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033.怎么才算学好太极推手?
传统武术界,如今都会有“一代不如一代”的想法和说法。除非个别人觉得自己可以开宗立派,一般都说自己的功夫比起老师,差了很多。我想,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说法是真诚的,也是真实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怎么才能学好太极推手呢?笔者说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同时也缩小范围,只针对我熟悉的太极拳,或者说只针对健身推手。
其一,不是说你是某位老师的“亲传弟子”、“入室弟子”等等,就一定能学到老师的东西。这就好像,你的高中同学有几十个,但考上清华的可能一两个,更加可能的情况是一个都没有。都上了清华,能最终出成果的,可能也没几个,能当上院士的,只能更少。所以,“名分”只代表名分,你曾经干过一件事,你有这个资格,有这个资料,但不代表你的水平。不过,“名分”也代表一种责任,一种缘分,这个话题,这里不表。其二,你学的,可能只是一个形式。比如你打一趟拳,如果会套路,动作标准就叫“传承”,那这个传承就变得非常简单了。现在有有各种视频资料,就不会出现传承上的断代了。难的是你得到了“心法”没有?“心法”只是一个代称,指的不是某种诀窍,文字是文字、语言是语言,你是你,他是他,我想表达的是,你真正得到了“那个东西”没有。有了“那个东西”你怎么练,怎么比划,都是“太极”,没有“那个东西”,你和老师的动作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也只是一个外壳而已。当然,如果你的老师也没有,那就只能模仿一个外壳。
【热心读者提供的,网上“淘”的带有刘晚苍先生签字的珍贵图书。】
其三,不要以言废人,也不要以人废言。有的老师有功夫,但不会说,这样的人功夫很好,但是却不一定能教好。这样的老师,学生一般都“仰之弥高”,弟子不会生出不敬。但有的老师功夫差点,但会教。不过,这样的老师,往往容易被人轻视,觉得他既然功夫不行,那么一定也教不好。这要看你怎么学。比如,某位名满江湖的老前辈,看了看的录像,不禁感慨,老先生功夫确实差点儿。但他讲的道理,却是至理名言。既不离老拳论(指王宗岳《太极拳论》),又阐发了老拳论。对于这样的老师,应该虚心求教,而不是去比试高低。谦者受益,满者招损。比如,马长勋老师常说的师叔温铭三先生,也是这样一位前辈。总之,太极拳是个很独特的拳种,太极推手更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如何才能真正学到手、学上身?这个问题,得好好想想。不过,对于我这个说法,有不少读者是不同意的。在以前的留言中,也是能看出来的,对此,我充分尊重并理解。各抒己见,无妨。
2020年1月16日
附:近期文章链接
新视频‖001.龙飞师兄推手表演并讲解
论语漫言‖001.学而时习之
论语漫言‖002.“巧言令色”与识人之难
论语漫言‖003.何事三省?
番外篇‖030.李文杰先生论太极拳
番外篇‖031.远去的那盏灯——鲍全福老师的故事
番外篇‖032.一次完美的错过
《南湖太极歌》(黄岳年)
闲情‖刀光夕阳下孤独的背影——座头市之歌
闲情‖22.片山君,你去哪儿?
传习录‖34.隐士飘飘仙者徒——记鲍全福先生
传习录‖35.回忆胡海牙与胡福生先生
传习录‖36.“吴式拳”为何叫“杨式小架”
潜修集‖061.有意无意朝天宫—— “长江行”第33天
“长江行”有你更精彩
潜修集‖063.无名居处道气浓
《黄庭内景经》点校(一)
《黄庭内景经》点校(二)
《黄庭内景经》点校(三)
《黄庭内景经》点校(四)
读史札记‖02.云母屏风烛影深——屏风的秘密与传奇
读史札记‖03. 厕所里的刺客——“无礼”的代价(上)
读史札记‖03. 齐湣王之死——“无礼”的代价(下)
年轻时代‖01.秋日的私语
年轻时代‖57.那年秋天
年轻时代‖66.候鸟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