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军团没通知便撤出战斗,贺龙军团佯作从容智退追敌

1935年11月19日,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关向应等率领红二、六军团离开被国民党军重兵围困的湘鄂川黔苏区,全军13个团近1.7万人开始西征突围,准备到湘黔边境开辟新的根据地。

11月20日夜,红二、六军团强渡冲破国军沿澧水设置的第一道防线。经过连续行军150余里的兼程奔袭,于21日进至沅江北岸,迅速消灭了渡口两岸的敌人,又突破了国军的第二道沅江防线。

其后,红二、六军团按预定计划展开,相继控制了溆浦、辰溪、新化、涟源等湖南中西部地区,不但筹得了很多粮款,还扩红3、4千新兵。国民党军“围剿”行营代总指挥陈诚大急,急调樊嵩甫纵队4个师、李觉纵队3个师为追剿主力,在红军后面衔尾急追;同时调陶广纵队3个师、郭汝栋纵队8个团进至沅江西岸实施堵击;以汤恩伯纵队2个师防守长沙,并作为预备队;孙连仲和徐源泉部则进驻湘鄂川黔苏区,清剿留守苏区的红18师并防御贺萧主力返回。陈诚的意图是东西夹击,将红二、六军团压缩在沅江和资江之间消灭。

李觉纵队3个师追击速度很快,已突出在前。然而红二、六军团为扩红筹款将部队洒得过散,一时未及收拢,失掉了集中兵力歼击李觉纵队的战机。等贺龙、萧克等人反应过来,樊嵩甫纵队4个师已紧跟了上来。贺龙、萧克立即集中3个主力师转到樊嵩甫纵队右翼,准备实施侧击。但是樊嵩甫纵队行军速度很快,已冲过了红二、六军团的预设战场。这样一来,樊嵩甫纵队、李觉纵队就已深入红二、六军团开辟的新区,双方有形成主力决战之势。此时,陶广纵队、郭汝栋纵队正从西面扑过来,东面的汤恩伯纵队也离开长沙向红二、六军团侧翼迂回,敌众我寡,形势十分危急。

面对严峻局面,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关向应决定按预定计划向湘黔边境转移,准备到黔东的石阡、镇远、黄平地区建立根据地。为迷惑敌人,决心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在运动中疲惫和摆脱敌人。12月11日,红二、六军团退出新占地区,连续9天向东南方向急进,摆出一副东渡资江的架势。当国民党军上当围拢过来后,红二、六军团突然转头向西,迎头猛攻陶广纵队第62师,以打开西进道路。由于国军重兵密集,攻击未果,红军伤亡300多人,红5师师长贺炳炎的右臂被炮弹炸成粉碎性骨折。贺龙、萧克即令改向南进,绕过陶广纵队,经遂宁、洪江间乘竹筏渡过巫水,再掉头北进。当时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红军披星戴月,在崇山峻岭间的小道上飞奔急进。1936年1月1日,红二、六军团抵达芷江以西的冷水铺地区,将尾追堵截的国民党军全都甩到了身后。随后,全军转入短暂休整。

此时樊嵩甫、郭汝栋纵队已离红二、六军团较远,汤恩伯纵队停止了追击,紧跟上来的只有李觉、陶广纵队,其中李觉纵队章亮基第16师两个旅已呈孤军突出之势。针对这一敌情,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关向应、夏曦等军团领导开会进行了研究,决定抓住章亮基师孤军深入的有利时机,利用晃县、芷江交界处的有利地形,组织便水战斗,出其不意地包围消灭敌第16师,为在湘黔边创建新的根据地争取有利局面。据此制定了作战部署:集中红二军团的红4、红6师,红六军团的红16、红17师于晃县、芷江交界地区;以红六军团担任正面主攻,迎击渡过沅江西进的章亮基师;红二军团则迂回到章师背后切断便水渡口,将跟在其后面约有一天路程的李觉纵队第19师、第63师隔在沅江以东;尔后形成两面夹击,关门打狗之势,一举吃掉章亮基师。

1936年1月5日下午14时后,紧追红军的章亮基师先头第47旅先遣队发现了红六军团设下的埋伏,当即停步不前。该旅后续主力两个团也正加速追赶过来。萧克、王震判断原计划伏击敌人已不能实现,决定抓住战机,乘敌人立足未稳、兵力尚未展开之时,以猛烈攻击将敌压入三里桥、新店坪一带的开阔地域,再行歼灭。于是指挥红六军团两个师从正面猛烈出击,与敌第47旅展开激战。章亮基闻讯后,急忙督率第46旅也渡过沅江接近战场。这时红二军团加入战斗,以红4师向敌薄弱的右翼出击,威胁敌后方,控制新店坪,切断便水渡口,阻击援敌;红6师则迂回到第47旅93团右翼,从上坪与新店坪之间猛插进去,将敌拦腰斩断,配合正面部队夹击歼灭敌第47旅。

红二军团打响后,红4师急急赶到新店坪西北侧时,却与紧急赶到战场的章师第46旅95团遭遇。敌95团抢占了附近制高点据险抵抗,双方反复激战,一直打到了深夜。1月6日凌晨,当敌95团支持不住即将崩溃之际,李觉纵队第19师两个旅已从便水渡口过江进至新店坪一带,及时加入战斗,接替了敌95团的防线。红4师连续猛攻未果,与敌形成对峙。激战中,红4师参谋长金承忠和11团团长覃耀楚皆光荣牺牲。由于进攻受阻,红4师未能按预定计划切断便水渡口,成为了战局逆转的重要因素。

另一路红6师出击后,以极其迅速的动作迂回到了第47旅93团右翼。趁敌人被正面的红六军团打得焦头烂额之际,一举从上坪与的新店坪接合部突入进去,准备从后面夹攻第47旅。不料,敌第46旅92团突然出现,拼死抵住了红6师的进攻,双方也形成了对峙。

这样打下来,红二、六军团预定的正面攻击、侧翼迂回的伏击战在各处都打成了僵持局面。双方不顾大雪路滑彻夜激战,来回拉锯,均伤亡严重。打到1月6日午后,红六军团第17师51团经连续突击击溃了敌第19师一部,插入敌纵深,抄袭敌主阵地的后侧新店坪、便水一带,切断上坪、新店坪之敌的联络,使敌军第16师、第19师主力陷入包围之中。红二、六军团主力趁势从正面和侧翼发动猛攻,又歼敌一部,敌主阵地已呈动摇之势。敌第19师困兽犹斗,组织兵力向红51团发动猛烈反扑。红51团由于孤军深入,后方预备队没有及时跟上,一时攻势受挫。关键时刻,李觉纵队第63师一部又从便水渡口过江增援上来,红51团未能挡住敌生力军袭击,伤亡较大,只好退回原阵地,与敌形成相持。

打到6日下午15时许,双方在各战线上仍反复拉锯,打成消耗战已成定局。萧克、王震判断敌人从1个师变成了3个师,歼敌已成无望,再打下去只是徒增伤亡,对红军很不利。于是,二人决定脱离敌人撤出战场。然而,在组织部队撤退时,红六军团却没有通知红二军团,而是单独撤走了。红二军团那边正与敌人打得激烈,突然发现红六军团方向枪声顿减,贺龙觉得不对,派出人员去联系,果然是红六军团已经撤走了。贺龙很是恼火,但现在敌人3个师的兵力都压到了红二军团身上,紧急撤出战场必然要遭到敌人穷追,恐受损失。于是贺龙命令红4师一部紧急去抢占龙溪口,防止被敌人切断后路;其余各部仍坚守阵地与敌对峙,阵脚不乱。等到晚上黑下来后,红二军团才陆续撤出战场,退向龙溪口。李觉纵队3个师也打得筋疲力尽,当晚收兵,没有追击。

红二军团撤到龙溪口后,当夜宿营休整。不料,敌陶广纵队进军速度很快,其先头于6日夜已进至龙溪口外围。7日天亮后,贺龙发现了这一险情。他临危不乱,命令部队大摇大摆向贵州方向撤退。陶广纵队先头不知红军虚实,李觉纵队又没有紧跟上来,便也提兵不进。红二军团从容脱离了险境,向西北方向与红六军团会合,继续向贵州进军。

便水战斗是红二、六军团长征以来所打得最激烈的一场战斗,敌我双方伤亡都在千人左右。由于红二、六军团在战术上配合不力,动作不够协调,又未能及时切断便水渡口,导致敌人越打越多,预定歼敌企图终于落空。不过这一仗也打掉了国民党军的锐气,使其不敢紧追红军。对此,贺龙风趣地说:“人怕老虎,不知道老虎也怕人。”

便水战斗留下了一个后遗症,就是红六军团未通知红二军团便单独撤出了战斗,使红二军团几乎被敌人切断后路,在贺龙和六军团首长间留下了问题。1961年6月5日,时为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贺龙在谈红二方面军战史时说:“XX同志谈后坪战斗,不是脱了裤子谈的,便水战斗也不是脱了裤子谈的。便水战斗总指挥部有个部署,只准备打一个师,背水战,头天布置好,两个军还搞不到一个师?有的要打两个师。打起来他不给二军团送个信就跑了,跑到江口县,我听到(六军团那边)不打枪,估计一定走了,派了一班人去,我和小关商量,他还不信,我马上集合四师,抢龙溪口,不然就被敌人切断了。任弼时住在龙溪口。他不留一个兵,也不通知任弼时一句就走了,我们到了龙溪口,晚上就在龙溪口宿营,第二天大摇大摆地走,敌人不敢追我们。……XX到石阡,到任弼时那里去,任对他拍桌子。”

不过,王震后来在《王震谈红二、六军团会合及湘鄂川黔边苏区革命斗争和长征等问题纪要》中,又有一个说法。王震说:“便水战斗原来决定消灭敌人一个师,但后来敌人又加了,情况发生了变化。打持久战不行,只能速决,所以决定撤。是我决定的。撤没有错误,不是我们的责任,但X和任顶是不对的,这是组织纪律问题,我那时是接受批评的。”

由此看来,便水战斗红六军团撤退主要是由王震决定的,撤退是形势所迫,不能说是错误的,萧克似并不承担主要责任。不过,到底为什么红六军团撤退时都没有通知红二军团一声,还没有相关史料来澄清具体责任问题。但就从贺龙对便水战斗的回忆来看,显然记忆很深,仍有怨气。这对多年的军中搭档和曾经的连襟,还是很有一些值得挖掘的故事。

沈听雪的历史文集,喜欢本号文章者可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

为防万一失联,请新老朋友关注上面备用号“沈听雪之江东子弟”

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