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结节、息肉、囊肿、增生……哪个会变“坏”?一篇全看懂!
很多人体检时,有时会查出各种“结节”“息肉”“囊肿”“增生”等,然后会惴惴不安,担心这些会不会发展成癌。
那么,结节、息肉、囊肿、增生……这些到底哪个才是癌症的先兆?
结节:大部分都是良性的
在影像检查中(如CT、胸片)——
发现类圆形的直径小于3厘米的病灶通常描述为结节灶
直径小于1厘米时常被描述为“小结节”
直径小于0.5厘米时就称为微小或细小结节。
这些大部分是良性的。
01 肺部结节
一般年龄大、肺部有基础疾病的人,做检查易发现肺部结节。即使发现肺部结节也不必恐慌,因为其中只有极少部分人最后被证实是肺癌。
此时必须找专业医生鉴别判断——
对于小于5毫米的微小结节,仅做随访观察,如结节没有变化、没有异常增大,一般被认为是没有风险的,有的甚至会随着时间变化慢慢消失
1厘米以上的大结节,建议要尽早诊治
02 甲状腺结节
临床上有多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退行性病变、炎症等都可以表现为结节。不过,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率不足1%,绝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不需治疗。
息肉:有一部分会恶变
息肉是人体某个正常结构上赘生的一块“肉”。大多数息肉属良性,但有一部分会恶变。
建议只要在体检中发现息肉就应尽可能切除,随后送去病理活检,确诊息肉类型,防止复发。
01 肠道息肉
肠道息肉有3种类型,分别是——
炎症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
癌变几率不同,只要及时发现并将其切除,随后保证定期做肠镜检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02 胆囊息肉
患者发现胆囊息肉后,可进一步检查,以确定胆囊息肉是肿瘤性息肉还是非肿瘤性息肉(如胆固醇性息肉),通常可采用微创胆囊切除术。
囊肿:基本不需特殊治
囊肿是一种良性包块,有的单独一个,也有多个的,一般来说对健康没有多大影响,体检查出也不必过于紧张。
但是——
如肝囊肿过大,可能压迫邻近器官,引发不适症状,则需积极治疗
如出现并发症,像囊肿破裂、囊内出血等,需进行外科手术
01 乳腺囊肿
95%的乳腺囊肿无需做特殊处理,只要定期观察,每半年做一次B超,40岁以上患者每年加做一次钼靶检查。
02 肝囊肿
绝大多数肝囊肿不会癌变,且不会影响肝功能,建议每6个月做B超复查一次,观察囊肿大小变化。
03 肾囊肿
肾囊肿以单纯性肾囊肿较为多见,绝大多数单纯性肾囊肿为良性,恶变几率微乎其微。小于5厘米,且没有给患者带来不适,大可不必治疗,随访观察即可。
增生:不一定会发展成癌
增生分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
生理性增生有时会对人体有益
病理性增生往往是有害的,但也不意味着增生就一定会发展成癌症
01 骨质增生
关节处增生,也就是“骨刺”,通常被认为是人体代偿性的增生,即通过增生来帮助支撑身体、稳定关节。如果没有给身体带来不适,不需要做特殊处理。
02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早期大多可保守治疗,效果很好。目前还没有良性前列腺增生向前列腺癌转化的证据。
看完这些,是不是觉得多年的疑惑终于解开了?再也不会对着体检报告为(结节、囊肿、息肉、增生...)这些字眼担惊受怕了。
来源: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