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贵族违反祖制,制作的奢华酒具流传千年,现已是惊艳文物

我们对于东周春秋的历史,往往仅限于那几个耳熟能详的强国。其实,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很多,史料之中至少记录了120多个。由于有些国家实在太小,那段时光离我们又有两千多年,所以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不被后人说知。比如说曾国,是在大名鼎鼎的曾侯乙墓被发掘后,才走入我们的视线。

曾国甚至在史料中都没有记载,专家认为就是当时的随国。但是,曾侯乙墓的出现,证明了这个国家的存在,而且还一度繁盛。其实,早在曾侯乙墓被发掘的十年前,还有一处曾国墓葬,就已经让文物界震惊。

那是在20世纪60年代,湖北省京山县的农民在修水渠时,发现了许多古代墓葬。尽管当时围观的群众很多,但当地民风淳朴,并没有发生骚乱,考古专家顺利赶到现场,也成功地完成了发掘工作。

这个墓葬的文物,让专家非常惊讶,因为它以“九鼎八簋”的礼制陪葬。要知道,按照当时的周礼,只有周天子才能用“九鼎八簋”,哪怕是诸侯王都没有资格。而且,墓葬中出土了鼎、簋、鬲等97件文物,要么形制硕大,要么图案精美,显然墓主人并非泛泛之辈。

曾国处于长江流域,从历史记载来看,是没有可能埋葬周天子的。从墓葬中,专家终于找到了两件文物西周曾中斿父方壶和曾中斿父鼎,上面的铭文,自述了主人是曾侯的次子斿父。

曾侯本来就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国国君,他的次子甚至只是一个普通贵族而已,在春秋时期根本没有名气。然而,仗着天高皇帝远,却能使用逾制的礼器,可见当时已经礼崩乐坏,周天子完全不能控制局面,只能任由诸侯们践踏自己的权威。

周天子的落寞,反倒成就了西周曾中斿父方壶这样的国宝重器。它以精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水平,被誉为青铜器中的“十大国宝”之一,地位几乎可以和著名的后母戊鼎、四羊方尊平起平坐。

古人对于物品的命名非常讲究,某些外形相似的器皿,某个部件稍有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器皿被淘汰,现在已经不使用了,今人往往只知其名,不知其实。然而,出现在商代的壶外形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一直沿用至今,这也让我们增添了更多的情感。

西周曾中斿父方壶又名曾仲游父壶、曾仲笼父壶等等,叫法多达十几种,这是根据其中铭文而来的。它是典型的方壶,口部长为22.8厘米,宽为16.5厘米,底部长为30.5厘米,宽为23.5厘米,器皿通高65.5厘米,造型非常优美。长颈圆腹,让它保持了优雅的同时,也显出富贵之气。

这把壶有壶盖完好保存,它上面是镂空的莲花瓣,而且壶盖和壶身之上,都有完全一致的15字铭文:

曾中斿父用吉金自作宝尊壶。

曾是曾国,此处表示曾国的曾侯。“中”通“仲”,古人按照“孟仲叔季”排序,“中”表示曾侯的第二个儿子,“斿父”就是他的名字。“吉金”则是指上好的金属,整句话清楚告诉我们文物的来历、名称、物主。

方壶的两侧,还有一对拉手,做成了龙首衔环的杨氏。龙在当时已经是重要的象征,只有周天子才能用龙的纹饰。然而,仅仅是曾侯的次子斿父,就可以不顾礼制,尽情把玩,这也可以看出他们胆大包天,而当时确实已经礼崩乐坏。

文物不会说话,但文物上的工艺,却再现了两千多年前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文物上的纹饰,也诉说着当时的风采,诉说着那段风云变幻的时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