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推动农村土地市场化,年释放1%即超整个房地产规模
众所周知,传统的房地产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下,老百姓对居住的民生需求更加受到尊重,高速发展向高质量转变。可是经济要发展,没有了传统的房地产发展思路,我们又当如何创新和突破?
我认为,未来房地产还会在城市化、城市更新和城市群三个发展方向上拉动经济增长,除此之外,就是大农村依然是希望的田野,大有可为。
可是大家都知道,如果是农村人到城里买房可能会被鼓励,可是城里人想到农村买房那是不可以的。
因为国家有明文规定,严禁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和宅基地上房屋,严禁社会资本利用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严禁借租赁、盘活利用之名违法违规圈占、买卖或变相买卖宅基地。
我们明知道未来的发展一定在农村,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去突破,一面是鼓励农村人进城买房,一方面不允许城里人乡下买房,这似乎是一对矛盾,显然不合理,因为如果只是农村向城市流动,那么乡村振兴就很难真正发展起来。
近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表示,我国经济必要要找到增长的内在潜力,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重中之重,应推进土地的市场化,使其能够迸发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以宅基地为例,若宅基地可流转,则能够在未来10-15年对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15万平方公里宅基地若能进行流转,假设每年释放1%(1500平方公里),则超过了当年整个房地产用地规模,当年房地产用地再加上释放的1%的规模,再按照不同的城市所占比重,我们来进行估算,能够给土地市场交易带来的增量是三万多亿。若加上闲置宅基地,能释放出的土地交易价值,保守估计也有4万多亿。”
这是一个不可估量的价值体量,可能比这个还要大,有无限的空间。但是现在的口子没破,又能做什么呢?尽管宅基地入市,可有效拉动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当然就可以迅速推动城镇化建设了,因为农民一旦成为市民,可能就会放弃拥有宅基地。当然为农民创收就更不用多说了。
无独有偶,在之前,清华大学社科院教授蔡继明也建议,应当允许城市居民到农村买房买地。他主张有条件地放开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并非要让城里人像农贸市场买南瓜一样,奔向村庄买房买地。
如果是有条件地允许个人或企业到一些村庄购买房产,的确是利国利民之策。毕竟中国城市居民绝大部分住在楼房里,且楼房越建越高,其实并不利于身心健康。城市发展肯定会有一个瓶颈期,但是该如何突破,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征用农村土地,划成国有建设用地,然后盖房卖房。
我觉得这种建议还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我们首先应该把握一个原则,就是死守农村宅基地红线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其实如果有条件放开,加快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既能满足城里人的需求,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不会破坏原有的宅基地和耕地。我倒觉得真的有商量的余地。
况且现在住房的思路也在改变,不一定要有所有权,居住才是根本。至少农村闲置土地应该加以利用,这是必然,一直浪费下去也不是个事儿。或许是我们的思想不够解放,或许有别的担忧,但世间万物都在变化,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观念要变,我们的规定也要与时俱进。
至少使用权应该可以转让流转,经是好的就怕被和尚念歪了,从国家导向上看,至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盖房子给城市居民居住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将来不仅要造福城市居民,也要让农民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