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明是数字时代,人们却这么痴迷于还原“模拟味”?
这个时代就会有一些理解不了的现象。
我玩HIFI,最近也开始玩摄影,同时我也是动画的爱好者,但无论哪一个方向,我觉得,“模拟味”都是这些方向发烧友终极追求的目标。
HIFI方面例子就非常显而易见,推无源箱子大都喜欢推荐你用“胆机”,而“老烧”最瞧不起的可能就是各路有源监听音箱,很多监听音箱自带的就是D类的数字放大器,因此声音自然是最“准确”的,但却丢失了韵味,而有源箱又不能换后级放大,难以搭配胆机,于是即便烧了有源箱子,也喜欢用胆机前级来“调味”,而这个调的味道,就是模拟时代的略有失真的音色。
而还有一群老烧花重金去收藏黑胶唱片和玩黑胶机,更是追求一种失真下的更加柔和和惬意的听感……而黑胶的动态范围却远不如数字时代的CD唱片……论音质,其实是背道而驰了的……
摄影更是如此了……7-8千可以凑齐一套半画幅画质很好的数码微单系统。然而很多微单品牌会宣传自己带着“胶片模拟”滤镜作为自己的卖点,更有“老法师”喜欢动辄十万的徕卡、哈苏的相机,认为他们拍出来的照片更有模拟时代的味道,完全是瞧不起那些个万把块的数码微单,更是有直接还坚持只玩胶卷相机,不碰数码相机的摄影爱好者。
而摄像机也是如此,那些动辄几十万的摄影机,让那些爱好者痴迷的,无一不是色彩风格上更接近胶片时代的感觉,而没有哪个发烧友和爱好者会推崇自己喜欢“数码味”的成像风格的。而无论是音频还是图像方面,“数码味”都被举例成反面教材般的存在,好像图像和声音,太锐利,就显得呆板,太有数码时代的特质,就是一种“低端的”结果。
动画也是如此,你现在去闲鱼看看,还有不少收藏动画赛璐璐胶片的玩家,而如今的新番动画,当然有不少就是画面非常锐利的那种数字动画的风格,但也有不少是通过各种滤镜,甚至增加颗粒感,来模拟胶片动画时代的那种质感的做。
新番《无职转生》,就有这么一种复古的感觉
《Megalobox》更是有一种做新如旧的颗粒感……
既然所谓的“模拟味”这么美好,为什么我们还要脱离模拟时代,进入数码时代呢?我很费解。
数码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无比的便利性,数字文档的稳定、准确、易保存,易管理等特点,比起模拟时代的介质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而且数字文档的准确回放,也比起模拟时代要轻松实现。
就好比黑胶唱机,唱头的水平,唱机的素质,胶片的素质,都会明显影响回放水平,但数字文档的解码和播放,物理上的影响要素要少得多,只要电路设计没有太严重的干扰,理论上,低阶设备和高阶设备也不会有天与地的差异,但模拟的器材,真的会有很大的区别。
但是到了回放的时候,人们却开始觉得,0和1的数字回放,缺乏感情色彩,图像上显得单薄,过于写实,观感干瘪,而音频上,同样觉得生硬,缺乏情感的表现,于是,却开始用尽办法,在数字时代,找回模拟的味道。
模拟时代到数字时代的变化,有一部分是为了节约物理成本。
例如IMAX的电影摄影机,光是胶片就造价昂贵,70mm的胶片,用作电影剪辑,这个成本显然是不如数字存储设备来的实在的……而动画制作更是如此,物理的摄影和剪辑,上色用的物料的成本,和数字时代,电子上色来比,确实需要更多的对设备和管理的投资……这一点,不得不承认。
然后就是效率上,数字设备的处理方式,压倒性高过模拟设备。解码、放大、后期处理等各个环节,物理上的效率,还是实际实现的效率上,数字方式的便利性,都的确优势巨大。
那么我总结,数字式的信息处理时代,某些方面是获得了进步,某些方面也是一种妥协。
人们追求更加高效率,便携的设备带丰富自己的生活和娱乐,丰富我们记录世界的手段。模拟设备往往需要做得更加笨重和体积庞大。但数字设备过于还原的特性,让人们又怀念起了模拟时代的设备还原信息的特质——柔和、自然,无论是声音,还是图像,都是如此。
而模拟信号本身,就是人类可以“读取”的信号,而数字信号,是人本能上读不懂的信号,经过了转换处理,多少会留下一些转换的痕迹,而数字信号的“模拟增味”,其实就是去掉这种转换的痕迹的过程,而有些时候,他可能是一个EQ,有些时候,他可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滤镜,但对于更加追求极致效果的爱好者、发烧友来说,在数字时代追求这种模拟味道,可能会为此付出几倍于普通数码设备的金钱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