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自序
《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首印3000册,一版一印,限量珍藏,售完即止。
首批1000册5天售罄,欲购从速。
“谈人,力求平实,不捧不贬,宁可不足,不可过分;谈理,力求详尽,不隐不瞒,宁可失言,不可失人。”
这是我在动笔整理这本书的时候,马老师给我定下的基本原则。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人物篇和拳理篇,这是我在整理的时候做的分类。最初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写什么,只是想把马老师经常讲的往事整理一下。那是2009年夏天,我职业生涯中一个短暂的空档。大约有十几天的时间,每天上午,我和马老师约好,在望京南湖公园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聊聊往事,谈谈拳理,然后推推手。这些谈话被我用一个MP3录音保存,准备慢慢整理。此后的整理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有一搭没一搭的。其间马老师不断会补充一些新内容,一晃3、4年过去,终于在2013年整理完成,然后内容归类、分出章节。最初定的书名是《吴门轶闻录》,后来我觉得“轶闻”为次,“传习”才是实质,所以本书实际是一本真正指导太极拳修炼的教课书,因为主要内容都是在南湖公园的谈话,遂定名为《南湖传习录》。
【图:忆昔当年团结湖】
“人物篇”中,大多是吴式太极拳老前辈的事迹,很容易就会被认为是奇闻轶事。因此,在整理本书的过程中,这是刻意注意避免的。笔者最后所选择的这些老前辈的故事,马老师都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这些故事对后辈学者的影响,对大家理解太极拳能否有所助益。因此,对于很多故事,马老师曾字斟句酌亲自修订,但后来看看内容实在太多,只好作罢。
佛法对修行方法总结为 “十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用现在的语言应该是十种修炼的方法和途径。所谓“念僧”,就是后人参照先贤的修持经过作为参照,用以进步修行的方法。在佛法中,这类事迹较多见于《指月录》、《五灯会元》等佛门公案。以我个人整理本书的理解,本书中这些吴门太极先贤的事迹,虽然未必达到如许的高度,但至少也可作为学习、理解太极拳的公案,理解对照,自当有所裨益。
【说剑】
因为受到自身性格和师承的影响,马老师一直是一个甘于寂寞、淡漠名利的人,对于所有的纷争都不愿参与。我记得他曾在讲解推手的时候和我说起过:一位武术馆的馆长与他推手,正要摔他的时候反而被他坐倒在地下。这位馆长很大度,还把交手的过程刻了光盘送给他。我说我也想看看,马老师说我根本就没要,要人家这干嘛?类似这样的事还有不少,但是马老师坚决不让我写进去。此类内容的删减还好理解,但是有一些可能会“不利于团结”的事,也被马老师亲自删去,笔者未免觉得遗憾。删去的部门内容,都是马老师亲身经历,如果说出来,可以使很多真相大白于天下。这些内容的删减,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但说出来则难乎免于口舌纷争。姑舍之!
【练习】
更为遗憾的是,马老师在练拳行功中的一些重要体会也被马老亲自删掉。比如《玄关窍开》一节中涉及的部分体会,对于后人练拳行功无疑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这倒不是马老师保守,而是怕自己的体会“不究竟”、“不彻底”,从而贻误后人。毕竟“玄关窍开”是太极拳和道家内丹修炼中的关键环节,不说没有关系,万一错了就影响到别人的修行和成就。
【发证】
当年在南湖,师徒二人谈到拳理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是边做动作边演示,一旦整理成纯文字,笔者自己也发现,理解起来可能不那么完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当时也没想到录像什么的,时间一长,有些场景、动作,我自己都遗忘了。
我是于2001年在团结湖公园认识马老师的。当时,马老师在几个学生的鼓动下,在团结湖公园招收了几个推手的学生。我当时是第一次到团结湖公园,真是有缘,一眼就看到了一个很小的横幅,从此就跟马老师学习66势、推手。只是由于悟性和时间限制,十多年来,进步甚微。我曾就此问马老师,就算太极十年不出门,我跟您练也十来年了,怎么还是没“懂劲”呢?马老师说,你不能这么算时间,你是跟我十来年了,可是这十来年里,你有几天练拳了?是练拳的时间多,还是偷懒的时间多,就算每天练一遍,你练的时间加起来有一年吗?……这么一说,真是让人汗颜,传而不习,自然道之不行矣!
【毕业】
因为自身水平有限,因此笔者对马老师讲解内容的理解难免有限,再加上言不及义,言之无文,写出来就难免鲁鱼亥豕错误百出。马老师于今已经八十一高龄(2014年),也难以对本书全部勘校,本书涉及的历史掌故人名地名等难免讹误错漏,尚请读者勘误指正。
《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已正式出版,该书为马长勋先生口述、其弟子王子鹏整理的吴式太极专著。
该书以口语化的形式,系统讲述了吴式太极一门的掌故、拳法、拳理等。
其中拳理部分,既是王子英、张继之、李文杰、刘晚苍等前辈的口授心传,也是马老60年的经验总结。
该书由华文出版社正式出版,定价35元,3本以上可快递包邮。
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wangzipeng007,款到发货。
数量有限,售完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