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间,唯一能哭的地方。

文末福利了解一下吗!

曾经有个妈妈跟我说,她的孩子7岁了,聪明又懂事,在学校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责任感很强。

有段时间,孩子却经常在学校尿裤子,裤子湿了也不愿意跟老师说,一直坚持到放学。

她觉得发生这样的事太不正常,仔细问了孩子才知道,原来老师说过上课的时候不能上厕所,于是他就忍着,实在没忍住就尿了。

孩子觉得特别丢人,不希望小朋友们笑话他,也不希望老师对他失望。

所以即使裤子湿了很难受也强忍着,回家才换。

第二天,孩子一直提醒自己,这次不能再尿裤子了,上课之前也已经去过卫生间了。

可能是因为紧张,课上到一半,他又想去厕所,结果……

如果放学时候裤子已经干了,孩子还会瞒着,假装这件事没发生过。

我们看到这个7岁的孩子懂事、克制,对自己要求较高。

而且非常在意大家对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大家眼中不犯错的“乖孩子”。

他们即使自己有困难或者内心并不愿意做一些事情。

也会因为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而自己承担下来,就这样一点一点积累压力,形成“假性独立”——为了避免需要别人帮助、给别人造成麻烦而引起的尴尬和羞耻感,便习惯性地拒绝别人的帮助。

并且自己硬扛下所有的事情,哪怕给自己逼到喘不过气来,也要维持这种独立的假象带给自己好的感觉。

他们在长大后或许能获得很好的职业发展,但他们对自身的情感需求往往是陌生的,也很难与别人达成真挚而深刻的感情互动。

懂事的孩子,有可能是“伪装”的?

在一期《少年说》节目中,一位高中的女生走上勇气台,大声读出自己写给刚满2个月的弟弟的一封信。

信中说:“姐姐希望你可以做一个单纯、快乐的孩子,可以不那么懂事,不那么乖……”

看到这里,很多人以为这是一位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姐姐。

事实上,她就是那个“别人家的懂事孩子”。

她有多“懂事”呢?

· 由于担心自己上大学以后父母会孤单,她极力赞同父母生二胎;

· 在学校期间,她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任劳任怨;

· 所有的委屈自己扛,有时候自己偷偷躲在洗手间哭;

· 她从来不让父母操心、担心,尽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

她自己做不到单纯、快乐,所以把内心的真实期待投放在最亲爱的弟弟身上。

把快乐带给别人,把痛苦留给自己,这样的孩子,在我们身边并不是少数。

心理学中强调,这种顺应他人需求的反应模式,是小孩子面对母爱缺失时的常见情况。

为了减少焦虑和恐惧对自身的影响,小孩子会将自己的真实感受隔离出来。

用“懂事”、“听话”来换取照料者的喜爱。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有出息。

然而,在这样的希冀下,孩子们努力达到大人的愿望,满足大人提出的要求。

渐渐忽视了自己的内心需要,导致自己越来越不快乐,甚至会把自己逼上绝路。

懂事孩子的心理特点。

家长眼中的懂事孩子,从小到大都不需要大人费心,难道他们真的强大到不需要关心和爱吗?

恰恰相反,他们更需要“被看见”。那么,懂事的孩子有哪些心理特点呢?

1.依赖性自尊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塔尔·本·沙哈尔说,我们的自信如果来源于与别人比较的优越感时,我们的自尊心多半是依赖性的;反之,如果我们的自我尊重程度来自自己,不受他人影响时,我们的自尊心多半是独立的。

换句话说,懂事的孩子,更渴望获得别人的表扬和肯定。

他们经常自我强化别人的肯定,慢慢形成以别人的期待为目标的性格特质。

2.自动化思维

懂事的孩子很容易对糟糕的后果进行无限遐想,形成消极的自动化思维。

认知治疗创始人贝克曾经说过:“心理问题不一定都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相反,他主要是在错误的前提下,对现实误解的结果,即自动化思维。”

例如,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遗书里面的内心独白,就体现了典型的“自动化思维”。

从一个实验的失败联系到自己没有努力,再到辜负父母的期望。自己在抑郁的情绪里出不来,最终导致轻生。

3.自我评价偏差

懂事的孩子因为经常受到赞扬,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而形成自我评价偏差,又叫“达克效应。”

事实上,孩子总会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如果跟自己预期的不一样就会很受打击,自我评价偏差会越来越大。

比如,很多人由于经常被表扬,在社交中地位比较优越。

如果发现别人有超过他的地方,他就会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又或者,孩子在赞扬声中容易高估自己,只看到和接受眼前的成功,却对前进道路中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失败估计不足,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差。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真正的自我?

越懂事的孩子,其实是越害怕失去。

他们太害怕家人不爱自己了,才会让自己不断努力,不断保持优秀,觉得这样才会换来父母以及他人的爱与支持。

这个时候,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真正的自我呢?

1.尽量避免跟孩子谈条件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最基本的需要是积极的、无条件的关注。

而有些家长在跟孩子聊天时,经常会不自觉地带有“条件”。

比如“你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了”、“学习好了大家才会喜欢你”、“你就好好学习就行了”,这明显就是在谈条件。

长期如此会导致孩子们不得不舍弃童趣和“凡心”而压抑自己的本能欲望,总是处于不安焦虑的状态。

平时的懂事只是因为自我抑制能力强,可一到关键时刻,个人受到挫折,心理就容易失控,内心深处的真实自我就会暴露出来,做出“惊人”的举动。

父母可以避免跟孩子谈条件,让孩子感受到——“不论我变成什么样,爸爸妈妈都支持我,我可以不用伪装,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只有孩子的内心充满爱,他才能坚定地克服困难,走好自己的路。

2.注重孩子的内心感受

如果孩子总希望在大人面前“表现”得好,父母需要经常引导孩子问问他们:“你什么时候最开心,你希望自己做什么?”

让孩子把注意力从别人的评价转移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形成独立性自尊。

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千万要注意不光肯定孩子行为的结果,还要肯定孩子行动的过程。

比如,当孩子已经做得很好,但还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的时候。

要告诉孩子:“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每天休息的时间很短,这不是很棒吗?也许放松一些,结果会不一样。”

让孩子不要过分苛责自己,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即使结果不好,大家也不会因此觉得他不好而不爱他了。

3.包容和支持孩子的各种情绪

心理学家比昂提出“心理容器”概念,他认为:如果父母能作为一个大的容器去包容孩子的各种情绪。

接住他们的眼泪、悲伤、无助、无力,甚至是无理取闹和攻击,能够“看到”孩子的情绪并且承受这些压力带给你的焦虑。

如此,才能看到并接纳他们这部分的脆弱,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建设性的。

并且,当孩子产生不良情绪,可以和他们耐心谈一谈,在这个过程中,不埋怨、不指责、不苛求、不控制。

总之,孩子懂事、省心固然是每个做父母的骄傲,但是,过分乖巧、懂事,对一个孩子而言,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他们生活的一项重要使命是:

充分了解他们自己,并且充分地体验、享受和发展他们的独一无二。

作者:M     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