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伤寒论》之辨证思维

仲景在《伤寒论》中把高深莫测,纷繁复杂的中医理论,进行简易化、规范化、实用化,通过具体的脉证,展现疾病的特异性临床表现,并与相应的方药相对应,以运用于临床医疗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辨证思维。

认识与实践直接联系,是《伤寒论》医学的最大特点。其认识论的第一个特点是彻底的现象论体系;第二个特点是以机体现象多方面的必然表现,来采取模式认识的形态;第三个特点是评价每个病例,需要靠诊断者的经验来主观判断;第四个特点是采用三阴三阳分类法,来规范论中的症候模式。

《伤寒论》是古人通过详细观察临床上各种疾病,及其众多繁杂的临床症候变化,把临床上万千疾病的经过,分成六个病期,然后根据这六个病期再进行症候模式处理。这也就是后世所称谓的“六经病”及“六经辨证”。

《伤寒论》的六经辩证法,无论在辩证方面,还是治疗方面,都有着极其完备的系统性和系列性。《伤寒论》中的数百个具体症候,以病理趋势的特殊性、以病因的同一性而形成了一个伤寒证候的系统;又根据其病性的不同,即疾病过程中,依据机体抗病功能的盛衰,而分别形成了阴性证系列阳性证系列;又以病位(表、里、半表半里)、病性(阴、阳)的不同,而分别形成了六病系列;六病各病中,又依据不同的病理趋势,分为若干具体的证候群,以及相对应的治疗方药。

从伤寒一病分六病,六病又各分为若干具体证候群,都是以其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相联系,又以病位、病性、病势相区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辩证体系。

《伤寒论》以六病为纲,对纷繁复杂的疾病予以宏观分类;以方证为目,揭示了疾病具体的脉证规律;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为临证准则。整部《伤寒论》构建了独具特色且疗效卓著的中医临床诊疗体系。

六病是医圣对万千复杂疾病所做的宏观分类,方证是破解诊疗疾病的密码,是临证的门径。李心机说:“六病是人群中,不同人体感受外邪后,机体的不同反应状态。”徐灵胎云:“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 就是说《伤寒论》论述了万千复杂疾病最基本的发病规律与治疗法则。陈修园认为:“是书虽论伤寒,而百病皆在其中”。可以认为经方不是中医的唯一,确是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中医最佳的临床指南。

在《伤寒论》中,仲景将数百个常见症候与几十味常用中药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了近似几何学上的公式定理,由此进行推导演化,形成一相对完备而复杂的体系。症候之组合即为证,药物之组合即为方,两者相对应即为方证相应。证以方名,方由证立,有一证必有一方,有是证必用是方,处处展现了方证一体的精神。论中很多条文恰如最简捷、最精练的医案,按照原文的方证去应用即会有效。马堪温教授认为:“《伤寒论》体系,虽然说不上天衣无缝,却是中医学甚至是中国古代科学中最值得重视的应用逻辑体系”。

《伤寒论》方证的特异性脉证组合,是破译诊疗疾病的密码。凡在临床上诊疗疾病时,不论是常见病证,还是疑难危重病证,不论是内科病证,还是其他各科病证,若能从患者所表现出的众多的症候中,发现仲景所确定的方证,进而用其相应的方药,常常可获得确切非常之疗效,而且疗效的重复性也很高。

具体的疾病是个性的,特异性的,而一般的症候则大多是共性的,非特异性的。仲景超然于个性之上,着眼于共性的症候,如发热、恶寒、身痛、口渴、呕吐、心悸、心烦、胸满、腹满、小便不利等等。这些症候大多缺乏特异性,但几个相应症候的组合,往往便成为具有特定内涵的证,并有特定的方药与之相对应,如汗出,恶风,脉浮缓(弱)者,桂枝汤主之;无汗,恶寒,脉浮紧者,麻黄汤主之;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汗出而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喘而汗出者,麻杏石甘汤主之;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腹满,饮食如故者,厚朴七物汤主之;按之心下满痛者,大柴胡汤主之;厥而心下悸者,茯苓甘草汤主之,等等。

《伤寒论》中的单个症候,不存在特异性,但是,它所确定的方证,即症候群,都有很强的特异性,完全超出了疾病的范畴,无论何病,在临床上只要发现某方证,按证投方即可获特效。胡希恕说:“六经辨证施治的实质,则是在患病机体一般规律的反映基础上,顺应机体整体的体质,探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于疾病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这确是祖国医学的伟大发明。” 这就是《伤寒论》的辨证思维模式。

一一李书涛

(0)

相关推荐

  • 娄绍昆:特异性治疗与非特异性治疗,这两种治疗区别很重要

    我的一篇文章介绍了我用整脊手法分别治疗精神分裂症.心绞痛.耳鸣的3个病例.看到这篇文章后,大多数网友对于这种内病外治的疗法是赞同的,但是也有一个网友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 他说,如果患者精神分裂症 ...

  • 「临诊碎玉」谈经方治疗呕吐证

    伤寒论243: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伤寒论309: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 ...

  • 简谈《伤寒论》临证辨证思维模式的特殊性

    ​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在"勤求古训"的基础上,通过"博采众方",丰富完善了一种全新而独特的临证思维模式. 后世绝大部分临床方书,基本 ...

  • 行医35年总结的“辨证思维十二要”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这种特色靠的是中医的思维. 笔者行医35年来,在临床工作的摸爬滚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辨证思维模式,愿与同道探讨. 1辨证之首,注意主症 辨证之首,首先应抓其主症,因为主症是辨证 ...

  • 经方辨证思维:头痛六经分证篇!

    一.六经头痛涵义辨析 1.与经脉循行部位相关的头痛.六经头痛指头痛发生在该经脉循行部位者,如,太阳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厥阴头痛. 2.与六经病病机相关的头痛.六经头痛是指与六经病相关的头痛.如, ...

  • 从名中医梁君昭诊治失眠医案体会临床辨证思维

    主诉:不寐反复发作1年余. 现病史:患者因劳累后身体疲惫不堪,口服补益药物(具体不详)遂开始睡眠质量变差,但仍可入睡.期间曾有过感冒,继而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之后开始失眠(每日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 ...

  • 经方辨证思维:头痛六经分证篇

    一.六经头痛涵义辨析 1.与经脉循行部位相关的头痛.六经头痛指头痛发生在该经脉循行部位者,如,太阳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厥阴头痛. 2.与六经病病机相关的头痛.六经头痛是指与六经病相关的头痛.如, ...

  • 李可老中医谈伤寒论!

    一.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观点: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邓宏    1.凡病皆本气自病. 本气,即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肾气(元气.元阳)与后天胃气(中气)构成的浑元一气.为人生命之两本,两本飘摇,危若垒卵 ...

  • 中医症状辨证思维篇(附脾胃病症辨证)

    什么是症状鉴别诊断方法? 它主要是根据具体的病象,它的现症特点来区别这个疾病现象,它的病理类别的,它的病因类别,病位类别,病机类别来区别这个的. 而其中"现症特点"它包括两大方面: ...

  • 如何培养中医临床辨证思维,先辨病,辨六经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984天. 明天早上要出门诊,也是进修回来的第一天,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吧. 问:吃激素几年,引起满月脸,双下肢水肿, ...

  • 授人以渔:症状辨证思维篇!(附脾胃病症辨证)

    什么是症状鉴别诊断方法? 它主要是根据具体的病象,它的现症特点来区别这个疾病现象,它的病理类别的,它的病因类别,病位类别,病机类别来区别这个的. 而其中"现症特点"它包括两大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