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名词“凡尔赛”火了。在上海那么多公园里,最“凡尔赛”的是哪一座呢?坐落在复兴中路的复兴公园,号称“上海唯一一座保留法国古典式风格的园林”。整齐裁剪的灌木,按比例种植的草坪,以及洁白的欧式喷泉……老“凡尔赛”了!在19世纪80年代,今雁荡路、重庆南路、复兴中路、思南路一带原是一片肥沃的良田,有一小村名顾家宅,当时有个姓顾的人家拥有十多亩土地,在此建造了一个私人小花园,人们称之为“顾家宅花园”,这便是复兴公园最早的雏形。1908年,公董局作出决定,将顾家宅花园改建为公园,聘请法国设计师设计,因此,它有了法国古典式风格。
名字换过不少,不过公园还是那座公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公园正式改名为“复兴公园”,当时总面积已有119亩,面向广大市民开放。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又在公园内新建、扩建各类游乐服务设施,目前总面积为138亩。由于复兴公园早期主要由法国人设计施工,所以公园的整体风格和布局,带有欧洲风味。最显著的特点是公园布局中轴对称,有格子化、图案化的特点。在玫瑰花盛开的时候,漫步在公园,仿佛走入了爱丽丝梦游仙境,你可以装作不经意地从中走过,很“凡尔赛”!然而,画风一变,复兴公园又成了上海“老科勒”的重要社交场所。上海的阿姨爷叔做什么事都讲究“腔调”二字。早上8点,阿姨爷叔们已经穿戴整齐,夹克墨镜、丝带围巾,带着音响乐器,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这里。虽然体感温度依然很低,但对于他们来说,每天去公园唱歌跳舞,就如同上班打卡一样稀松平常。总的来说,公园里的阿姨爷叔分为四派:天伦之乐派、音乐之声派、翩翩起舞派和锻炼健身派。天伦之乐派,就是带着孙子孙女过来游玩的,一老一少,其乐融融。音乐之声派,通常会带着音响或乐器过来演唱或演奏的,以3-8人的小团体为主。公园的一角传来了熟悉的女高音,远远望去,是一位阿姨正在拿着自带的话筒唱歌,敢在公开场唱《青藏高原》,一般都有两把刷子。走进一看,还有面写着“复兴歌友会2005”的小旗子。想来,这个“公园派”组合已经走过了10多年。翩翩起舞派主要以阿姨们为主,基本上个个都是公园里的C位。早上的复兴公园一般跳的都是交谊舞,初学者小年轻恐怕还跟不上阿姨们的flow。最后的锻炼健身派也很有意思,虽然公园里面有健身器材,不过不妨碍爷叔自带“设备”。公园里8000㎡的大草坪,就是空竹大爷们最爱的场所,和朋友嘎嘎讪胡,再锻炼锻炼身体,活动活动筋骨,让冬日的公园热热闹闹的。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印记:最老的巷道,最高的建筑,最美的夜景,每一个“最”都蕴含着独特的城市品格。生活在上海的你,知道有哪些上海之最吗?
《最上海》盘点上海之最,让我们一起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万千繁华的最中之最,发掘那些隐藏在城市生活背后的人文万象。
文字:青年报见习记者 陈嘉音
图、视频:青年报记者 施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