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文化与铸造艺术探讨
汤明霞 张爱娟
我国铜镜文化源远流长,自远古时代起人们为了满足“窥容”需要,最早采用“鉴于止水”。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首面铜镜的出土正式揭开了我国铜镜文化的序幕。长期以来,铜镜文化的发展主要依赖于青铜器铸造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随着青铜器在贵族阶级的普及,相关铸造技艺得到大幅提升,铜镜的铸造水平和装饰工艺出现大幅进步。在铜镜文化四千年发展历史中,除了使用价值外,铜镜往往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文化特性,铜镜的装饰功能及纹饰艺术可以一定程度反映某一历史阶段的民俗和文化。以铜镜文化的发展为脉络,通过文化的演变过程可以窥见中国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历史阶段的金属器物大量出土,为传统铜镜文化研究提供了史实依据。铜镜作为古人重要生活用品,从齐家文化时期开始出现直到清代中晚期才被玻璃镜子取代,其3800余年的使用历史与文化传承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而铜镜除了正常使用功能外也被作为工艺品,铜镜背面的纹饰图案造型往往有着很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我国民间流传着“破镜重圆”、“明镜高悬”等典故。铜镜产生及制作过程中涉及的金属冶炼技術和雕刻绘画艺术,对研究某一历史阶段的铸造业及美术发展有着重要参考作用。
一铜镜文化
铜镜文化作为我国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凝结着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与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在不同历史时期承载着不同文化内涵。在甘肃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首面铜镜,昭示着人们不再需要通过自然界静止的水观察自身容貌,此时的铜镜也主要用于人们满足“窥容”的需要,其形态以常规的圆形镜和方形镜为主,镜面背部通常有一个枢纽可以穿过丝带,便于使用者手持或悬挂。
随着我国青铜铸造技艺的不断提升,铜镜除了“窥容”以外的装饰性功能日益受到重视,铸造者开始在铜镜背面添加各色纹饰和图案,以反映时下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及艺术文化状况。纹饰工艺包括浮雕、线刻、透雕等多种形式,其中透雕级别最高,图形与文字的选择根据所处历史时期的不同有着明显差异。铜镜制作工艺的进步使得部分地区开始将铜镜作为单纯的配饰,在《左传》中有记载:“以镜为饰,今西方羌胡犹然,古之遗服也”,说明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存在以铜镜为配饰的习惯,而在我国西北地区出土的铜镜普遍存在含锡量较低问题,这种铜镜不可能实现映照,从侧面印证了单纯装饰性铜镜存在的可能。
古时镜又被称作“鉴”,古人在不断丰富铜镜形态花纹的同时,也对其功能和象征意义做出了进一步延伸。在政治方面,“明镜高悬”作为一般衙门的牌匾寓意公义无私,唐代铜镜作为表彰有功大臣的赏赐也暗含此意;在婚姻家庭中,圆形铜镜被誉为夫妻感情和美的象征,有着团圆美满之意。另外,在玄学领域铜镜一般被看作“守正辟邪”之物,可以驱赶阴气保持光明,具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的特性。在实际生活中,用于不同场合的铜镜造型和纹饰有着些许差异,而其艺术表达手法通常比较写实,铸造者或铸造作坊采用写实的手法,直接将想要表达的意思刻画在镜背面。自汉唐始,铜镜形态样式不断丰富,除了圆形镜和方形镜之外还出现了葵花镜(如图1)、八角镜(如图2)、宝象花镜、海兽葡萄镜等全新样式。
自此,铜镜既是古人日常生活必备的“窥容”工具,也是具备一定艺术价值的工艺品,因此铜镜文化在美术学及民俗学方面有着极大参考价值。由于铜镜对青铜器铸造工艺的较高要求,丰富多彩的纹饰和铭文,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相关领域状况,其文化内涵远超实用价值和审美意义,是研究古代民俗的重要史料。
二、传统铜镜铸造艺术
铜镜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和同时期的金属冶炼铸造技术有着密切联系,从四千年前齐家文化中出土的首面铜镜开始,铜镜的铸造技术发展历时干余年。已知传统铜镜铸造技术主要分为制模、制范、浇铸及打磨4个部分,制作过程中所用材料随技术发展而变化。
第一部分制模,是指使用可塑性材料制作铜镜的模具,包括镜面及镜面背后的枢纽,制作过程中应当尽量保证模具流畅性和图案的准确性,以确保后期铜镜表面的平滑。早期制模常见的材料包括陶土、灰砂等,所做模具虽然可以反复使用,但随着时间推移会影响铜镜纹饰的清晰度。
第二部分制范即为铜镜制造外范,通常由两片组成在之前雕刻好的镜模上进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镜模做出修补和改动,外范一侧雕有小孔以便将融化的铜液灌注进去。
第三部分浇铸,即熔炼铜液浇铸镜身,我国传统铜镜大多是以铜为主的合金制成,主要材料包括铜、锡、铅3种,融合了铜的可塑性、锡的延展性以及铅液的流动性优势。
其中,铅液的使用可以帮助铜镜保持表面光滑、均匀整齐,抑制浇铸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泡,并利用铅液冷却不收缩特性,最大程度地保持住镜身花纹。
第四部分打磨,当浇铸完成后制镜的基本流程就结束了,但想要使铜镜达到光可鉴人的程度还需要经过打磨。铜镜打磨开光早期使用铅粉,后期开始加入水银,二者混合(即银铅),浙江地区出土的宋代铜镜明显带有水银,是打磨使用银铅的有力证明。除了打磨材料外,铜镜打磨使用的水也大有讲究,著名的江心镜就是取江心之水打磨而成的。
((墨子·法仪第四》中有:“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平以水),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的记载,侧面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圆规使用。此时,在铜镜造型上以圆镜和方镜为主,铜镜制造使用的合金成分比例基本稳定,但相应纹饰技术尚处于摸索阶段。战国时期没有专门制作铜镜的作坊,铜镜制作一般由青铜器作坊兼任,因此铜镜铸造水平与当时青铜器铸造技艺发展息息相关。西汉时期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铜镜的制造开始与铜币铸钱的工艺相结合,在纹饰方面,采用线雕与浮雕相结合的手法使成品富有立体感。到唐代以后铜镜的铸造技术基本保持不变,但在铸后加工过程中采用了更多工艺,包括镀金、贴银、镶嵌等,这些手法使得铜镜开始成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工艺品。
三、基于铜镜铸造艺术下的铜镜文化发展
铜镜文化的探索和研究从考古学方面史证了不同历史阶段的金属冶炼水平与铸造技术,在民俗学、美术学方面传递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和艺术修养水平。我国铜镜发展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唐末开始走向衰弱,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特色。在纹饰图案上,既包括超越现实充满神秘感的图腾,也有写实主义色彩的生活化图形和简单线条;在造型上,流畅自然、简明大方,涵盖丰富的题材范围。在铜镜制作工艺不断提升的过程中,特种工艺镜的出现使铜镜的铸造艺术和审美价值达到了空前高度,许多工艺精湛的特种工艺镜,以其不可复制性反映了当时的手工业者匠心独运,成为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特种工艺镜的制作工艺更为复杂,常见的包括透空镜、镶嵌镜,都对制模和制范的复合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严丝合缝的设计、凹槽和适度挤压,保证铜镜的整体性和美观度。在铜镜装饰上,后期出现的彩绘镜对匠人的美术功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明清以前油彩、彩漆、金粉等都是很好的彩绘镜选择。
四、结束语
铜镜文化及相关铸造技术是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青铜器的研究多集中于礼器和实用器物,铜镜作为青铜器铸造的重要分支得到的关注较少。然而,铜镜作为古代人民生活必需品,无论是在制造工艺还是文化衍生上都有着独特之处,部分出土铜镜的精湛工艺已经失传,相关纹饰、铭文也还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从铜镜文化及传统铜镜铸造艺术入手,介绍了古代铜镜与现代广泛使用的玻璃镜在造型图案及文化内涵上的不同,以期有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铜镜文化的研究之中,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