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小识|提起箔篮,斗动弹
箔蓝和斗,都是从前皖北农家常见的生活用具。一幅原生态的皖北农家图中,它们都是显眼的标志物。
箔蓝,一般都很大。圆口,圆底。当地一种特有的枝条,去皮,编织而成。大一些的,直径能有三尺开外。高度却不高,以我的观察,一尺以内。在皖北农家院落中,它的用处,基本上都是用来晾晒。一些不便于挂起来的物品,就放在箔蓝里,晾一晾。或者粮食淘洗过后,倒在箔蓝里,薄薄地摊匀,置于太阳光底下。
在从前,在秤杆子尚未普及之前,皖北人用的衡器,就是斗。我自小就没见过斗,没有直观的印象。查了一下: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看来,作为计量单位的斗,居于升和石之间,皖北人说的,该属于“中不溜(不大不小)”的角色。
今天的皖北农家,斗早已不见。箔蓝,有些人家里还有,还在用。但一年到头,也用不了几回。可能很快,就叫不可逆的城镇化浪潮淹没了。那时候,也许只剩下“提起箔蓝斗动弹”的话,间或有人想起来,提起来。
本来,箔蓝和斗,是两样完全不同的物件。它们各有样式,各有功能,互不搭界。除非把斗盛放在箔蓝里,否则,“提起箔蓝,斗动弹”就只存在于想象之中。这个话,又是怎么讲起来的呢?
其实,皖北村人说“提起箔蓝,斗动弹”的时候,跟箔蓝和斗,都没有直接关联。它们不过是借着常见的实物,用来描述特定场合下的特殊状态。
在村子里,邻里之间的关系,都靠着情分维系。但朝夕相处,抬头不见低头见,闹意见,现纠纷,也在所难免。小矛盾升级了,小纠纷放大了,结果就以吵架的面目呈现。往往,由不谙世事的孩子开始挑头,别的家里人参与进来,你的声音高,他的比你还高。一吵,能吵的“鹅窝(混乱)”样。
这个时候,双方中如有“知道啥(通情达理)”的人,还好。他可能“熄火”。不然,“鹅窝”样的吵架现场,很难终结的。为啥?就是双方都是“提起箔蓝,斗动弹”——别人的一次错,原先所有的错,都连带着扯出来了;别人的一回不好,过去的所有不好,甚至几十年前的不好,都能唠叨个遍。你想啊,这哪是个头?
皖北人的传统习惯,在处理纠纷的时候,讲究“打碟子讲碟子,打碗讲碗”。也就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但“提起箔蓝,斗动弹”,一下子就把这个讲究推到一边去了。其后果,普通的吵架或者吵嘴,甚至会引发肢体冲突的严重局面。
往往,在局面眼见处于失控边缘之际,都会有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者,出面调停,制止双方在“提起箔蓝,斗动弹”的路上,越走越远。他会说,有理讲理,不要“提起箔蓝,斗动弹”。一般来说,这样“各打五十大板”的调停,也会很有效。如果不给老者面子,那他在哪个场合下,首先就失了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