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大唐的重构(二) 吐蕃驾到
中国人大多是汉人,所以基于最朴素的民族感情,我们看历史看到汉族王朝牛皮哄哄的时候,会忍不住高兴自豪,看到汉族王朝衰落,被少数民族政权欺负、吊打的时候,就会忍不住生气、伤心。
因此,每当中国人谈起汉唐,自豪感会油然而生,觉得这是强大、开放、包容的好朝代;一提起元、清,就会忍不住气愤不已,没事就想骂上几句;而提到面对少民强权相对弱势的宋、明,就会忍不住哀其不争。
其实,如果我们不带上有色眼镜,就必须承认,以传统汉族聚居区为根基的中原王朝,其兴盛与否,和传统少民聚居区的状态是息息相关的。那些强盛的皇朝,之所以有气吞万里之势,不仅仅是因为皇朝的皇帝有多牛,往往也在于他们幸运的遇到了少民政权衰落、分裂的时期。而那些被少民政权欺负、压制的皇朝,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汉族皇帝和汉族人民软弱、无能,更有可能是因为他们运气不好,遇到了少民政权强盛、统一的时候。
从这个角度来说,唐帝国是幸运的,因为在唐帝国时期,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强势少民聚居区——长城以北的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都处于大分裂的衰落时期,所以唐帝国对于长城以北的事务,大部分时候都能做到游刃有余。
但是,唐帝国在幸运之中又有着不幸,因为在帝国的西南,一个其他皇朝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庞然大物突然间崛起,极大的威胁了唐帝国的西北边疆。很大程度上,帝国现在的很多危机,比如过于权重难制的节度使架构,过于外重内轻的战略布局,都是为了对抗这个强权不得已而为之的。这个突然崛起的强大政权,就是吐蕃。
吐蕃王国的核心,是现在的西藏,众所周知,西藏是世界屋脊,地处全世界最高最大的高原,四周被海拔极高的高山环绕,生存环境极度恶劣。所以长期以来,西藏地区并不太适合人类居住,生产力水准也非常的低,大约要到公元2-3世纪,随着印度文明的逐渐扩张,西藏南部地区才逐渐开始有了农耕文明。之后,随着矿物冶炼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铜和铁的迅速普及,西藏地区开始进入文明社会。
唐帝国所处的公元6世纪到9世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温暖期,气候比现在要高很多,温暖的气候使得西藏地区那些相对比较适宜农耕的地区,气温大约和现在的辽宁一带差不多。如此温暖的气候大幅度的提高了农业产量,这段时期吐蕃的西藏本土“四如”地区,人口急速扩张,最多时大约能到200万人以上,人口上已经不逊于一般的长城以北的强大政权了。如此充足的人口,为吐蕃王国的对外扩张,提供了最根本的动力和能量。
而到了北宋以后,温暖期一去不返,青藏高原再也没有恢复过如此温暖的气候,也就再也没有能力供养如此多的人口来对外扩张了。
吐蕃王国的基本盘,是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水系所冲击形成的一个个河谷平原地带。由于西藏地处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绝域高原,所以西藏的核心聚居区域只有四大块,都是由雅鲁藏布江不同支流冲刷形成的彼此分隔的河谷平原。这四大块,分别是现在的拉萨地区、日喀则地区江北、日喀则地区江南以及山南地区,在当时的吐蕃王国,这四大块被叫做“四如”。
我们看图就可以知道,四如中日喀则在西,山南在南边,拉萨相对位于中央,在地势奇高,落差很大,交通困难的西藏,想要统一这四块地区,只有拉萨地区最合适。这是因为拉萨地处中央,到四如的任何地方都相对最近,后勤补给带来的额外消耗也就最短。
在平时,温暖的山南地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这里的人口密度往往要显著高于其他三块地区,但是在地势上,其他三如对山南又有着很大的居高临下的优势,因此其他三块地区和山南之间,互相之间谁也很难吃下谁,这就使得这里很难形成强大的中央集权。
但是到了隋唐温暖期,拉萨地区的气候变得非常适合农耕文明,这就使得拉萨地区的人口大幅提高,足以发挥其地处中央的地形优势。吐蕃时期,拉萨地区的在籍士兵高达十四万,其他几个地区的兵力配置是十万或者六万,显而易见,拉萨地区充足的人口,使得吐蕃的西藏本部具备了居重驭轻的实力。对于日喀则和林芝,拉萨有明显的人口和财富优势,对于富饶的山南,拉萨地区有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还有高原冷寒地区带来的冷兵器时代人种力量优势。
拉萨具备了对其他地区的优势,一个崭新的中央集权强国吐蕃也就随之崛起,统一了整个西藏。不过西藏的四块地盘都不算大,吐蕃崛起后开始了疯狂的扩张,很快就打下了附近的阿里、那曲、林芝、昌都等地盘。吐蕃实际控制的区域已经远远大于其藏南本部,那么吐蕃王国又是如何控制其庞大的国土的呢?
吐蕃崛起后逐渐扩展控制的西藏各地区
吐蕃的体制我们大体可以理解为“一国两制”,对于本部,类似于中原帝国的秦汉时期,对于外部,则类似于中原的西周时期。
我们先来看下吐蕃本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顾下《安史之乱》连载的第四十四节,吐蕃此时所处的阶段大致类似中原帝国的秦汉时期,土地的价值在飞速上升,土地的兼并在由不活跃走向活跃,同时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商品流通不够迅速,土地的集中越来越定向和固结。
这一段时期,就是由原始的部落城邦,转变为中央帝国的窗口期,秦汉对应这个窗口期构筑了强大的中央帝国,而吐蕃随着温暖期的到来,土地兼并开始活跃,也进入了这个窗口期,构建了一个强大的中央王国。当窗口期逐渐深入,土地不可避免的陷入定向流通固结,类似于中原帝国的士族门阀开始深入到基层的方方面面,在吐蕃,这样的豪门贵族叫做土司。
随着以土司为代表的庄园制经济彻底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吐蕃就和中原帝国一样,由中央帝国蜕变为豪族联盟,陷入了衰退之中。理论上,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吐蕃也会和中原帝国一样,进入唐帝国这样的大变革时期,商品流通加速,形成中央信用,组建新的官僚帝国。但是可惜的是,温暖期结束后,藏南脆弱的生态,使得这里的农业大幅滑坡,生产力无法得到发展和进步,这也是吐蕃长时间陷入土司割据时代,无法再进一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从图上可以看出,蓝色是吐蕃对外扩张唯一可行的路线
吐蕃形成强大的中央王国以后,就不可避免的走向对外扩张,吐蕃往南是恒河流域,当时是一片热带雨林,吐蕃军队完全无法适应这种地区的作战,向西是无法翻越的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向东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横断山脉,也是一片热带雨林;至于北边,则是可可西里和羌塘。
大家可以去读一本传记,叫做《北方的空地》,体会下绵延几千里的藏北无人区那无比的荒凉与凶残。这片无人区的北方出口,叫做克里雅,这个克里雅山口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我们只要知道,解放后,宇宙无敌的解放军先遣连进藏就是走的克里雅古道,然后一个连136名战士只剩36人抵达有人区(还没到拉萨)。
好了,不多说废话,我们可以直接得出结论——吐蕃唯一可行的扩张方向是东北方向。东北方向从那曲走玉树方向进入青海,也就是图中的蓝色线路方向,这里主要是吐谷浑羌人部落的地盘,再往北就进入河西陇右地区,大量在草原争霸中败下阵来的突厥和回纥部落汇聚于此,所以吐蕃东北扩张的目的地,是一片游牧部族的天下。
当吐蕃进入这一片游牧区后,由于道路非常遥远,当时的交通能力下,本部不可能与这片广阔的游牧区建立深入的联系和组织,只能采取类似于西周的松散的羁縻控制。关于西周的政治组织方式,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啰嗦了,简单来说,就是各个部落是完全独立的,部落的组织模式和分配秩序,完全由部落自己管理和决定,王国只派遣少量的高级管理人员到各部落,他们不参与部落的内部管理,工作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收取地租。
处于这种粗放原始模式下的殖民统治,最适合收取的地租,往往都是劳役地租。在西周王国,对于“野人”部落收取劳役地租,主要是通过划取一片肥沃的,离交通要道比较近的土地,派人监督“野人”部落耕种。但是对于吐蕃来说,其控制的主要是游牧部落,即便扩张到农耕地区,其地租也不可能运输到遥远的本部,所以吐蕃收取的劳役地租,基本只能是兵役。因此,当吐蕃扩张到青海以后,其军事行动往往都是少量来自遥远本部的吐蕃精兵,带着一大群当地游牧部落仆从兵作战。
如果吐蕃王国的扩张,只是打到青海的游牧部落群,那么吐蕃和唐帝国还是相安无事的,但是既得陇、难免复望蜀,吐蕃绝不会停止进一步扩张的脚步,其和唐帝国之间,就不可避免的要发生碰撞,既然引发激烈冲突。我们如果要理解两大帝国冲突核心,就有必要深入理解两国争霸的根本战略目标。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给唐帝国和吐蕃王国,各自划分出自己的“一区”和“二区”,彼此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战略诉求。唐帝国的首都在关中,八百里关中平原往西,就是高大险峻的陇山,陇山是南北走向,将关中与甘肃分割开来。过了陇山,是现在的宁夏平原和南边的甘肃山区。从黄河河套地区往南,银川、灵武、固原、天水这一带,我们可以理解为,这就是唐帝国的一区(图中的D),这里的战略地位很简单,那就是从这里就有方便的通道直达关中平原甚至是长安城了!所以,一旦吐蕃打到这里,帝国的首都就面临危险,退无可退了。
接下来,往西进,“几字形”黄河左边由撇逐渐往竖转的这块,就是从兰州沿着黄河到白银,中卫这一段,就是唐帝国的“二区”(图中的C)。这一块地区不仅仅是帝国最西边的大规模农耕区,更关键的是,这里是河西走廊的起点,从中卫开始,沿着武威、张掖、敦煌到吐鲁番,一路几千里的平坦的戈壁,就可以抵达被称为西域的新疆和中亚。可以说,谁占领了二区,谁就得到了向富饶而弱小的西域扩张的机会,而唐帝国一旦失去二区,也就失去了向西域扩张的通道,西域就面临全面丢失的下场。因此,所谓的二区我们可以理解为双方扩张的关键区域,一旦吐蕃打到了帝国的二区,就意味着帝国已经失去了扩张的机会,被迫全面转入防守。
再沿着黄河上游往西走,到现在的民和和西宁一带,就到了吐蕃王国的二区(图中的B),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河湟地区。这里是黄河和支流湟河冲刷出的一片丘陵,也是西北难得的一片既适合游牧又适合农耕的地区,对于这块地区的定位,我们可以约略理解为青藏的关中或者河东。因为河湟地区和关中以及河东类似,也都是由黄河与支流(渭河与汾河)冲刷出的一片沃土。
河湟地区不仅仅是青藏高原难得的富裕地区,更关键的是这里还有三条穿越祁连山脉,分别通往河西走廊不同地区的交通要道。因此对于吐蕃王国来说,如果失去了河湟,就相当于失去了进入河西走廊的最后通道,也就失去了对西域扩张的机会。所以,如果唐帝国占领了河湟地区,就意味着吐蕃王国已经失去了扩张的机会,被迫全面转入防守。
最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分界线地区,那就是青海湖-日月山(唐朝叫赤岭)分界线,是吐蕃的一区(图中的A)。这条分界线是青藏高原游牧区和中原帝国农耕区的天然分界线,地位可以相当于秦岭-淮河的南北分界线。相对于几千里的秦岭-淮河,青海湖-日月山分界线撑死也就两三百里,但是却是吐蕃到中原帝国的必经之路和天然阻隔线。因为青海湖往西要进藏,就只能穿过戈壁和沙漠的柴达木盆地,到格尔木后翻越唐古拉山,穿过可可西里无人区的东部边缘到达那曲,这里作为一个徒步路线还勉强能走,作为行军路线和后勤补给路线那就只有呵呵了。
所以吐蕃要往唐帝国方向进军,到那曲后必须绕个大弯子向东翻越巴颜喀拉山到玉树,再北上到日月山,才能进入一区,和唐帝国争霸西北,这条路也是吐蕃王国向外联系和扩张,最合适的一条道路。所以,一旦唐军打到日月山附近,吐蕃虽然本部不至于受到威胁,但是外围羁縻的吐谷浑部就会迅速摇摆,而吐蕃就将陷入被全面封锁的困境。
在武则天时期,吐蕃的扩张达到一个高潮,一度打到唐帝国的二区,有了前面的介绍,我们就明白,双方在各自二区的战略态势,直接决定西域的归属。唐帝国在自己的二区被压制,就导致吐蕃开始插手西域事务,一度控制西域南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雄才大略的玄宗登基后,决定把重心放在西北边疆,与吐蕃硬碰硬,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思路,才有了我们看到的外重内轻的军事布局,才有我们看到的节度使职权的极度膨胀,才有了后来的军头失控,引发安史之乱。
言归正传,唐帝国经过了经年累月的战争,已经全面占领吐蕃一区,最远的金天军、石堡城、雕窠城就位于日月山一线,因此此时吐蕃处于被唐帝国全面压制的状态。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爆发,河西陇右部队大部分被抽调去平叛,吐蕃随即开始反攻,大约用了三到四年的时间,不仅迅速收复了自己的一区,还趁势把自己的二区彻底攻占,由全面被动转为逐步占据战略主动。
(公元756年),吐蕃陷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胜、金天、天成等军,石堡城、百谷城、雕窠城
(公元757年),吐蕃陷西平
(公元758年),吐蕃陷河源军
(公元759年),是岁,吐蕃陷廓州
(公元761年),是岁,吐蕃陷廓州
但不管怎么说,到了新皇帝荡平燕帝国的时候,吐蕃王国也就刚刚恢复了自己的一区和二区,只是摆脱了玄宗时期被压制的喘不过气来的困境而已。虽然现在的吐蕃,足够令人头疼,但帝国此时恐怕没料到,吐蕃这么快就将成为帝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心腹大患。毕竟,现在的吐蕃怎么看,离八十年前威震西域的巅峰期,似乎也还有不小的距离。
然而,突然之间,吐蕃不但彻底的席卷整个帝国的二区和一区,甚至不带停歇的直接威胁到了帝国的首都长安,让帝国遭受了一次巨大的亡国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