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将至,“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是什么?原来真相是这样

民间有俗语说:“七月七,泪水滴,牛郎织女不容易”,自汉代起,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在民间流传,“传说天帝的孙女织女,在人间游玩时与牛郎一见钟情结为夫妇,并生下一男一女。但因违反天条,惹怒了天帝,被捉回天宫。牛郎在看到妻子被抓走后,便马上带着一对儿女去追织女,结果被王母娘娘划的银河挡住了去路。他们的忠贞感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喜剧的开头,悲剧的结尾,相爱的伴侣不能相伴,这样的故事既让人唏嘘又让人遗憾。

那么,七月七,为什么会与牛郎织女有联系呢?

一、先看星座

唐代诗人杜牧有首《秋夕》的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说的时间刚好是夏秋之季的夜晚,银河的二侧,有二颗非常耀眼的星,特别是在七、八、九月,正值观看的最佳时期。这二颗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牛郎星二边的二颗小星被比喻为牛郎织女相见时挑着的扁担里坐着的一双儿女。不过,它们的本名并非如此。

牛郎星和织女星是两颗恒星,自己能够发光发热。虽然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有着自己的星座区分和传说故事,不过,在目前国际通用的88个星座中,每个星座都由亮度不同的多颗星组成,它们的名字和划分是起源于古代的巴比伦和希腊。这样来看的话,牛郎星是来自“天鹰星座”,织女星来自“天琴星座”。在中国,牛郎星正式的名称为“河鼓二”,二颗小星为“河鼓一”、“河鼓三”,织女星正式的名称是“织女一”。

二、再看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实践与智慧,一些节气、农谚等的命名、变化及特点等等都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精华浓缩,关联着农业技术和思想、农业制度与法令、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

1:《夏小正》记载“七月,寒蝉鸣,初昏,织女正东乡。”《诗经.国风》中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开元占经》记载“织女,天女也,主瓜果。“这其中,说的是在蝉鸣的七月、黄昏之时,皎洁的织女星刚好在夜空靠近天顶的地方,这时候女人们便开始纺纱织布、纺绩裁衣,因为等到了九月天冷时,人们要多加衣裳了。织女为七月之星,被作为纺织女们飞梭织布的时节标志;同时,也象征着秋天来了,该是收获的季节了

2:《史记》中记载“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另在《晋书》中有说:“牵牛六星,天之关梁,主牺牲事。”这里说的“牺牲”,是和古代的祭祀用品有关。八月正是动物膘肥毛丰的时候,且多用牛来祭祀,而此时的八月星空正是明亮的牵牛星出现的时候。因此,用“牵牛”来命名,也是对牺牲之月的标记和纪念。

所以,牛郎星和织女星的命名与我国自古的“男耕女织”文化不谋而合;而织女星、牵牛星刚好位于星空中银河的两端,隔河相望,因此,牛女七夕银河会的故事便由此衍生而来。

三、七夕

七月初七,又被人们称为“七夕节”、“七巧节”、“乞巧节”等等,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同时,也是妇女们的保护神。在《荆楚岁时记》中所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妇人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等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在七月初七的晚上,人间的女子便向织女乞求传授娴熟的女红技艺、赐予幸福美满的婚姻。另外,闺蜜好友之间还会进行刺绣竞技、穿针等比赛,可以说,七夕其实是女子的节日。

《醉翁谈录》中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可见古时七夕的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

在古代,对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子限制很多,在不能抛头露面的情况下,刺绣渐渐成为一种既是消遣、又能填补家用的主要活动(劳作)之一;而且,刺绣也成为判断一个女子是否具有贤良淑德品质的标准之一,也是能否嫁个好婆家的优势和资本。根据绣艺的等级,民间的绣娘肯定不能跟皇宫里的高级绣娘相比。

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女主角魏璎珞,进宫后因为自己的高超绣艺从绣女一路“逆袭晋级”为令妃;虽然她有着过人的睿智和聪慧,但是“女红之巧,十指春风”是她改变命运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说,“有一双如织女一样的巧手”是众多女性的梦想之一。

现在,女性不需要掌握刺绣的技艺了,因此,“乞巧”的习俗也就逐渐被淡忘或者消失了。七夕节被更多地赋予了浪漫的色彩,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有“中国情人节”的美称。在这一天,不谈织女与绣艺,而是情侣们或爱人们一起自驾游、看电影、买鲜花、赠巧克力、红酒牛排小夜曲……来让爱不可辜负。

四、别国的七夕

在邻国的日本、韩国,也有着被传入的七夕文化:

1:在日本,每逢七夕,会举办“七夕祭”活动,人们身穿传统服装,载歌载舞;同时,还有花车游行、焰火晚会,时装秀、歌咏比赛等活动。人们还会将心愿写在纸笺上、挂起来,期盼着愿望实现。

2:在韩国,七夕的这一天,妇女们摆香瓜、黄瓜等各种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希望自己也跟织女一样有着灵巧的手。另外,在祭台放上干净的井水,祈求全家人及亲朋好友都能幸福安康。

又是一年七月七,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有责任将此节日保留、传承下去。在七夕这天,祝愿你和身边最爱的“牛郎”或者“织女”团圆美满、幸福浪漫;若在晴朗的夜晚,抬头看看天空中那二颗最亮的星,“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每天的柴米油盐让我们对琐碎繁杂的厨事早就没有了“若如初见”的感觉,但可是然而but,“不计得失、浑然忘我、乐在其中”依然是我们每天的不懈追求。爱生活、爱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本文系趴窗看雨的小龟编辑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喜欢我就~关注!~点赞!~支持我吧~-~

(0)

相关推荐

  • 经典咏流传: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听众朋友,你好!这一讲我们继续来聊一聊秦观-- ...

  • 陈 宁丨千古七夕不了情

    山坡上的苹果羞红了圆圆的脸庞,田野中谷子谦虚地低下沉甸甸的头颅,玉米急不可待地突破层层外衣的束缚,露出排排黄灿灿的牙齿,张着口,似乎在呼唤着农人快来收割.白天依然酷热,但夜晚已有了凉意,阵阵微风送来了 ...

  • 200多首唐诗宋词为她而作

    (清・姚文瀚绘<七夕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星河灿烂,长空广袤,乌鹊填河成桥. 牛郎和织女驾乘祥云,在随从的陪同下,奔向鹊桥. 正是: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其实,牛郎和织女相爱 ...

  • 今昔七夕,爱情归期

    七夕, 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 牛郎织女的凄美爱情传说. 所以又被称之为 "中国情人节", 历代文人墨客 为之写下了大量不朽的诗篇. 在七夕吟诵经办诗篇, 何尝不是一种风雅的时尚之事. ...

  • 早期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没有一点关系

    "牵牛.织女"最早记载于<诗经·小雅·大东>,<诗经·小雅·大东>节选: 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

  • 七夕情话:牛郎织女传说中的奇葩故事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BT历史零售"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七夕节 8月28日是农历七月七日,又名七夕节,马上就要到了.这个节日在 ...

  • (参赛255)〖三秦文学首届“七夕●爱”征文〗王军:【关于牛郎织女故事的文化趣事】(民间故事)

    作者简介 王军 王军,笔名王韶华,网名蓝玉.陕西蓝田玉山镇人,曾任过教.做过记者.经过商.从过文.做过股票期货.国企经理和保险公司理赔工作.曾经发表过杂文.诗歌.评论数十篇,微博三千多篇.现在为人民微 ...

  • 《七夕节》的故事

    <七夕节>的故事 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 故事讲述了孤儿牛郎依靠哥嫂生活,而嫂子为人刻薄,经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黄牛自耕自食, ...

  • 《新元史》通俗故事 元朝起源

    蒙古人的祖先,是从突厥人分流出来的.大金称蒙古为鞑靼. 蒙古人以孛儿只斤为国姓,"孛儿只斤"是突厥语,意思是灰色的眼睛.蒙古人以灰色眼睛为贵. 起初,蒙古人没有文字,历史都靠口述相 ...

  • 鄢和兴 || 泉港镇“故事”的起源

    扮故事起源于祭祀礼仪.保江山社稷.求国泰平安.风调雨顺,期盼安居乐业之意.始于周礼,乃由黄河流域王公国卿开启江南蛮地而流传下来的祭祀习俗.活动兴于唐宋,盛于明嘉靖至清乾隆年间. 杨梓洲"太祖 ...

  • 七夕,以民间故事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七月初七七夕节,又名七巧节.乞巧节等,因为参与者主要是少女,其活动最早为乞巧,所以这天也被称为"女儿节"或"乞巧节". 现在的七夕对中国人来说,已经少了&quo ...

  • 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在徐州

    作者:赵言强 徐州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交通十分发达,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九州之一.古时候,黄河这条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经徐州大地,穿城而过. 徐州贾汪作为徐国文化的发祥地 ...

  • 七夕节的恐怖故事:被调戏的小妹杜蕾斯,策反黑毛大汉

    今晚七夕,听说喜鹊都忍不住,要朝上头飞. 夜色渐晚,这些不正经飞的鸟儿,肉眼已经看不到. 不过,朋友圈里,一对一对的鸳鸯,飞得正欢. 此情此景,平日没事浪三浪的杜蕾斯,缓步上场,刚要张嘴,喊上一波神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