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百年沧桑、诠释最美佛境之天龙山第三窟
山西,古称并州,自东周(前8-4世纪)以来古城晋阳便坐落于此。东魏太昌元年(532),大丞相高欢进据并州,辟为“别都”并在天龙山修建了避暑宫、开凿了两个石窟,之后北齐也在此建寺凿窟,隋、唐、五代继续修寺凿窟。
天龙山之名源于《易经》。据汉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上柱国李恽撰的《天龙山千佛楼碑》云:“夫龙者,潜即勿用,飞即在天。”故名天龙山。
天龙山佛教石窟寺庙群坐落于太原市西南36公里处的天龙山。石窟分布在横贯南向峭壁东西二峰,东峰名“仙宕山”,上有十二窟;西峰名“大佛山”,上有十三窟。此外,北山史家峪福慧寺东还有三窟,圣寿寺西南沟崖上复有两窟,全山总计三十窟。最重要的洞窟为一到二十一号窟。其中第一至八窟位于东区,第九至二十一窟位于西区。窟数虽不多,却包含了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等4个半世纪的雕刻作品,反映了各个时代石窟艺术的特点及其从南北朝至隋唐五代的发展过程。
天龙山石窟雕塑技巧的成熟、饱满、洗练和细致体现了天龙山雕塑艺术不同于其他石窟艺术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佛教造像的经典,被誉为“天龙山式样”,是中国历史上最精美的雕刻艺术之一,其中以唐代作品为最。为我们研究我国石窟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具有颇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但现存遗迹损毁的严重程度全国罕见,除年长日久所致以及1922~1923年间的集中盗凿以外,风雨剥蚀等自然灾害仍在持续,使洞窟风化严重,即是前期做了整体加固保护,也无法控制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现今进入石窟的游览者已无从想象当年的盛况。加之有些洞窟也不易于游客参观。想要再现当时的盛貌,只能借助过去的老照片。再者、天龙山石窟历史资料相对单一,很少有人通过艺术的角度对其诠释。于此,为了更好的让人们了解认识天龙山造像艺术,历史变革,挖掘文物背后的价值,诠释天龙山石窟的造像艺术,历史和意义。特对天龙山石窟进行了拍摄整理,并希望能让人们从中享受一种视觉的美感以及感受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此篇展示第三窟。
【 第三窟现状 】
三号窟全景
三号窟北壁造像
三号窟西壁造像
三号窟东壁造像
三号窟西北壁
三号窟东北壁
三号窟西南壁
三号窟东南壁
三号窟窟顶
三号窟北壁佛造像足部
三号窟东壁佛造像足部
三号窟菩萨造像足部
【 第三窟新旧照片对比 】
三号窟北壁造像
三号窟西壁造像
三号窟东壁造像
三号窟西北壁造像
三号窟东北壁造像
三号窟西南壁造像
三号窟东南壁造像
三号窟天井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九月,因孝武帝西走长安,高欢又立河清王世子善见为孝静帝,并迁都邺,改元天平。于是,魏即一分为二,即西魏、东魏。自此,东魏的军国政务,皆归大丞相高欢。高欢在进据晋阳后,即辟其为“别都”,并建大丞相府,在天龙山修建了避暑宫,开凿了两个石窟,即现在的第二窟和第三窟。
这两个石窟的大小形制基本相同,开凿于天平元年(534)至武定五年(547)高欢逝世之前。天井呈覆斗形。后壁上原有三尊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的佛像,左右两侧还置有三尊倚坐佛。两窟中央都设有拱形佛龛,内置尊像。其胁侍菩萨像,第二窟雕在龛外,第三窟则是雕在龛内。从残留部分看,其特征为秀骨清癯,内着掩腋式的僧服,外着褒衣博带的服饰,双带由衣服中引出作结下垂,显得凝重洒脱。衣褶疏展,裙裾遮坐,略显厚重。左右胁侍菩萨,颈饰项圈,双肩敷搭披中,上身裸,下着裙,裙角外摆呈锐角,跣足立于仰莲上。所有这些特征,当为元魏风格。在其余没有尊像的壁面上,还刻有极浅的浮雕,有合掌天人,供养比丘,在第三窟的左壁上,还有维摩诘和文殊对谈的场面,在方形天井的顶部雕有莲花图案,在天井的倾斜部位,还雕有飞天。在洞外两窟之间的岩壁上,还有残存的螭首,似为碑石痕迹,但从形式上看来,犹是北齐遗构。因此,此二窟当为东魏齐初之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