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我沉醉在圣洁的文化壮游中

2019年10月,我有幸来到圣人故里曲阜,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曲阜师大主办的山东省第二期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进行了一场难忘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壮游。

几天来,我和老师们一起谒先师、游三孔,聆听报告、临摹书法,欣赏相声、体验太极,踏访孔子博物馆、参观教师博物馆,多彩、形式多样的培训让大家享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精美的饕餮盛宴,博大精深、奥妙精深的传统文化让我们叹为观止,丰富培训专家们的报告让我们常有醍醐灌顶之感,灵魂得到了净化、理念得到了更新、方法得到启发。会务组的精心安排,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点亮了一盏明灯,引领我们探骊得珠,寻找打开传统文化宝库的密码。

19日下午,我坐车赶到曲阜时,已是华灯初上时。报上到之后。赶到餐厅吃饭。会务组已将学员分成了若干小组,每组10人。班主任王纪军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每个组选出两个人做组长。晚饭过后,进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开班仪式上,学生代表孔卫、教师代表宋立林教授先后发言。宋教授谈到了传统文化培训的时代意义和具体方式。王纪军班主任选布了培训班级注意事项和纪律。要求大家要做到两到位,即认识到位和身心到位,希望大家遵守班级纪律,争做优秀学员。

20日上午,我们乘车赶到曲阜师范大学。进入校门儿,顺着林荫大道。一直往里走,在科技楼前。有一阵高大的孔子塑像。它的前面有一个小广场,我们换上了宽大的汉服。举行了庄严的祭孔仪式。仪式庄严肃穆。几位中学生,身着汉服,在前面进行示范。拜师需要行长揖礼,左手压住右手,躬身45度角。古时射箭和待客都有着完备的礼仪,大家观看了中学生的精彩表演,深受感染。古乐缭绕声中,老师们整齐列队。对至圣先师进行了虔诚的祭拜。仪式结束,大家在科技楼前合影留念,然后参观了中国教师博物馆。博物馆里馆藏丰富,陈设了自古及今中国教育发展的杰出贡献者及珍贵文物。通过导游的讲解,老师们了解了孔子及其他教育家的生平事迹、教育思想及其深刻内涵。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对教育的本质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加坚定了教师做优秀教师的强大信念。

20日下午,孔子研究学院杨朝明教授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报告《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

杨教授把中华文明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的主干是儒家文化,树根就是孔孟先哲。树的枝干粗壮,是因为根扎得牢。孔子代表了中国5000多年的文化,他整理了在他之前的2500多年的文化。同时又影响了他身后的2000多年。因此,他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制高点上,无愧于至圣先师这个称号。中华文化这棵文化之树在不同时代。结出了了不同的文明硕果,只有了解它的根,才能追根溯源。

他告诉我们: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他指出,儒家文化中“道”是文化体系。“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非德,道不尊,非德,道不明”。道是价值体系德是行为方式。仁义礼智信都属于道的范畴。孔子历来重视道,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就是儒家的《道德经》。儒家注重培养君子。

如何让儒学教育落地呢?杨教授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总结。首先要有信念,看得见远处的自己,要“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立下高远的志向。其次要明礼,走向远处的自己,要倡导高尚的道德,弘扬美德。第三要诚敬,成为远处的自己。“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要咬定目标、坚持不懈。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教师任重道远,需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我们要坚持弘扬民族优秀传统,立德树人。人不可无灵性,但不可不无德性。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要教育学生成人,教师要先修德。

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培养明是非,知荣辱之人,培养有格局,有境界,有品德的人,培养具有爱与敬品质的人。我们要教育学生时时清除心灵上的污垢,学做君子,提高品德修养,让他们内在的善性得以张扬,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堂堂正正的君子!

21日上午,曲阜一中蒋文祥老师为老师们带来的报告《平平仄仄总关情》,引起了老师们极大的兴趣。蒋老师对古诗词的吟诵有着较高的造诣,他曾获得中华诵经经典诵读比赛全国一等奖。

他首先给大家出示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先让老师试读,再让大家思考:怎样才算有感情的诵读?然后他告诉大家:朗诵时首先先要有音调的高低、音速的缓急、读音的强弱等物理变化,然后才会有情感的变化。

蒋老师告诉大家关于平仄吟诵的方法: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平声发音平而低、仄声发音高而短,入声短促有力,接着蒋老师又选取了《定风波》《渭城曲》等几首诗词,指导大家运用平声在空中画圈、仄声入声画点的方法,反复练习。练习熟练后,他顺势告诉大家吟唱的窍门,以声定腔、以义定调。在他的引导下,大家用手逢平声画圈、逢仄声画点,一会儿就学会了吟唱诗歌的初级方法。

最后,蒋老师给大家总结中国古代韵文类作品吟诵口诀,以及吟诵十二字真言: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他启发大家,吟诵古诗词要学会让心平静下来,节奏要慢下来,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理解诗词含义,更好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报告结束了,大家还意犹未尽,纷纷练习吟诵诗歌。

蒋老师今天的讲解给大家打开了一扇窗,大家对中国古代诗歌文学的诵读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

21日下午,丽日高悬,秋高气爽。我们驱车来到神往已久的三孔,游览了孔庙、孔府、孔林。导游是一位曲师大的博士,通过他的讲解,我们的三孔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2日上午,我们听取了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单承彬教授的报告《四书解读》。单教授学识渊博,他的报告风趣幽默、通俗易懂。他首先告诉大家。读四书要破除迷信,要站稳时代立场和脚跟,不可随意拔高。要坚持拿来主义原则,把其中的具有当代价值的东西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意义。坚持开放,健康,理性,阳光,四种心态对待经典。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单教授给大家讲解《论语》的书名含义,论就是汇编,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论语》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告诉人们如何做人、如何治学、如何为政做官。学习《论语》的方法:在小学四到六年级。选取其中浅显易懂的100篇进行吟诵,初中三年再选取其中的100篇,也选取内容比较浅显易懂的,剩下的280篇让学生以后去自学。学习时。充分利用课下注释,结合孔子及其时代环境来学习。最后,单教授又给大家推荐了几本解读论语的书籍。

解读《孟子》时,单教授对孟子的性善论、涵养论、教育思想、政治思想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单教授强调,孟子的文章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华,擅长多层次论证,逻辑严密,气势磅礴,气度通畅,长于譬喻。孟子的文章。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不断积累孟子的文章,对文章写作会有很大的裨益。

《大学》和《中庸》都是出自《礼记》中的篇章。《大学》是《礼记》的第42篇,它教育人们要加强自身修养、安顿周围之人。他重点解读了《大学》的总起部分,即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大学》,要学以致用,立德树人。

《中庸》是人生哲学中的方法论,它最重要的是第一段。他的首句是“天命谓之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总领句。其最终目的是致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世界是多元的,多姿多彩的,中和的境界就是内心宁静强大,不为外物役使。

单教授的讲解,让大家对“四书”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原则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和教学指明了方向。

22日下午,老师们坐车来到风景秀丽、气势非凡的孔子博物馆,跟随导游,具体领略了至圣先师孔子光辉的人生历程,欣赏一件件珍贵的藏品,大家时而驻足凝视、时而拍照,一会儿,就到了该离开的时候。

23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教授朱乐朋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书法艺术鉴赏报告。他告诉大家,中国人自古喜欢书法,喜欢鉴赏书法。古人书法秉持以下三个观念:重神采、重学问、重家数,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崇尚质朴、古雅、真率的风格。在谈到书法作品欣赏过程中的具体艺术标准时,朱教授强调了五个问题,即线条质量、联想与感通、无意于雅乃雅、朦胧美、遗貌取胜神,为大家介绍了书法作品的风格类型:,包括雄浑、秀逸、古朴、潇洒、刚健、老辣、醇和七种。随后,朱教授的几位研究生为大家现场书写了作品。并让大家临摹。听了朱教授的报告,大家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又有了新的理解。

23日下午,孟子研究院殷延禄教授的报告《汉字与孔孟教育之道》。则从说文解字的角度追根溯源,引导我们探寻蕴藏在孔孟思想中的教育之道。殷教授从教育的理想、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方法与态度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他首先从“类”字进行解读,告诉我们孔子的教育理想是“有教无类”,使得社会文化由贵族的独占从此变成民众的共享,人人平等始于受教育权利的平等。谈到教育的目的时,殷教授指出,儒家注重培养仁义礼智信兼备的人才。他引用《论语》中“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再由“君”字的解读,引出君子的三重境界:即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他从“仁、义、礼、智、信”等字,讲解了儒家思想中的君子之道:君子是坚守正义的人、是富有智慧的人、是言而有信的人。

在谈到教育的方法和态度时,殷教授谈到“因材施教”原则,告诉大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必要性,要虚心学习。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短处,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成长。殷教授的报告让大家既欣赏了汉字的书法之美,又汲取了国学经典中的教育之道!

我们作为新时代人民教师,要努力遵循教育规律与时代特点,从教育典籍中寻找教育的智慧,提升教书育人水平。要依据每一位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因为每个学生都是唯一的。教师要循循善诱,启发学生善于思考。要努力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反对题海战术。教师要善于宽容学生。犯错误是学生的权利,让学生在纠错中学会成长。

24号上午,曲阜师范大学体育教学部费发洲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中华武术之太极的报告。太极是中国武术中的瑰宝,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费老师曾经参加过全国传统武术比赛,并获得多项冠军。自幼根跟随名师习练陈氏太极拳,有着很深的造诣。费老师给大家讲述了太极拳的礼仪、起源、功能、习练技巧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告诉大家武德先于习武,并带领大家来到室外,进行了精彩的太极拳展示,教给大家几个动作。费老师的教学通俗易懂,讲解风趣,不一会儿大家就学会了。

24日下午。潍坊市方子区教育局副局长、政府督学张国钟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传承先贤品德智慧,重建中华精神家园的报告。张老师的报告传统文化概述、教师修养、教材处理策略、教材纲目、教材导读。在概述部分,张老师告诉大家。学习传统文化,首先要有辩证思维,要有两种态度,准确理解、与时俱进,包括三种范围: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有四个层次:熟读精思、虚心涵养、切己体察、学以致用。教师的四种修养,包括头脑,品德,知识,技能,教材处理策略包括讲读言行四个方面。张老师带着大家齐读美国爱默生的名言:我痛恨毫无信仰的博学多才和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鼓励大家既要坚定信仰,又要勤于钻研。最后,他送给大家16个字:立德树人,泽被乡里,振兴山东,民族复兴。

曲阜孔子文化学院儒学所所长孔为峰老师随后为大家汇报了《论语》课的上法。他是孔子第76代孙,曾获首届国际论语知识大赛第一名。他首先为大家演唱了论语的片断,让老师们领略了古人吟诵论语的方式。他告诉大家,《论语》学习可以采用七读法。:一读对,二读通,三读悟,四读美,五读写,六读恒,七读行,让老师们掌握了学习论语的具体步骤。

上海相声大会会长赵松涛是多才多艺的相声表演大师,24日晚上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讲座——《从子曰到子曰》。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中国精神是每个当代中国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如何用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是摆在我们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他与高老师合作,用快板和相声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承中华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让大家在笑声中了解了孔子的生平经历和儒家学派的精神内涵。最后赵老师和高老师情深意切的唱段把报告推向了高潮。最后,大家向孔子像行拜师礼,集体朗诵:我们每个人都高级度自信,我们是孔子的第3001位学生。

25日上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池玉玺老师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汉字常识与传统文化教学的报告。池老师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为志向,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研工作。他首先给大家介绍汉字的五体流变,即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随后说明六书造字,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六种方法。池老师文字研究造诣很深,运用大量的字例进行详细解释,帮大家解开古文字理解和运用方面的很多疑点。池老师提醒大家,低年级文字教学要以兴趣为主,高年级教学要充分运用文字学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对文字的教学一定要秉持严谨的态度,切不可主观臆断,人云亦云。

25日下午,三位教师进行了优秀传统文化教师经验交流。滨州常山中学、蒙阴三中教师代表先后发言,他们各自从本校校情出发,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特色鲜明,让老师们深受启发。滨州语文教研室赵主任为大家介绍了滨州教研室进行传统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平时注意在语文课上渗透传统文化,实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并具体介绍了“读悟思行四环节教学法”,老师们受益匪浅。

晚上,我们进行了毕业典礼和节目汇演,大家将几天来的学习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真挚感情倾注在各自的节目中。节目汇演首先在雄壮的歌唱祖国的合唱中拉开帷幕,诗词吟诵、古曲合唱、茶艺和书法表演、太极拳展示,衣袂飘飘,弦歌悠扬,精彩的节目一个接着一个,赢得大家阵阵掌声,最后,汇演在全场一曲深情的《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中落下帷幕。随后,每个学员都喜悦的获得了毕业证书。

七天精彩而又充实培训转瞬即逝,来到圣人故里,实地体验曲阜的风土人情,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曲阜的文化气息浓厚,这是一座氤氲着浓厚的儒雅之气的文明之城,人们相处彬彬有礼,主动热情,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曲阜市容市貌干净整洁,每个角落都一尘不染,我想,这就是传统文化浸润的神奇魅力吧。

几天来,我不仅结识了知识渊博的专家教授和全省各地的同学,更与二班三组的9位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几天来,大家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相互照顾,相互支持,共同为排演节目尽心尽力,团结一致为集体奉献出精彩的节目。虽然大家相聚遥远,但我们都相信这份珍贵的同窗之情会随着时光的推移越来越浓。

几天来,会务组的老师们尽职尽责和各位专家学者,奉献了一道传统文化的精美大餐,让老师们接受了一场传统文化的精神洗礼,更新了理念,提高了认识,为今后的传统文化教学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法。真诚的感谢他们,并感谢所有为培训付出努力的所有工作人员。培训虽然结束,但实践其实才刚刚开始,我们第二期优秀传统文化培训班的180多名老师定会如星星之火,在不远的将来,在齐鲁大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与发扬形成燎原之势。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期盼!

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必须心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潜心学习,努力解读祖先的智慧密码,不忘初心,为国培育栋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