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传习录》番外篇①——“吴门立雪”与师徒之道

“吴门立雪”与师徒之道

——《南湖传习录》番外篇①

《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开篇叫《吴门立雪》,实际讲的是师徒之道,用的是“程门立雪”的典故。

“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在传统的修行体系中,师承、传授都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密宗,在我们熟悉的“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上,还要加上一句“皈依上师”。据称,在藏密的仪规上,每修一法,必先观想自己对面空中,传法上师坐于莲花宝座,本尊、佛、菩萨、缘觉、声闻、护法等一切圣众,於其座下周匝围绕。以上师居中,凸显尊传承重法统之义,也说明直接传法的上师在师徒相授受中的特殊的重要地位。

在显教、道家、儒家的传承体系中,师徒之间的传承体系同样重要。不过,道家常常隐去姓名,以特殊方式传授,但师徒之间的传承、印证一样都不少。儒家自孔子以来,尊师重道的传统更是一脉相承,“程门立雪”就是一例。

【程颢程颐,网络图片】

“程门”,指的北宋二程,程颢程颐两兄弟,此处专指程颐。“立雪”的两人,一位叫杨时,另一位叫游酢。据《宋史·杨时传》记载,杨时字中立,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曾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后,程颢去世,杨时知道后,非常悲痛,在卧室设灵位哭祭程颢。后来,40岁的时候,又去洛阳拜见程颐。杨时和游酢“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杨时和游酢见老师睡着了,不忍叫醒,而是在外侍立不去。当时天下大雪,程颐一觉醒来,门外大雪已经有一尺深了。不用说,两个学生都成了“雪人”。

与此类似的,佛家还有禅宗二祖慧可雪中断臂求法,此处不录了。

“吴门立雪”实际借鉴的,就是“程门立雪”的典故。只不过,王茂斋先生此时尚未被全佑先生接受,比杨、游二人多一分挂碍,与二祖慧可倒有几分相似,大体介于二者之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茂斋先生的诚心打动了全佑先生,所以才有了吴式太极拳王家一脉。

【程门立雪,网络图片】

诚心可以入门,尊师方可入道。

密宗“观师默像”是非常直接的修法,通过观想师尊的形象直接在法界获得师父的信息和传授。过去唱戏的老先生也讲究这个,明心师兄讲过一个故事,说一个学得好的徒弟的心得是:“师父挖鼻孔的样子都跟着学。”我看过一个张云雷的视频,说他最崇拜的英雄就是他的师父郭德纲:他的行动、他的做派,怎么看怎么好,连师父喝水的动作都那么帅。这话里头有诀窍,真要学的好,对老师的“崇拜”是一个“捷径”。

但是,遗憾的是,以郭德纲的才能,德云社也出现过“造反”的情况,其他的领域、门派,恐怕就更多了。徒弟欺负老师,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也一直都是存在的。徒弟学的好,或者自己觉得学的好,“膨胀”了,管不了啦,最后师徒情分也就没了。

如果说学的好,之后再“膨胀”,这也说的过去,至少学到东西了。就怕是没有学,就先“膨胀”。如果王茂斋先生觉得自己是掌柜,不愿意低声下气去“吴门立雪”,自然也就没有学习的机会。在禅宗,过去大德们的一些教育法那真是非把人逼到“生死立见”之地不可。为此,南怀瑾先生曾感慨,要用禅宗的教育法,恐怕自己都成“被告”了(不是原话,记不清了)。以本人有限的经验来看,即使不成被告,恐怕也门前草深三尺,无人问津矣。

不仅仅是正式的拜师学艺,通过邮件、电话、微信等手段向人请教、咨询,也是“寻师问道”的一种吧。但是笔者发现,很多人不仅打不得骂不得,而且说不得,甚至观点不同也“了不得”。话不投机,挂机而去。你想,如果非要和你观点相同不可,那何必咨询、问道呢?说到底,“我慢贡高”,把自己看的太高了的缘故。“水往低处流”、“上善若水”,你太高了,“水”就流不到你那里去。

【小岳岳演出照,网络图片】

还有,最常见的一种是缺乏礼貌。比如,有人来信咨询,先问了一堆你的情况,忽然不说了,你问他的情况,再无回信,实在不知为何而来。还有,来信(主要是微信)咨询,你答复之后,再不回信。我在某公司时候,单位领导曾经说现在的小孩怎么都这样,发邮件给他们,一个“收到”都不回复。没有礼貌,可能是小时候缺乏教养,也可能是情商太低,当然也有可能是对你无视、不认可,总之,莫名其妙也。

所以,要想学好太极拳,先学学老先生们是怎么尊师重道,怎么舍身求法吧。

另:《吴门立雪》最后一句是:“那一年,王茂斋先生已经36岁。”为什么有这么一句呢?马老在和我讲这段的时候,特别强调这一点,王茂斋先生36岁才开始学,零基础起步,而能成一代宗师,大家都还年轻,有基础,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2019年4月12日星期五

附:近期文章链接

1、关于《南湖传习录》的某些“注解”问题

2、赐我金锁钥  助我道门开

3、被忽略的网络喜剧《先生你哪位》

4、【旧作】冬天的河(诗歌)

5、“巧言令色”与识人之难——《论语》漫言②

(0)

相关推荐

  • “程门立雪”里面的雪大不大,站在雪中不冷吗?

    有朋友提了标题的两个问题,听上去非常幼稚,实际上是符合逻辑的质疑. 何为"程门立雪" 北宋理学开创,有四大学术流派. 周敦颐的濂学,程颐.程颢的洛学,张载的关学,以及朱熹的闽学.理 ...

  • 【特刊】程门立雪,桃李满园

    「师者如兰」程广云老师师门答辩现场 师者如兰--"我的导师,我的师门"活动自开办以来一直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在今年的6月6日,首都师范大学第二届师者如兰评选活动也顺利地举行了, ...

  • 历代怀师篇(或相关)

    孔子诵  先秦·无名氏 [<孔丛子>曰:子顺曰:先君初相鲁.鲁人谚诵曰云云.及三月政成化行.民又作诵曰:○<诗纪>引<吕氏春秋>.于题下注云.二章.又云辞亦见< ...

  • 《南湖传习录》之《吴门立雪》

    昨日,拙文<南湖传习录>番外篇①--"吴门立雪"与师徒之道发布后,想到有些读者可能没有看到<南湖传习录>,兹把原文发布如下,大家可以相对照阅读. 吴门立雪 ...

  • 番外篇‖041.太极拳的“以拳演道”

    番外篇|041.太极拳的"以拳演道" 天气炎热,经常去看望马长勋老师.期间,马老嘱咐再三,叮嘱再四,一定要认真领悟太极拳的内涵,太极拳是"以拳演道",不能仅仅看 ...

  • 番外篇‖21.图文并茂的《南湖传习录》日文版

    终于看到了<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的日文版,300多页,拿在手里,厚厚的,印刷精美,纸张是微微发黄的那种,看着摸着都很舒服,腰封.扉页都很齐全,终于有了签字的地方啦,呵呵. 其实,这本书刚 ...

  • 番外篇‖10.《南湖传习录》的“两把钥匙”

    读书是有窍门的,不同的书,也有不同的窍门. 曾经有个朋友,拿到<南湖传习录>之后说,我对前面的故事没有兴趣,后面的拳理写的特别好,我只看后面的.这种读法,看来很聪明,其实是不会读书. 在一 ...

  • 诸侯史话番外篇四:数次见于史书的小国,出了一对针锋相对的母子

    鲁桓公与齐文姜的一场大婚,不仅是鲁.齐两家之间的大事,在当时也一定有着不小的影响力,所以在下花了两篇文章的篇幅去讲述这段故事,来表达对此事的关切.虽然,从讲述的过程中咱们可以看出,这场大婚存在着种种的 ...

  • 《隋唐300年》番外篇:学习牛人好好说话

    给大家汇报个好消息,我的离职报告终于批下来了,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可以专心写作了. 所以,从下周开始,咱们的文章又可以恢复到上午10点准时发送了. 多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没有因为前段时间发送不稳定而取 ...

  • 《隋唐300年番外篇》:李世民的用人之术

    昨天李承乾谋反案写完了,其实最后还有一点小尾巴很有意思,就写了个番外篇. 1.李世民在处理李承乾的时候很有意思 他明知道谋反之罪.按律当诛,但是他舍不得杀了李承乾.但是的但是,他又不想背上违背法律的骂 ...

  • 非人哉番外篇里刑天有头了,居然是熊猫头,也太可爱了!

    在<非人哉>的故事里,刑天是没有脑袋的,不过他的形象一点都不可怕,作者大大给他设计的形象还是蛮呆萌的,看起来可可爱爱的一个大家伙,在前期的故事里登场很多戏份很足. 刑天自己对于没有脑袋这件 ...

  • 番外篇:祝融号成功着陆

    这次又遇上大事儿了.星期六的早上一觉醒来,传来了一个好消息,祝融号火星车已经成功地在火星乌托邦平原的预定地点着陆了.这么大的事儿,我当然要发一个番外篇嘛.为了适应不同的平台,视频版短一点,音频版长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