱时期。此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水旱灾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可称为客家人。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3. 梅州的客家先民,大都从中原“衣冠南迁”而来,多半出身于书香门第,长期延续着“耕读传家”的传统,历来文风鼎盛,崇文重教,书院众多,英才辈出。目前,全世界客家人公认的纯正客家话是以梅县话为标准音的。不少阔别故土多年的海外客家人都以“乡音未改”为荣。而客家话又保留着中原古音。因此,诗中有“重教崇文音不改”之句。

4. 清末国运中落,加上太平天国战乱和列强欺凌,许多岭南的客家人再次离乡背井,到东南亚和南北美洲乃至欧洲国家谋生,重新创业,故有“过海跨洋”一句。

5.“梅州客家山歌”、汉剧、汉乐、“客家童谣”、“客家谚语”都很兴盛。这既有不忘中原文化之本的意味,也有入乡随俗的感觉。“不忘本”一句正是指此。

6.梅州人兴文重教,吃苦耐劳,四海为家,到处创业,在国内外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政商人物。如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近代洋务运动先驱福建巡抚兼台湾提督丁日昌、我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叶剑英等。海外成功的梅州籍政商人才也不胜枚举。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兰芳共和国创始人罗芳伯、泰国前总理他信、英拉,新加坡父子总理李光耀和李显龙,圭亚那国父钟亚瑟、缅甸前总统吴奈温、缅甸前总理钦纽,泰国前副总理兼教育部长李品元,泰国前海陆空三军总司令猜也实·西那瓦上将,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等,毛里求斯诸多部长,印尼首都雅加达特区首位华裔省长钟万学等等。而东南亚地区的每个首富几乎都是梅州人。这也是“俱称侯”一句的由来。

7. “千年为客容天下”指梅州乃至全世界的客家人到处“为客”,极具包容性和宽容性,从不喧宾夺主。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客”字,道尽中华历史文化的漂泊悲情和强大生命力。

8.“冕旒”,指中国古代的一种礼冠。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甚至成了帝王的代称。诸多梅州籍政商界人士成功挤身到各个行业一流或超一流的位置,虽未加冕,已近封侯。


中文朗诵:凌晓军;英文朗诵:邬建军

朗诵配乐:客家之恋;诗文书法:李万春

图文统筹:惠东坡教授;图文编辑:曹慧瑜

(0)

相关推荐

  • 寻味梅州——粤菜三大菜系之客家菜的故乡

    前言 客家菜,以梅县为其美食中心,属粤菜里的山系菜,口味重油重盐,食材多家禽亦偏野味,过去一般认为是有少数民族饮食特色的南方特色菜,近年来,梅州客家地方学研究人士多解读为中原/中州菜的遗存.认为是蕴含 ...

  • 有关客家人的历史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从宋朝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 ...

  • 松龄作品欣赏II胞衣迹 ,我们频频回顾念念不忘渴望厮守

    客家人的故乡在中原,千年不断的迁徒,在乡土中为客,又"客而家焉".其间,客家妇女的吃苦耐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客家妇女成了客家精神的象征.因为传统的客家思想:男人以厮守家园为耻,以 ...

  • 《陆地诗词》咏白露

    咏白露 陆地 菊成畦垄雁成行, 叶自飘零水自凉. 何惜北山无翠色, 喜听秋雨细敲窗.  延伸阅读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六十五度时为白露节气.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 ...

  • 双语《陆地诗词》(29):咏安徽(配乐诵)

    咏安徽 陆  地 黄霍双峰望楚楼, 江淮两水卷吴钩. 文房四宝闻天下, 管仲老庄梦徽州. Ode to Anhui  By Lu Di(Good Earth) Tr. Zhao Yanchun Her ...

  • 双语《陆地诗词》(30):咏北京

    Ode to Beijing By Lu Di (Good Earth) Tr. Zhao Yanchun The capital looks south with pride, Han and Hu ...

  • 双语《陆地诗词》(30):咏北京(配乐诵)

    咏 北 京 陆 地 坐北朝南德不孤, 千年胡汉帝王都. 龙衔幽燕亲渤海, 紫气东来胜屠苏. Ode to Beijing By Lu Di (Good Earth) Tr. Zhao Yanchun ...

  • 双语《陆地诗词》(31):咏故宫(配乐诵)

    咏故宫 陆  地 几度辉煌几度倾, 龙朝华厦万邦惊. 玉阶金瓦映三殿, 翠柏苍松藏六宫. 走兽飞禽檐脊上, 勾心斗角昏晨中. 成王败寇今何在? 紫禁城边听晚蛩. Ode to the Imperial ...

  • 双语《陆地诗词》(32):咏长城

    咏长城 陆  地 意气风发扫六合, 四夷难破一墙隔. 块石寸土民工骨, 前代后朝天子瘥. 头枕东洋迎日月, 尾划西漠溅羊驼. 长城万里不难倒, 民意如金谁可夺? Ode to the Great Wa ...

  • 双语《陆地诗词》(33):咏香山(配乐诵)

    咏香山 陆  地 香山十月下丹砂, 只染青枫不染葭. 千峰有意石羞涩, 万壑无情云眦睚. 风霜难褪英雄色, 雷电奈何重九花. 春去江南蝶迹少, 秋来燕下人满崖. Ode to Mount Balm B ...

  • 双语《陆地诗词》(34):咏红螺寺

    咏红螺寺 陆  地 慈航普渡法螺中, 藤醉松荫雨打笙. 风撵雁栖花影碎, 夜空不似我心空. Ode to Red Conk Temple By Lu Di (Good Earth) Tr. Zhao ...

  • 双语《陆地诗词》:咏重庆

    咏重庆 陆  地 巴山蜀水喜相连, 石刻三峡动世颜. 国危从来多义士, 中流砥柱大西南. Ode to Chongqing By Lu Di (Good Earth) Tr. Zhao Yanch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