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汤和墓--栖岩寺石屋

汤和墓是很多年前就去拜访过的文旅点,位于蚌埠市龙子湖区曹山南麓,龙子河东岸,蚌埠前往朱元璋老家凤阳必经之路上,也是明初功臣里较为难得的葬在南京城之外,并且经过考古清理发掘对外展示的明初官宦墓葬。

多少年过去了,汤和墓依旧还是那个样子,只是当年那条前往墓地的偏僻到据说有可能被打劫的野路现在走不通了,墓园的的正东面配合蚌埠高铁站新开了一条大道,然后在一条名为汤和路的斜对面,隐藏着通往墓园的小巷

汤和(1326-1395),字鼎臣,元末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家,东瓯王。汤和幼孤,和朱元璋是好友,后参加郭子兴农民起义军,升千户;写信邀请朱元璋参加义军,后随朱元璋下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太平(今安徽当涂),功升统兵元帅。其后又下金坛、常州,以功晋升御史大夫。洪武元年(1368)即元至正二十八年十月任征南将军,与吴祯讨方国珍,悉定浙东。同年又自海道攻取福州,进军闽中,后又平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晋封为中山侯。洪武四年(1371)拜征西将军,率军至重庆。后又从徐达北伐,伯颜帖木儿降。晋封为信国公。洪武十八年(1385)自请解除兵权,深得太祖欢心;次年奉命在沿海筑城设防,以御倭寇。洪武二十二年(1389)告老还乡,赐第凤阳。后应朱元璋之请,出山到沿海防备倭寇,选浙东民五万八千余人戌守,使倭寇不敢轻犯。洪武二十三年(1390)无法讲话,见到朱元璋时,嘴角留着涎水,支撑着向他行礼。洪武二十八年(1395)八月卒。赐葬凤阳。

汤和是少数明初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逝后追封东瓯王,谥襄武

墓葬早年被盗扰,1973年进行抢救性发掘。墓室为长方形砖石结构单券式多室墓,墓长10.3米,宽5.8米,深6.2米。又前室、后室和一侧室构成,前有斜坡状土墓道

墓葬清理出珍贵文物100多件,包括金、银、玉、陶瓷、铜、木器等,其中元代青花瓷罐通高47.5厘米,造型优美,纹饰清秀,是难得的元青花珍品,现藏蚌埠市文物管理所,待蚌埠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后,估计能一睹芳容

墓砖采用明初大砖,和南京城墙一个规模,这也是明初功臣墓共有的一个特点,想来也是御赐身份的象征

汤和墓所吸引吾辈的当然不是这个明初的砖石墓,而是位于墓南面的原长225米长的神道,现存神道长160米,两侧对称排列有石马、羊、虎、文臣、武士

神道最南端为神道碑一座,高6.35米,碑文无存

碑额篆书“敕賜故東甌襄武王神道碑銘”,十二字完好无损。

据说因为该碑文为建文帝赐,方孝孺撰,故靖难之役后全部凿去。而碑额刻字,因为明太祖所赐,得以保留一对,在《明文衡》中的《东欧汤襄武王神道碑铭》里,也验证了这种说法

汤和是明朝配享太庙的少数功臣之一,纵观大明二百七十六年,配享太庙功臣不过二十人,分别为

洪武二年配享:郧国武闵公廖永安 - 虢国忠烈公俞通海 - 蔡国忠毅公张德胜 - 永义侯桑世杰 -泗国武壮公耿再成 - 越国武庄公胡大海 - 梁国武桓公赵德胜;
洪武三年配享:开平忠武王常遇春;
洪武九年配享:中山武宁王徐达- 岐阳武靖王李文忠 - 宁河武顺王邓愈 - 东瓯襄武王汤和 -黔宁昭靖王沐英;
洪熙元年配享:河间忠武王张玉、东平武烈王朱能、宁国效忠公王真、荣国恭靖公姚广孝(后撤);

嘉靖十年配享:诚意文成伯刘基;

嘉靖十六年配享:营国威襄公郭英;

仅此,神道碑后为华表一对

再后为石马及牵马士一对

马鞍依旧雕刻精细

之后为石羊、石虎各一对

后为整组神道石刻精华,文臣、武将各一对

由北往南整个神道

汤和墓是安徽地区目前所知墓主身份较高的明代墓葬,保存完整,对研究明代历史文化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位于汤和墓的东南不远处,有石头山形锥而因名,山上原有佛寺,寺始建于汉代,因其佛殿、僧堂、经阁均以白色石块建在山岩上,故称栖岩寺。后经战火,庙宇等多被毁坏,明初,朱元璋下令重修栖岩寺,并升其为龙兴寺下院。现庙宇已毁,院内有莲花石座一个,石香炉、石柱础各一个。寺后有石屋一座,2012年被列为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顺带前去拜访,结果走了N多弯路

如今的新栖岩寺

只因文物局介绍上的一句“石屋在大殿后11米处,为方丈用,保存完好。原有走廊与寺院相通,后毁”我就傻乎乎在如今栖岩寺的山上白跑了一个小时,当最终于找到了地址,才发现石屋在今蚌埠铁路局仓库内,军事禁区

好远好远,一张图展示两者位置,寺正西1里才为石屋所在地锥子山

传说中的方丈石屋

栖岩寺石屋为一巨石开凿而成,形似僧帽,精巧绝伦,为省内仅有,作为锥子山脉“八景”之一,该建筑为蚌埠地区成名较早的风景名胜之一

内顶部刻有莲花图案

东壁有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石刻

西侧壁有嘉靖年间石刻

锥子山上应该还有唐及北宋元符、南宋开禧、绍定年间的石刻,不过估计已经湮灭,寻不到了

一处国保,一段文字,今天到此为止,文章慢慢补齐

(0)

相关推荐

  • 朱元璋的气度

    在虎踞龙盘的南京,钟山南麓玩珠峰下,有一座明孝陵,那是"放牛小儿"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 明孝陵是以朱元璋和夫人马皇后合葬墓为核心的皇家陵寝,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然而,距朱元璋墓 ...

  • 1951年的一天,南京市文物工作者对位于...

    1951年的一天,南京市文物工作者对位于太平门外紫金山的明朝开国功臣,汤包发明者常遇春墓进行发掘,从中出土了石望柱,石人,石马和石虎等石刻文物,但并未打开墓冢.这次发掘结束以后,文物部门对发掘出来的常 ...

  • 明朝大将徐达墓:目不识丁,却与卫青、岳飞齐名,他的死因成谜?

    徐达墓 汉有卫青,唐有李靖,宋有岳飞,明有徐达.徐达是中国明朝的开国元勋,为大明王朝立下了盖世奇功.他不仅是朱元璋最倚重的得力干将,还是朱元璋的老乡,曾经拼死救过朱元璋的性命.然而,当朱元璋皇袍加身, ...

  • 东叶石屋

    石屋 石屋是东叶少见的建筑类型,其建筑构造与传统民居的砖木结构相同,唯独维护外墙结构采用片石.鹅卵石.形成东叶民居的又一特色. 1.水口营造: 所谓水口,指水源所从出之洞口.这在兰溪村落建设中是一项重 ...

  • 启功评《唐栖岩寺智通禅师塔铭》:上逼山阴、下启米老。

    书法密码2019-04-28 22:04:27 启功先生评价此帖:"足以上逼山阴.下启米老."可见此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了. <唐栖岩寺智通禅师塔铭>,石高一尺六寸二分, ...

  • 启功跋唐代行书《栖岩寺智通禅师塔铭》

    <唐栖岩寺智通禅师塔铭>,石高一尺六寸二分,宽二尺三寸四分,铭文为僧复珪所撰,未署书者,或以为复珪所书.今存山西永济栖岩寺.启功先生评价此帖:'足以上逼山阴.下启米老.'可见此帖在书法史上 ...

  • 行书《大唐栖岩寺故大禅师塔铭》(合卷)赏析

    行书<大唐栖岩寺故大禅师塔铭>,复珪撰文,河东张伽刻字,无书写者,也有人认为是复珪所书.启功藏本,此石今存永济栖岩寺.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评此碑帖"足以上逼山阴.下启米老" ...

  • 亳州商成汤王陵(汤王墓 省保)

    游览完花戏楼,步行,去明王台.北京寺.明王台是当年小明王韩林儿为自己所修的行宫,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现在基本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一个垃圾堆,一个没有任何字迹的水泥制疑似省保碑,也算是奇葩省保单位了. ...

  • 选婿要乘早——记沧浪亭“印心石屋”主人趣事一二

    沧浪亭是我喜欢的园林,去的多,写的也多.今天又一次来到沧浪亭,这么炎热的季节,就说说两则有趣的小故事吧. 道光皇帝所赐江苏巡抚陶澍 在沧浪亭的最高建筑看山楼下,有一间如图所示,四面石壁的屋子,名叫印心 ...

  • 左宗棠就这样变成他的亲家——记沧浪亭“印心石屋”主人趣事(二)

    说到沧浪亭陶澍的印心石屋,其实很多地方都有.最早的一处则是在连云港花果山,与孙悟空为邻,水帘洞的左上方的一处摩崖石刻. 沧浪亭印心石屋 道光十二年(1832)年,陶澍来到连云港(旧称海州),励精图治, ...

  • 田义墓精美的石五供

        上一篇博客发二王坟石五供时提到田义墓的石五供,索性将田义墓的石五供一并发出,喜好者还可以对比一番.     田义墓就不多说了,网上介绍很多,以图说话吧:       宝瓶上的八仙人物 

  • 山西挖出1000年前的“石屋”,立即轰动国内外,专家:颠覆世界史

    要知道每一个考古的发现都是非常受到关注的,因为古墓文物的出土可能会颠覆一个国内的历史,甚至是国外的历史,也有可能为我们后人揭开几千年的一个又一个的谜团,所以就是考古界存在的意义,让我们后人更多的去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