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了那个年代的战斗片,却永远记得这个妩媚多姿的名字《胭脂》

大陆聊斋片一般翻拍得没什么味道,看不进去。1980年放映的电影《胭脂》,没有鬼怪却精彩异常,故事曲折离奇,人物丰富饱满,堪为聊斋改编作品的上乘之作,妙哉!

它开创了两个第一: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二,它是浙江电影制片厂与香港长城电影公司联合拍摄,在与香港电影人合作方面开了行业先河,有些老港片的味道。

这个电影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其情节和人物与原作有很大改动。特别是女主胭脂——这影名与人名真妩媚灵动,相映生辉,令人过目难忘。

胭脂的扮演者朱碧云,将胭脂的聪明美丽,聪明乖巧表现得灵气俏皮,灿若云霞。

一天,胭脂偶遇本城秀才鄂秋隼(夏江南 饰),四目相对,顿生情思。回到家中茶饭不思,郁郁寡欢。

故事由此展开。

电影用了倒叙的手法,添了很多感情的细节。

因偶遇秀才鄂秋隼一见钟情,在梦中与鄂秋隼同游仙境。

朱碧云穿白衣服的模样很超逸漂亮。

秀才鄂秋隼也是一身自然温润的书生气,这对男女主可说是当时标准的帅哥美女,颜值一点不掺假。连名字都很登对:朱碧云,夏江南。

那个年代的演员好像都有戏曲功底,充满了古典气质,服装都是戏服,加上戏曲化表演,举手投足,古意浓厚,第一次看这种老片子,出乎意料的好看,整体感觉跟老版红楼梦很像。

电影的前三分之一都是回忆。

柳树下相会那一幕,真的是人面桃花相映红,书生风流倜傥,女子柔情万种,朱碧云对心上人的各种期盼、羞涩,欢喜的情绪展现的摇曳动人。

用形容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来形容胭脂也不为过。尤其是穿上粉色衣服,绝对是古典美女,让人无法将视线从朱碧云的身上移开。

姑娘当年早早移民出国,没去演87版《红楼梦》,绝对是观众的损失。

她的灵巧很有几分87版红楼梦里晴雯的娇俏。

那份气质是纯天然的,尤其是眼睛,摄人魂魄,灿笑让人心醉!

在胭脂约会鄂秋隼的夜戏里,原作是胭脂恪守礼制,拒绝私自约会,电影改成鄂秋隼为人庄重守礼,一心只读圣贤书,既不爱与同窗交游玩乐,更十分注意与异性保持距离。当好友宿介为他与胭脂姑娘牵线,即使对胭脂心有好感,他仍断然拒绝夜间私会一事。

电影里的胭脂则反过来,对心上人的到来充满憧憬和期盼。镜子里的那份甜美多情(她是天生笑眼),几乎甜的化不开,

这出戏里面的插曲小调我认为最精彩,非常接地气!

这天夜里胭脂穿的红衣服我认为最好看。手里再拿了一双鲜红的绣鞋,明艳无比。

胭脂的绣房,室内盆景窗格字画桌椅都很有风格。

沉浸在幸福想象里的胭脂,没等到圆满的结局。她被父亲卞三大喊捉贼声惊醒,急忙奔到前院,见父亲已被杀身死,手中紧握绣鞋一只。郎情妾意,却横生不测。

胭脂整个人从云彩跌落地狱,还得以闺阁身份去回答县官的尖锐讯问。

这时我们发现,胭脂笑时面若桃花,不笑时楚楚可怜,哭时梨花带雨的样子,羸羸弱弱,惹人怜爱,真的是太美了。

电影也给鄂秋隼加了戏。有人不太喜欢鄂秋隼,在胭脂一口咬定凶手是他的时候,表现软弱,只坚持自己没杀人,不知为自己辩解——本来可以解释原因的。我倒觉得,这才是忠厚书生的表现。那份呆萌他表演得很逼真。

负责审理此案的知县,见胭脂美貌,加上有绣鞋为凭,就主观臆断为奸杀凶案,直接就把鄂秋隼和胭脂双双拘捕入狱。

从古至今,司法审理历来如此吧?不重实据,只凭臆想成分,往往是冤狱丛生!县令仅凭一只绣鞋和单方口供就可以判人死罪。

鄂秋隼和胭脂一案,惊动了另一个知情人,书生宿介。

宿介是鄂秋隼的同窗,二人性情截然不同。鄂秋隼温润矜持,知书达理,宿介则交游广阔,风流放诞,外人对他的评价是“眠花宿柳,到处题诗”,活脱脱一个狷介狂妄的名士。

片中的宿介改动很大,不再是原著中那个轻佻淫猥的形象,变得重情重义,而且赋予他更多读书人狷介高傲的性格,特别是他所做的诗(包括打油诗),都显出聪慧和傲气。可以说,电影里面最鲜明最有意思的人物形象还是书生宿介,文人的形象很明显。

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当鄂秋隼身陷牢狱之灾,旁人避之唯恐不及,宿介挺身而出(虽然麻烦本来就是他惹出来的),邀同窗一起联名上书(人脉很强大)。

宿介和一群书生湖边作诗写字谈笑的那场戏。叙述流畅,节奏舒缓,虽然讲的是凶杀案,但有一股清清淡淡的书卷风雅的味道。那种儒雅之气,在这些年的电影电视中,很难见着了。

这个群众的主体好人居多,即使主题与男女情爱有关,大多数人也都一身正气。只是人民群众中还是藏着一些坏分子,比如毛大,这样一个穷凶极恶,色胆包天的恶徒,在电影里居然混迹到书生群里去了,导致这个人物行为逻辑比较混乱,而且同窗们一口一个“毛大兄”地叫他,很是搞笑。

宿介和众秀才联名上告,为鄂秋隼申冤。新任知府——吴南岱,接着审理此案,

吴南岱出场并不算早,电影差不多花了1/3的时间介绍了冤案的前情与初审官县令的错判,吴南岱才露面。

这是个年轻有锐气的官员,小说里大致也有表现;在赴任的路上,他一身绯色官袍,意气风发,满腔抱负。拜访恩师,痛斥朝廷权奸当道,发誓上任后革除地方弊政,整顿吏治。途经地方,不与当地官绅交结,宴会礼金名帖一概推拒。一个清廉正直的官员呈现在观众眼前。

知府大人非常有人物特点,特别傲娇!上任之初,重审胭脂一案,很快发现案中疑点。

吴南岱的扮演者是张志明,曾经扮演过老版央视西游记里的唐太宗李世民,在片中形象表演都有亮点。

从戏份上看,鄂秋隼、吴南岱和宿介三人差不多,但其实戏份更多、人物更突出的是吴南岱。他才是实际上的男一号。

吴南岱这个人物改动得很有意思,他化装为货郎去查案,简直就是创造性地表现了他在走深入群众的群众路线啊。

经过调查,吴南岱证实鄂秋隼没有作案,同时经过私访探知绣鞋的来历,断定凶手是宿介。于是,经为鄂秋隼洗清罪名后,自身却惹上一身腥的宿介,锒铛入狱。

宿介之狂,就在他与吴南岱对簿公堂中体现出来。

面对吴南岱的厉声诘问,宿介满脸嘲笑,出口成章:

“宿介上公堂,白布落染缸。有口难分辩,冤枉!”

吴南岱骂他:“我笑你狂妄无赖,本是学中败类。”

宿介立马回了句:“我笑你自命青天,却是个糊涂昏官。”

吴南岱用酷刑压迫宿介时,镜头一层一层递进,为了不让好友和表妹受苦,他默认了不属于自己的罪名。

宿介被定成死罪,鄂秋隼、胭脂二人则无罪释放。

但是故事并没有完。

吴南岱因年轻而略显急躁,贪功而冒进的弱点明显暴露无遗——看到他踌躇满志的样子,不由回想恩师临别赠言给他的四个字“慎思守志”——正是看穿了这一点,浸淫官场已久,仍不失初心的恩师老手才会对初出茅庐的菜鸟谆谆教诲。

果不其然,吴南岱快刀斩乱麻,麻烦并没有就此解决,而是随后陷入更大的麻烦之中。种种疑点显示,他其实制造了一桩新的冤案。

到这个时候,电影改变叙事结构,将原本故事变成了一个刑侦破案片(和之后的推理剧相似,实际上更接近公案小说),让这部乏善可陈的《聊斋》出彩不少。

学台施愚山是吴南岱和知县张宏二人的老师。他到东昌府视察,见案情蹊跷,于是要求亲自到胭脂家察访。

由此,三个品性不同的官员,三个个性不同的犯人,一捉一放之间,戏剧张力很足,同时也给观众很大的思辨空间。

不得不说,导演选角的眼光那叫一个毒,仙风道骨的施愚山在现场又拾得金钗一只,并又发现了许多疑点,于是提出重审。

但吴南岱因自己纠正了原知县张宏的错判,正自鸣得意,未予理会。老学台则继续谆谆引导——劝学生也讲究方式方法,要让他明白,原来平反昭雪有可能带来更大的冤案。

使吴南岱感到自己纠错又错,需要重理此案是不容易的。知府大人在内庭内心挣扎的内心戏,我觉得很精彩,冤案的故事,竟然拍得不俗。此时知府吴南岱的刻画最为立体,后面的几度剧情反转和人物内心挣扎都拍到了,有性格有转变,戏剧冲突写得很好。

思想正在激烈斗争的时分,刑部的判决却已下达,并呈报中央,吴南岱因此得到升迁的机会。如果再次重判,意味着他不仅颜面无存,升迁也将无望。

须知,刑部官员属于最高法院,但也没有认真研究卷宗,更没派遣官员实地勘验,就复核了死刑!还许诺嘉奖;这也是另一出昏庸版的官场现形记了。

宿介临斩,居然又写诗讽刺吴南岱:

“笑向府尊赠遗言,覆盘之下多沉冤。

红袍本是血来染,我赴黄泉你登天!”

吴南岱阅罢此诗,不消说已经气成河豚,此时他更是陷入了内心剧烈的挣扎,几次动摇,剧情推至高潮。

然而最终,还是内心的良知战胜对功名利禄的欲望——宣斩在即,他仍然叫宿介上堂问话。

不惧死的宿介再次笑骂公堂,将吴南岱比作潇湘竹,讽刺他“挺秀又玲珑,腹中节节空——不通”。

这一幕太让人玩味了,宿介确实无辜,但他执意顶撞官府而遭致冤狱,一次次次激怒决定自己生死的主审官,不知道是否有所隐喻。

宿介的狂妄对吴南岱能否理性破案是极大的考验,被定罪的人三番五次的嘲骂,如果吴南岱心胸狭窄一点,完全可以借此公报私仇,顺水推舟。

然而,面对一边是前途,一边是为官,吴南岱最终还是选择了做个清廉的好官——他前后心理的急剧变化过程牵动人心!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知府大人的塑造是最成功的原因——主人公必须有闪光点同时又有缺陷。有闪光点才能让其被观众所认同所喜爱,有缺陷才有成长的空间。缺陷会让主人公陷入麻烦,戏剧冲突才得以产生、激化,情节由此得到推动。

凶手毛大又到胭脂家企图调戏,被当场拿获,终使案情大白。

毛大偷进胭脂家要行凶的场面,真的把当时还小的我吓到了——雷电交加中闪现着狰狞的嘴脸,那感觉简直就是恐怖片啊。

吴南岱终于还当事人一个清白,沉冤得以昭雪!

小说里施愚山化解了所有冤情,最后破案,电影里则把最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功劳归到了听从老前辈教诲,克服私念的吴南岱头上。如果用一句话加以概括,这是一个年轻官员的成长故事。

吴南岱代表着人们心目中一个理想的好官形象:心有正义,处事廉洁,胸怀宽广,即使偶尔犯错,但知错能改,把良知看得比脸面重要。

只不过,谁都明白,这毕竟是电影,如果是现实,恐怕就黑暗到底了。

剧情一波三折,曲折起伏。胭脂和书生这对苦命鸳鸯历经磨难,终于走到一起——幸亏青天老爷最后明察秋毫,也算是好事多磨。只可惜老父亲不在了。

电影没有字幕,当时却也是看的很舒心,很明白。如今再看,清晰度已经不够,却也仍然感到很温馨。

在当时的年代,别家都在拍政治片,浙影拍的却是聊斋情爱片。清廉公正办案的故事,把才子佳人故事刻上了政治讽刺意味,在当时似有借古喻今之用意。尤其吴南岱这个人物的特点,加上特定的时代背景,让人觉得电影是否在通过这个故事勉励wen—ge后的官员们昭雪冤案、深入群众,电影的后半部分让风流婉转的胭脂姑娘的爱情故事不那么重要了。然而,四十年以后,人们会发现,能让人记住这个别有韵味电影的核心的,仍然是那个妩媚多姿的名字——《胭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