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各部经络分布与交会 (一)

易传承学堂 昨天

一、头面部
人体各阳经的经脉运行都到达头部, 故有“头为诸阳之会”的论述。督脉和手足三阳经分布在头面的部位是:督脉分布于枕部与顶部的正中线; 足太阳膀胱经分布于枕部及顶部两侧; 足阳明胃经分布于前额、面颊、下颔关节、下额角、上至齿列、口唇; 足少阳胆经分布于颞部、耳及耳之周围和乳突部; 手太阳小肠经分布于面颊、耳及耳前、并两眼角; 手阳明大肠经分布于下齿列、口唇、鼻孔及鼻翼;手少阳三焦经分布于耳, 耳之周围及面颊。阳跷脉沿颈达颊下口吻两旁; 阳维脉上行项后而至额前。
此外,还有许多阴经脉循行也到达头面, 大都运行于深部。其分布部位:如足厥阴肝经行过鼻咽部, 联络“目系”, 环绕口唇内侧, 而到达头项; 足太阴脾经到达舌根, 而分布于舌下; 足少阴肾经行抵舌根, 分至两旁;手少阴心经挟咽而上联“目系”; 任脉经颊部过面颊,而入于目中。其次头顶、脑髓, 目、耳、鼻、舌、齿、咽等处分布的经脉, 并各经交叉联系, 亦宜予以分清, 其于辨证论治, 裨益良多, 得心应手。
1、头顶:左右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顶相交,与督脉相会; 督脉循行于头顶正中线, 而入于脑; 足厥阴肝经由目内通过额, 与督脉会于巅顶;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两经经别, 都分别到达头顶。阴阳经脉都行头顶, 直接或间接与脑相系, 尤其是督脉、肝经与脑的关系更为密切。
2、目:联络“目系”的经脉有足厥阴肝经与手少阴心经; 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的经别亦至“目系”。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手太阳小肠经至目锐眦而达目内眦;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之两旁,上至目内眦,阳跷脉行于肢体外侧, 上至目内眦,阴跷脉行于肢体内侧,亦上至目内眦。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 并至目锐眦后;手少阳三焦经合于目锐眦。任脉入目系至两目之下。诸经入目, 为五脏六腑之精所注, 是眼针的理论基础。
3、耳: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手阳明别络, 皆入耳中; 足太阳膀胱经至上耳角;足阳明胃经过耳前; 手厥阴心包经别出耳后, 合三焦脉于完骨之下。心、肝、脾、肺、胃五络, 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所以《灵枢·口问篇》说:“耳者, 宗脉之所聚也。”
4、鼻:手阳明大肠经挟鼻孔; 手太阳小肠经抵鼻柱旁;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之交頞中;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循鼻上行; 足厥阴肝经至于鼻咽之中; 督脉从巅顶沿额下过鼻柱。肺气通于鼻,为经脉之首, 气脉相合, 而知香臭。
5、舌:足少阴肾经至舌本; 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手少阴心经别络系舌本; 足太阳膀胱经抵舌本后。少阴结于廉泉; 厥阴结于玉英。心主血脉, 肾脾二经为先后天之本。故舌为诊病之要。
6、齿: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 其别络入頄 偏下齿;足太阳膀胱经别入頄偏齿;督脉下鼻柱过人中至上齿龈正中。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气盛则齿牙坚固。
7、脑髓: 足太阳膀胱经络脑;足阳明胃经经别循“目系”而络于脑;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巅而络脑;督脉循脊柱上行入络脑; 手少阴心经系目系, 上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 与诸经系络, 而司神明。
耳、目、鼻、舌等感觉器官, 古称空窍, 与全身经络有密切联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 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嗅。其浊气出于胃, 走唇舌而为味。其气之津液, 皆上熏于面......故天气甚寒, 不能胜之也”。《难经·四十七难》说:“人头者, 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 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 故令面耐寒也。”这说明精阳之气上走空窍, 而成视、听、嗅、味, 敷布于面, 而能耐寒。近年来, 面针、鼻针、眼针的临床应用, 皆据经络运行于面部官窍之理。(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头部各处相关经脉整理

    与眼睛相关的经络: 足阳明经别: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 足阳明经筋: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 手少阴心经脉:上挟咽,系目系. 手少阴络脉:系舌本,属目系.. 手少阴经别:出于面,合目内眦. 手太阳 ...

  • 人体各部经络分布与交会 (二)

    易传承学堂 昨天 二.颈部 督脉行于颈后正中线; 任脉行于颈前正中线, 足阳明胃经行于颈部前结喉两侧; 手阳明大肠经行于颈外侧面动脉搏动处; 手太阳小肠经行于颈部侧面下颔角处, 足少阳胆经行于颈部侧面 ...

  • 人体十二经络分布及功效

    一.手太阴肺经 肺主咳喘.心烦.掌中热. 肺经的要穴 1.中府穴 胸骨中旁开六寸处.中府指中气之府.中气指脾肺之气.中府穴是脾肺之气汇聚之处,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 ...

  • 人体的经络,丹田与人体是不是不在一个维度里?

    经络.丹田是古人通过内观和长期实践而具象化的概念,两者其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前者被普遍应用到医学上,由于与现代科学理念大相庭径已逐渐远离普通人的视野,后者在道家修炼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又细分为上 ...

  • 每天摸摸这个地方,能打通人体一半经络!

      这个地方就是百会穴,每天摸摸它,不仅能够变长寿还可以将我们人体的一半经络以及大部分的穴位都带动起来.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扁鹊过虢.虢太子死......闻太子不幸而死 ...

  • 十二时辰对应人体的经络 养生必备

    十二时辰经络对照表 子时胆经当令(23:00-1:00)此时胆经最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决定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 ...

  • 【珍藏】人体12经络穴位动态图

    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者也! 作为中医养生保健,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经络穴位,那个器官不舒服了,你敲敲跟这个器官相关的经络穴位就会舒服. 你某个部位痛,一定是这个部位的经络穴位瘀 ...

  • 每天摸摸这个地方,能打通人体一半经络

    这个地方就是百会穴,每天摸摸它,不仅能够变长寿还可以将我们人体的一半经络以及大部分的穴位都带动起来.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 "扁鹊过虢.虢太子死......闻太子不幸而死, ...

  • 人体有经络吗?

    当然有. 人体经络是看不到的,它其实就是人体内气体运行路径.需要通过打坐才感觉得到. 打个比喻,世上有无数个湖泊,湖泊有河流相连,我们身体的穴位就是这些湖泊,河流就是经络,只是这些湖泊和河流装的不是水 ...

  • 人体十二大经络361个穴位讲解及功效

    中医讲一通百通,一堵百堵,您的经络有很多的气节点堵塞,每次疏通的时候会一点点的将您经络的气节点化解,疏散,排出体内风.寒.署.湿.燥.毒素从而达到百脉通,除百病的功效,特别针对现代人的亚健康及慢性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