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教你看懂和田籽玉的“糯性”
在和田籽玉的鉴定中,诸如白度、皮色、毛孔这些特征相对容易掌握,而“糯性”这一概念,对于爱好者而言,则较为抽象模糊,很多人看字面意思,似乎也有所领悟,但遇到了具体问题,却还是败下阵来。可是随着打印毛孔,皮色染制等技术的突飞猛进,“糯性”这一指标在确定籽玉真伪的过程里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我们就从基础入手,教大家通过观察和田玉的糯性,来判断籽玉真伪,让诸君步入和田玉鉴赏高手的行列。
(一) 糯性到底是什么
网络上对和田玉的糯性有很多解读,但大多数失之于片面。首先糯性这一指标要横跨和田玉的结构与密度两大要素来认知。也就是说糯性好,需要和田玉的显微结构为较纤细的毛毡状,在此基础上,还要求这些纤维交织得紧密有力。
(二) 糯性可对标翡翠评价中的哪一指标
有些如今的和田玉爱好者以前都曾经迷恋过翡翠,而且翡翠的鉴定体系更为完备,如果能类比二者的一些技术指标,更易于我们对和田玉加深理解,也可以这么说,翡翠鉴定可作为咱们学习和田玉鉴定的一块儿“敲门砖”。
言归正传,和田玉的糯性实则可对标翡翠最重要的鉴定要素“种”。翡翠的结晶颗粒细腻,颗粒之间的空隙小,晶体之间的应力大,在我们的视觉效果上,其表面光泽强,有刚味,内部光洁莹润,业内人士习惯称之为老坑或老种翡翠,其优点是美观且耐久性强。反之则称之为种头新,或新种翡翠。
糯性高的和田玉也同样具有这些优点,而且这一特点多出现在品质较高的新疆和田籽玉上,行内人多不无怜爱地叫它们“粘糕料”。与此相对应,翡翠有一种“藕粉料”是指此种翡翠形如南方人冲泡开的糊状藕粉,而面对这样的翡翠,懂行的人也多形容它“起胶”了。也就是我们前文讲的翡翠的显微结构细腻粘合,给人一种融化的胶质感。
依理类推,糯性强的和田玉,也有相似的胶质感,只是较之翡翠,它的透明度低不少,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粘糕更为近似。枯燥的讲解和田玉可能过于远离生活,既然叫“粘糕料”,咱们就从生活中常接触的这种糕点的一些特性入手,对照优质和田玉所具有的糯性,来加以剖析。
(三) 从粘糕的制作流程中体会和田玉的糯性
作为粘糕,要想达到较高的粘度,和Q弹筋道的口感,需要做哪些工作呢?其一是选择本身粘性高的糯米粉,其次是要将其磨成较细的粉末,之后再加水均匀的搅拌,再次就是高温蒸煮。如果还想加强力度,就要用外力反复打制。许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怀疑自己错点了美食频道,但以上的描述恰恰道尽了具有高糯性的上等和田籽玉的质感与成因。
(四) 俄料有糯性吗?
我们常见的俄料为燕麦片状的颗粒结构,这就类似没有将糯米磨成细腻的粉末,所以糯性不佳。产自俄罗斯的芭莎料与碧玉鸭蛋青虽然宏观上可称之为打灯无结构,但其只是由均匀的小颗粒松散的组成的,所以反复盘磨也无油润感,这两种软玉常见成矿后沁入的糖色,就是它们的微粒间尚存较大空隙的铁证。而这就类似于粘糕在未经过高温蒸煮以前的松散状态,这同样也解释了为什么此两种材料“脂粉感”强的原因。只有少数俄罗斯籽玉偶见糯性,可是有了这一特征,商家多会将之当成新疆籽玉售卖了,绝大多数消费者根本无力分辨。
(五) 青海料的糯性如何
因为青海料表面玻璃质感强,内部透明度过高,所以多无糯性可言,这一点本来极易分辨,但现在的一些加工者利用高水平的抛光技术加以掩饰,不得不说,这种障眼法对大家有一定的欺骗性。
(六) 析木玉和其它产自岫岩的软玉糯性好么?
以析木玉为代表的产自该区域的广义和田玉,极少数质地细腻,会有一定的糯性,但比之新疆籽玉,其纤维结构更长而松软,其结合明显缺乏力度,也就是没有精制粘糕的那种“筋道”感。只要用这一特点去与优质新疆籽料加以对比,即可将二者有效地区分开来。
以上是关于和田玉糯性的形象描述,我们将玉石标本与生活中常见的这些事物详加观察比照,很快就能对“糯性”这一重要的籽玉特性有所感悟,进而步入和田玉鉴赏专业人士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