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中医慢病偏方,15个专家推荐-珍藏版
来源:民间偏方珍藏系列
慢性病了怎么办?祖国传统中医是不错的选择,这里为您整理了15个中医慢病偏方,这些都是全国多省国医大师和名老中医结合多年从医经验,总结出来的,全是数十年行医的心血结晶--《15中医慢病偏方,15个专家推荐》
1)心脏病:养心活血汤
推荐专家雷忠义--陕西省中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方剂组成:
人参10克,五味子10克,陈皮10克,麦冬18克,丹参30克,三七粉3克(冲)。
人参10克,五味子10克,陈皮10克,麦冬18克,丹参30克,三七粉3克(冲)。
功能:
益气活血,理气化痰,标本兼治,改善心功能。
益气活血,理气化痰,标本兼治,改善心功能。
主治:
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高血压等多种心脏疾病的气阴两虚、痰瘀内阻证,临床表现多为胸闷、失眠、心烦等。
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高血压等多种心脏疾病的气阴两虚、痰瘀内阻证,临床表现多为胸闷、失眠、心烦等。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各服1次,每次250-300毫升。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各服1次,每次250-300毫升。
2)脂肪肝:畅肝汤
推荐专家曹玉山---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教授,甘肃省名中医。
方剂组成:
茵陈20-30克,柴胡12-15克,瓜蒌9-15克,何首乌15-20克,虎杖12-15克,草决明12-15克,鲜竹沥30-60毫升。
茵陈20-30克,柴胡12-15克,瓜蒌9-15克,何首乌15-20克,虎杖12-15克,草决明12-15克,鲜竹沥30-60毫升。
功能:疏肝利胆,化痰祛浊。
主治:高脂血症、脂肪肝。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鲜竹沥水每次15-30毫升兑入。
3)肝郁血瘀:调肝化瘀汤
推荐专家陈勇毅--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副院长,浙江省名中医。
方剂组成:柴胡10克,白芍12克,黄芪15克,丹参12克,栀子10克,三七粉3克(分吞)。
功效:调肝解郁、化瘀通络。
主治:治疗老年性血管性痴呆、健忘等,症见记忆力减退、情志不遂、神疲乏力、反应迟钝等,属肝郁血瘀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用。
4)肝郁气滞:扶正祛邪中和汤
推荐专家孙光荣--第二届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院长。
方剂组成:生晒参10克,生黄芪15克,紫丹参10克,北柴胡、川郁金、制香附各12克,法半夏、广陈皮、淡黄芩、大红枣、生姜片各10克,生甘草5克。
功效:具有益气活血、扶正祛邪、疏肝解郁、和解少阳的功效。
主治:邪盛正弱、肝郁气滞、少阳失约之证。症见发热,持续低热,寒热往来,心烦胸满,欲呕或呕吐,口苦,萎靡不振,懒言,不思食,舌质红或淡红,舌苔黄或微黄或黄白而稍腻,脉弦或弦细或弦滑或沉弦。
用法:每日1剂,煎煮2次,合约500毫升,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5)肝炎:调肝健脾汤
推荐专家张恩树--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
方剂组成:醋炒柴胡10克,炒白术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石打穿15克,半枝莲15克,虎杖、郁金、丹参、泽泻各10克。
功能:清化肝脾湿热,活血祛瘀解毒。
主治:乙型肝炎HBsAg、HBeAg、HBcAb阳性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6)咳嗽:桑杷二百五汤
推荐专家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先生的弟子。
方剂组成:桑叶12克,枇杷叶12克,百合15克,百部15克,五味子15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川牛膝20克,炒麦芽30克。
功用:滋降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癌等以咳嗽为主的多种肺系疾病。
用法:每日1剂,加水适量,头煎20分钟,二煎30分钟,2次煎液混匀,分早晚服用。
7)变异性哮喘:久咳验方
推荐专家何复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方剂组成:蜜麻黄15克,附子9克,细辛6克,蜈蚣2条,蝉蜕15克,全蝎6克,地龙12克,炒僵蚕12克,白毛夏枯草15克,桂枝15克,干姜10克,五味子30克,乌梅30克,甘草15克。
功能:助阳解表、祛风化痰、解痉止咳。
主治:久咳不愈,现代医学之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等,但凡以久咳为主,证见咳嗽阵作、咳白痰,量少,不易咳出,伴咽痒不适,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浮,证属阳虚风咳者均可应用。伴有发热、咳痰量多、色黄质黏、苔黄腻、脉滑数等痰热壅盛者不宜应用。
用法:上药加水600毫升,煎取 200毫升,再加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共取400毫升,混匀分2次早晚温服,日服1剂,7天为1疗程。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饮食。
8)肾衰:益气活血泄浊汤
推荐专家郑新--第二届国医大师,重庆市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
方剂组成:党参30克,黄芪30克,生地15克,丹皮15克,地龙15克,莪术15克,茯苓15克,川芎15克,熟大黄6-9克,黄柏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杜仲15克。
功效:健脾补肾、排毒降浊。
主治:慢性肾衰3-4期,面色暗、乏力、气短,伴或不伴水肿。
用法:每剂方药加水浸泡20分钟,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煎取两次取汁400-500毫升,早、中、晚饭后各服一次,日一剂。
9)小便不利:肉桂鹿角胶汤
推荐专家刘文峰--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方剂组成:肉桂、肉苁蓉、青皮各10克,鹿角胶(烊化)、熟地各15克,浙贝母、海浮石、海藻各20克,夏枯草、白术、茯苓各15克,莪术、红花各10克。
功能:温补脾肾,行气化瘀,化痰软坚,散结消瘿。
主治:甲减伴甲状腺肿大,症见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身肿,舌淡暗,脉迟缓。
用法:除鹿角胶烊化外,余药浸泡半小时后,水煎2次,共取汁400毫升,早晚餐后各服200毫升。
10)目胀耳鸣 :清脑饮
推荐专家阮宗武--江苏省名中医,第二批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方剂组成:鬼针草、钩藤(后下)、珍珠母(先煎)各20克,天麻10克、炙僵蚕、葛根、枸杞、菊花、炒黄芩各10克,川芎5克、煅石决明15克。
功能:平肝熄风,清脑和络。
主治:肝阳上扰,清空失旷,症见头痛眩晕,目胀耳鸣,口苦作干,心中烦热。
服法:水煎服,一剂药煎2次,合在一起,分早晚2次服用。
11)偏头痛:加味散偏汤
推荐专家杜雨茂--陕西省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尤擅诊治难治性肾脏病、肝胆病及奇难杂病。
方剂组成:川芎30克,白芍15克,白芥子6克,香附9克,白芷9克,郁李仁6克,柴胡9克,细辛3克,蔓荆子9克,炙甘草10克。
功能:祛风散寒,通络祛瘀。
主治:风寒或痰与瘀交加为患所致之偏、正头风痛。症见头痛时作时止,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全头痛,或痛在一点。
用法:每日1剂,水煎500毫升,分2次服。痛剧者可每日1剂半,分3次服。
12)失眠 :调气安眠止眩汤
推荐专家王祚邦--首届深圳市名中医,深圳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方剂组成:白芍30克,姜半夏15克,炒白术15克,桂枝5克,川芎5克,杏仁10克,牡蛎30克,茯苓15克,炙甘草10克。
功能:清降胆胃,安眠止眩。
主治:脾胃升降失常,肝胆气机失和所致的失眠难寐、眩晕时作、胸胁胀满、呃逆呕吐或烦闷不适等症,舌脉象为舌红,左脉弦弱,右脉弦大。
用法:上药加水600毫升,煎取200毫升,再加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共取400毫升,混匀分2次早晚温服,日服1剂,5-7天为一疗程。宜清淡饮食,忌油腻辛荤食物。
13)鼻炎:御风通鼻汤
推荐专家成肇仁--湖北省名中医,我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弟子,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方剂组成:黄芪30克,白术12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苍耳子10克,白芷10克,辛夷花10克,细辛3克,薄荷6克,炙甘草6克。
功效:益气固卫、调和营卫、宣风通窍。
主治:过敏性鼻炎以及反复感冒见鼻塞流清涕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3次温服。
15)除口气:泻脾除秽汤
推荐专家谢兆丰--江苏省名老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方剂组成:生石膏40克,藿香20克,佩兰20克,防风10克,山栀10克,黄连3克,荷叶10克,白蔻仁5克,生甘草10克。
功能:清胃热,泻脾火,除口臭。
主治:口内出气臭秽,晨起尤甚,伴口干口苦,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苔薄黄。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早晚分服;严重口臭者,每日煎服2剂。
15)皮肤瘙痒:肤光净
推荐专家曾定伦--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方剂组成:半枝莲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石决明25克,草决明25克,黄柏12克,白芷12克,苦参15克,白鲜皮20克,浮萍30克。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主治:脂溢性皮炎、痤疮、湿疹、荨麻疹、疱疹等皮肤病,症见皮肤瘙痒、伴见点片状红色斑丘疹、渗液,口干口苦,便秘,舌红苔腻或薄黄等。
用法:上方加冷水以盖过药物为度,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改文火煎25分钟,煎煮3次,去渣取汁600毫升,每日1剂,分别于早、中、晚饭后1小时温服,每次200毫升。脾胃寒凉、大便溏者及阳虚者慎用,年老体弱者酌情减量,随症加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