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与不好
生活中,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很多时候说不清楚。
好与不好是对立的关系,其实也是统一的关系,因为,好与不好经常相互转化。
我不是在分析哲学问题,仅仅是说这个现象。
好人,经常得到不好的结果;好话,最后没有被好听;好事,不一定能够办好。这都是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
比如家庭中的孩子教育,父母无疑都希望孩子好好的,可人性中必定有懒惰的天性,假如让孩子自然成长,其结果就是,孩子身上好东西不多,坏东西不少。为了孩子,父母中必定有一个人要做“恶人”,这个恶本质是为了孩子的好,其结果呢,一定是让孩子对主动作为的人感觉不好,要是管多了,不懂事的孩子,心里可能会仇恨父母。
据那些落马的贪官忏悔,他们最恨的就是单位里那些一直对他很好的人。因为是他们的好纵容他在不好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可在他跌落深渊之前,好人得到不好结果,这是司空见惯的。比如某人看到了领导表现不好的地方,假如大家都做“好人”,其结果就是领导从小事变成大事,甚至变成恶事。那时候,领导一定怪罪,我当初不好的时候,你们为什么不提醒我。可事实上,当时领导高高在上的时候,谁敢说,你说了,领导改正了,其实他得到了最大的好,结果呢,领导一定给你小鞋穿。他绝对不会反过来感谢你阻止了他做更大坏事的趋势。
我再说一个历史上的故事,在大明王朝最内忧外患的时候,东有满族入关,西有闯王压境,明朝其实除了灭亡之外还有第三条道路,甚至是第四条道路,比如大明王朝可以与满人和闯王议和,或者是朝廷南撤到南京,朱棣迁都之后,明朝在北京和南京有两套一样的中央机构,假如崇祯将朝廷从北京搬到南京,几乎不会影响朝廷的正常运转。
可崇祯为什么既不议和,也不南撤?
因为,崇祯自己又不能主动说议和或者南撤,没有人会向崇祯皇帝提出这个申请。历史上,提出议和或撤退的,大多被列为奸臣。假如议和或撤退成功,历史和崇祯皇帝都不会记住这个当初提议人的功劳,只会认为他是投降派或者胆小鬼。
重振旗鼓的崇祯皇帝也许还在懊悔当初为什么会采纳他的建议?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个先前的功臣,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满门抄斩加千刀万剐。
李自成闯入北京之前,崇祯带着贴身太监匆匆来到故宫北面的梅山上吊自杀,临死之前,他打开了自己的发髻,做披头散发状,意思是,自己没有颜面见列祖列宗。并恶狠狠地说,自己不是亡国之君,臣子们皆是亡国之臣。
古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崇祯至死都没有想清楚这个道理。
在崇祯死后,估计臣子们都为当初没给他出议和、南撤的主意而庆幸!因为,崇祯是一个不识好歹的皇帝,你对他的好,最后得到的回报,可能就是他对你的不好。
朝廷是朱氏朝廷,满族人来了,皇帝换人了,大明的文武百官到新朝廷依然可以享受高官厚禄,这是自然现象。可崇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在死之前真的是孤家寡人。因为,他一直以不好对待所有的臣子。
好与不好之间的转换是个道理,很多时候,假如自己不清楚其间的转化关系,就难免会吃亏上当。
说人好的话,也许被对方不理解,就会变成不好的结果。为别人好提的合理化建议,因为不被别人接受而得罪人。
我就是典型的好心办坏事的受害者。如文友拿着文章请求我批评指正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人家就是喜欢得到我的夸奖的。可我还真的煞有介事地提出了中肯的个人看法,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当年轻人拿着成果来征求我的意见的时候,其实还是想借助我的人脉帮助宣传和推广一下,结果,我自然又是费力不讨好。
万般无奈,我只好选择了鸵鸟政策,既然我做不好,我可以不去接触好,这也是一种策略。
好与不好的转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未来没有比较,你选择了一,就不知道二,假如未来结果可以参照,或者未来可期,好与不好之间的关系会更加明确一些,那就不存在转换的问题了。
可世界就是生活在不确定性中的,假如都确定了,人的结果都是可以预见的,那人活着还有个什么劲呢。
好与不好,还是相互转化的好,有了随机性,世界也就变得丰富多彩了。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