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创•《​说信仰》作者 李祥富

说信仰
作者 李祥富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信仰就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的榜样或指南。”有人把这种主张、主义、宗教等,当作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把它当作照耀在头顶上的日月星辰,相信它并且仰望它。为它活着,必要时为它献身。
世上的信仰各种各样。如在宗教上,有的信仰基督教,有的信仰伊斯兰教,有的信仰佛教,有的信仰道教。在主义上,有的信仰共产主义,有的信仰社会主义,有的信仰资本主义。在主张上,有的信仰科学,有的信仰迷信等等。
人的信仰不是先天形成的,是后天通过耳濡目染前传后教甚至逐步培养而在人的思想意识中慢慢形成的。如西方的基督教徒从小就被灌输基督文化,天主教徒从小就培养自己的孩子信奉天主教,我们民间的佛教信徒也让其身边的人慢慢习得了不少零碎的佛教文化。对于某一主义或主张的信仰则是通过培训甚至于洗脑而形成的。
既然人的信仰是后天形成的,因此,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或者所受的教育不同,自然其信仰就不尽相同。但我们应当尽量尊重各自的信仰。只要其信仰不危害国家和社会,我们可以对其不信仰的信仰保存歧义。可以不赞同,大可不必去反对,去压制,最大限度地对别人的信仰保持一种应有的理解和宽容。
我们周遭有很多人的信仰是盲目的和迷茫的。之所以说其信仰盲目,是因为他们的信仰是处在一种没有文化根基下的信仰。西方人信奉基督教,是在《圣经》教义下的一种信教。而我们周遭许多信奉佛教的人,却不知道释迦牟尼,也不知道佛经等佛教文化;信仰道教的人,却不知道太上老君,也不知道《老子》。殊不知,信仰也是需要文化作为支撑的。譬如共产主义的教义来自《资本论》,基督教的教义来自《圣经》,伊斯兰教的教义来自《古兰经》,佛教的教义来自《佛经》,道教的教义来自《道德经》等等。之所以说其信仰迷茫,是因为不知他们究竟信仰什么。我们在各地的寺庙、道观、祠堂里到处可看见黑压压的一片 “善男信女”,一个个在那里五体投地、顶礼膜拜,至诚的眼神和迷离的泪花让人感佩其虔诚。但我们往往看到一个刚刚从佛教的寺庙里许愿出来的人,立马就跑到道观里将刚才许过的愿又在太上老君面前祈求一遍,甚至回家后又在本地的土地庙里,重新演绎一遍那虔诚的祈祷。对于这些连佛教道教都分不清楚,见到菩萨就顶礼膜拜的信奉者,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他的虔诚,只能说明其信仰的迷茫。
当然,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信仰发生改变是另外一回事,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也不赞成人的一生就只能信奉一种学说,接受一种信仰。
有信仰是好事。一个人无论信仰什么,总比什么信仰都没有要好。因为,信仰是我们内心的指南针,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路。没有信仰的人就犹如在黑夜中行走,不辨方向,没有目标,没有约束,只能随波逐流。
有信仰的人,有目标,有追求,总是生活在希望之中,那些生活得并不如意的信仰者也会对生活充满期待和信念。
那些声称自己是无神论者的人当然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不敬畏神圣。倘若一个人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神秘或神奇,对自然和人类无所顾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非常可怕,自然也会遭到应有的报应。
当然,做了教徒不等于就有了真正的信仰,而有信仰的人未必信奉某一宗教或主义。有些看似无信仰的善良之人,也许信仰正潜藏在他的思想意识里,只是自己说不出来而已。
我厌恶那些职场上掩饰自己宗教信仰的虚伪之人,更鄙视那些把自己的无信仰当作一种荣耀并指责干涉别人信仰的无知者。
不少人竟把佛祖当作了可以被现实利诱的对象。君不见,现如今,天下寺庙道观,处处香火鼎盛?但细心体察,许多作揖磕头虔诚拜佛的香客双目微闭念念有词,许下的并不是“平安健康快乐”的普通之愿,而几乎都是在向佛祖索求某些非常具体的利益。诸如升学就业、添丁进口、仕途青云、大富大贵等等,还有就是祈求佛祖为他消弥某一个具体的灾难,让其渡过某某难关云云,更有甚者在佛祖面前诅咒他人。并磕响头烧高香上功德,许下重重还愿的日期。这哪里是什么信仰,分明是在向佛祖行贿。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佛祖岂能受你之贿赂?佛祖只会保佑芸芸众生普适的“平安健康快乐”,保佑人间少些祸患和灾难,尽量保佑你合理祈祷的实现,决不可能如你损人利己的诅咒之愿。

作者简介:

李祥富,湖北潜江人。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曾在《中国教师报》《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课程教育研究》《湖北教育》等教育报刊发表研究文章40余篇,在《散文百家》《青年文学》《青春岁月》《唐山文学》《读书文摘》《参花》等文学期刊发表散文随笔近30篇,出版教育专著《与教育同行》《走在教研的边沿》和散文随笔集《琐碎日子》。
李祥富原创作品

申明:本平台部分图片、音乐和歌曲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相关内容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

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0)

相关推荐

  • 中国文化常识(1)【三教】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一.儒教,源自中国,跟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以夏商周的五教和祭礼为本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天子为宗教领袖,以孔子为先师,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中的神道设教. 儒教以" ...

  • 徐 辉丨风雨鉴山寺

    让我没想到的是,名气那么大的鉴山寺现在踞守的佛地居然这般小.这不禁让我这个喜欢与佛交谈的人有点失望.但面对一座如此久负盛名的寺院,喜沐佛光的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大步走进了寺院. "山环水绕显神 ...

  • 文化差异的一个现象

    圣诞节的前后,天天路过小区边上的一家天主教堂,看他们在忙碌地布置着庆祝这一节日,自然地联想到了中国佛教的寺院,想到了一个文化问题. 佛教的寺院和道教的道观大都是造在深山,或是风景很不错但是交通却不是很 ...

  • 福安潭头西洋境齐天大圣宫走访心得

    福安潭头西洋境齐天大圣宫走访心得 潭头西洋境"齐天大圣宫"位于潭头水库大坝北约1公里的104国道边山上,一条水泥路,可直达西洋境村前的"齐天大圣宫".这里,空气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佛在心中/苏轼冰

    很多人对佛教都心生敬意,每到寺庙都要烧香叩头,顶礼跪拜.我不懂佛,或者说对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只是一知半解,所以从不敢亵渎神灵,不管到何方旅游,进寺庙不烧香,也不磕头,始终认为佛在心中,我心即佛. 其实 ...

  • 从梁兴扬被除名说起

    解除梁兴扬道教资格的"红头文件"出来了,指他道风不正,戒律松弛.20天前,梁兴扬突然宣布退出道教,他究竟是主动退还是被退,内情是什么?尚有待观察.以他全真龙门派第三十代玄裔弟子,长 ...

  • 文学原创•《我的大学》作者 李祥富

    我的大学 作者 李祥富 我上中学时,正是"读书无用"论盛行的时期.当时我所处的生产小队,与我同龄的六个男孩子,读到高中时只剩下我一人.当时流行着"公社是所大学校,人人都在 ...

  • 文学原创•《絮叨进修生活》作者 李祥富

    絮叨进修生活 作者 李祥富 1985年秋,我通过成人高考,成为原荆州教育学院物理科进修生.   原荆州教育学院是一个学制为两年的专科院校,主要招录原荆州地区下辖县区的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中学教师.学院位于 ...

  • 文学原创•《​好汉不提当年勇》作者 李祥富

    好汉不提当年勇 作者 李祥富 不知不觉已是不折不扣的"老人"了.俗话说:老了不说少年,好汉不提当年.到现在才感觉这极简单的事却不易做到.也许是心理年龄大于生理年龄的缘故,现在也时不 ...

  • 文学原创•《南游九首》作者 李祥富

    题记:2019年12月上.中旬,受昔日学生们盛情之邀,携妻南游十日.吃住游玩,温情款款:服侍周到,甚是心欢:特拟拙诗,以述般般. 李祥富        <南游九首>            ...

  • 文学原创•《说自我欣赏》作者 李祥富

    ◆◆清朝诗人袁枚不也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吗?近日看到著名画家黄永玉的一幅老鼠画,他在下面的题字很有意味:"我虽长得丑,但我妈喜欢我."如果让我在这幅画下 ...

  • 文学原创•《说抱怨》(随笔)作者 李祥富

    说抱怨 作者 李祥富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这是宋朝词人贺铸对当时一些具有文韬武略的军事人才和政治人才其待遇与之不相匹配的讥讽词句:"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 ...

  • 文学原创•《“小富即安”没什么不好》作者 李祥富

    "小富即安"没什么不好 作者 李祥富 "小富即安"原意是指处于温饱或小康线上的人们,对当下生活感到安适安乐的一种心理状态及衍生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有在工作中取得一 ...

  • 文学原创•《酒》作者 李 军

    酒 作者 李 军 少不更事豪气饮,古来夕阳它作陪 自古圣人皆凡人,唯有杜康解烦忧 天宫处处似仙境,人间烟火留余香 华夏悠悠五千载,醉里乾坤日月憨 我欲执剑向东行,一壶浊酒慰风尘 爱恨情仇本无恨,三杯酒 ...

  • 文学原创•《爱》作者 李 军

    爱 作者 李 军 小生初见佳人慌不择安,在那喷泉处互述衷肠,后又相隔千里犹如那牛郎望织女思之若狂,一次不经意的相遇,偶然的邂逅:让我掉进了爱的深渊.   二月格桑花开,我一路捡拾着你的脚印,亲吻你留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