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诗病举隅(5):孤平
关于“孤平”概念的提出,须从声律理论确定开始溯源。陆玑在《文赋》中提出“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宜”,虽然在理论上明确声律之重要,但系统地论述则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齐武帝永明年间,其标识是周颙的《四声切韵》和沈约的《四声谱》等有关声律的理论专著,这就是著名的“四声八病说”。所谓“四声”,即“不、上、去、入”;所谓“八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无疑声律理论的系统提出,对后来所谓的近体诗的出现和成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八病之中也没有“孤平”概念。
周颙、沈约之后,历代虽然也有人继续探讨声律,但仍不见“孤平”一说。直至清代,方有学者提出“孤平”概念,并认定是格律诗创作中的一大毛病。第一个涉及孤平的是康熙年间学者王士祯。其著作《律诗定体》首次提出“拗救”的观念,提出忌“孤平”的理论,并与“拗救”理论一起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论调有匡正之功。
王士祯在《律诗定体》中说:“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两字相连,不可令单也。” 王士祯认为,在五言用韵格“平平仄仄平”中,第一字必平,断不可用仄声而使平声字孤立,要保持两个平声字相连而不单。也就是说,一句之中不能有孤平。
第二个涉及“孤平”的是康熙年间学者赵执信,赵执信在其所著的《声调谱》中,对此“孤平”也有所述:“平平仄仄仄,下句仄仄仄平平,律诗常用,若仄平仄仄仄则为落调矣。盖下有三仄,上必二平也。”
第三个提及“孤平”的是乾隆年间学者李汝襄,也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孤平”概念并指出“孤平”为诗家大忌的人。李汝襄在《广声调谱》二卷卷上《五言律诗》一章中,所列五律诸式中有“孤平式”,并引例诗三首:唐·杜甫《玩月呈汉中王》,起句为“夜深露气清”。唐·李白《南阳送客》第二句为“寸心贵不忘。”唐·戴叔伦《送友人东归》第二句为“出关送故人。”均在有关诗句首字旁标出孤平所在,并在后面批注道:“孤平为近体诗之大忌,以其不纉也。但五律近古,与七律不同,故唐诗全帙中,不無一二用者,然必借拗体以配之。此在古人故作放筆,非无心也。若不察而误用,失之远矣。”“凡遇平平仄仄平之句,其第一字断不宜仄。然亦有第一字用仄者第三字必用平,谓之拗句”。
第四个提及“孤平”的是同治年间学者董文焕。董文焕在其所著的《声调四谱图说》卷十一提出:“仄平仄仄平句式中,单一平声为两仄所夹者为‘夹平’。”并进一步解释:“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首字不救,则下句三字必拗平救之也。若下三字既平,则首句亦可拗仄,盖二三连平即不犯夹平,则首句首字又不必斤斤拗平以救之也。”
由此可见,“孤平”之说,滥觞于清,但将其发扬光大,则是得力于当代学者。下面,再介绍当代“孤平说”的有关情况。
当代对“孤平”的定义有两种。一派以王力为代表,其定义是韵句中除韵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即为孤平。另一派以启功为代表,其定义比较简单,即两仄夹一平,就是孤平。
王力在《诗词格律》第三节《律诗的平仄(四)》“孤平的避忌”中如是写道:“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排律)的大忌。”而启功先生在《诗文声律论稿》中则明确指出:“孤平,实指一平被两仄所夹处,句子的首尾单平并不在内。”他认为不管是平脚句还是仄脚句,凡句中出现两仄夹一平(仄平仄),就是犯孤平。
因为王力先生《诗词格律》的影响力较大,故“韵句中除韵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即为孤平”之说占领上风,并形成主流声音。不过对于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说:“在唐人的律诗中,很难发现孤平的句子。”的观点,我却不敢苟同。据我在《全唐诗》中所做的笔记,犯“孤平”的例证不下百首,现挑出几首特别著名的诗例以佐说明:
其一,杜甫《夔州歌十绝句(其二)》:
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
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
本诗未句“并”作“合并”讲,在上声二十三梗韵部,故为仄声。据此而论,“霸主并吞在物情”则为“孤平”句。
其二,贾岛《宿成湘林下》:
相访夕阳时,千株木未衰。
石泉流出谷,山雨滴栖鸱。
漏向灯听数,酒因客寝迟。
今宵不尽兴,更有月明期。
本诗第六句“酒因客寝迟”,若依王力先生理论,则是“铁板钉钉”的“孤平”案例。
其三,许浑《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
云斋曾宿借方袍,因说浮生大梦劳。
言下是非齐虎尾,宿来荣辱比鸿毛。
孤舟千棹水犹阔,寒殿一灯夜更高。
明日东林有谁在,不堪秋磬拂烟涛。
本诗第六句“寒殿一灯夜更高”,也是“孤平”句。
还有一种“孤平”句是特例,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试看李商隐《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本诗首句犯孤平,我不信工律之李义山,下笔会有如此之误,于是穷其书卷,反复论证,最后确定此乃“丁卯句法”,系唐代诗人许浑所创。即将律句三字尾的声调改为“仄平仄”对“平仄平”,以显示拗峭之变化。譬如白居易句:“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譬如刘长卿句:“旧国人未归,芳洲草还碧。” 又譬如孟浩然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可谓不胜枚举。不过,我们从例句中可以看出,“月”“国”皆为入声字,在宋词中,有“以入代平”之说,或是从“丁卯句法”中而来。宋李清照有名句:“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也属此例。
事实说明,唐诗中有不少孤平句,同时也确证了唐朝的诗人们并不视“孤平”为诗家之大忌,并不特别地规避“孤平”句。在仔细考察“孤平论”的产生、确立和发展过程,我们发现,所谓“孤平”,完全可以弃之不顾。
不过话说回来,随着音律系统的完善,在诗词创作中注意避免“孤平”句已成时代共识,作诗作联必须避“孤平”。如果要求松一点就支持王力派,如果要求严格一点,就支持启功派。我的态度是鲜明的,支持王力派。对于非韵句上的 “孤平”现象,可以以拗句视之,在对句上可以“拗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