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喝茶喝的是一份禅心.....

《1》

今天看到一条留言,原本想一笑而过的。

喝了一会儿茶,突然觉得不吐不快。

留言的全文是这样的:

我觉得喝茶喝的是一份禅心,哪怕多泡以后只有汤色没有茶味都是好茶。不必争论对错是非,只享受片刻宁静,这才是茶叶带给我们的意义和启发。

这句话,乍看上去,会觉得非常靠谱,觉得这位留言的人非常有素质,有追求,有境界,还有大爱。

甚至还会认为这位留言者,情操高尚。

然而,过得半晌,细细回味,却会令人醍醐灌顶,并且,满心里不是滋味起来。

原来,这条留言,在那看似风平浪静的背后,隐藏着的,竟然是一颗别有用心的心,以及一派混淆视听的言论。

如果只看表面,还真的会被蒙骗了。

只有抛开虚表看内在,才会发现,原来,这些汉字组合所倡导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多么地不正常。

《2》

首先,这肯定是一条为劣质茶站台的留言。

为何如此理解呢?

因为,在这短短的61个字里,留言者发表了他对于茶叶品质的观点:多泡以后只有汤色没有茶味都是好茶。

“多泡以后只有汤色没有茶味”的茶,他认为是好茶。

那么,这个“多泡以后只有汤色没有茶味”的茶,暗指的是什么茶呢?

如果是10冲之后,只有汤色没有茶味了,那么这种能泡10冲以上的茶,已经算作是耐泡度极佳的茶了,在目前的茶圈里,大多数茶都不及它,它已经是好茶的标杆了,故而,也就不能称它为“都是好茶”。

因为,“都是好茶”的意思,就等于“也算是好茶”,一款茶本身就耐泡,就好,怎么可能被认定为“都是好茶”呢?

人家本就是板上钉钉的好茶好吗?

所以,能被他称为“都是好茶”的“多泡以后只有汤色没有茶味”的茶,肯定不是10泡之后才没香没味的茶,肯定在10泡之前,就已经没香没味了。

具体是几泡就没香没味了呢?村姑陈的推测,大约在5泡左右。

5-6泡之后,就只有茶的颜色,没有茶的香气和滋味了。

这种过早失去滋味的茶,往往被贴上不耐泡的标签,归到"品质不好的茶"那一类去。

于是,这位留言者才会专门为这种不耐泡的、内质不够丰富的、品质不佳的茶,站台发声,把它们归到“也算好茶”那一类里面去。

是的,他就是用一种看似极有禅理的话,轻描淡写地,为劣质茶洗白的。

他洗白劣质茶的理由是,“喝茶喝的是一份禅心”!

呃,禅心要是知道你用它来为劣质茶洗白,会气到吐血的吧。

为劣质茶站台洗白,这哪是什么真正的禅心,就算真的在参禅,只怕参的也是“野狐禅”吧!

《3》

其次,这位留言者宣传的是一种很“殇”(丧)的价值观。

在他的理念里,喝茶“不必争论对错是非,只享受片刻宁静”。

这句话看表面,还真是一副人淡如菊的样子,恬淡至极,几乎就要打动那些真心向善、与世无争的人了。

然而,细究起来,却发现,他哪里是真的一心想要宁静,他是为劣质茶在呐喊罢了。

他的理念是,喝茶是为了宁静,所以,不必讲究茶好茶坏,不必了解茶品质,更加不用区分喝茶的方式是对是错。

这.......委实令人不敢苟同。

不讲品质,不管好坏,随便就行,这是正常的消费观念么?

不是。

如果喝茶这件事,只要闭上眼睛,管它是好茶烂茶,一股脑儿往嘴里倒就可以,那内心真的就能平静吗?

连喝的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不知道产区,不知道工艺,不知道加工环境,不知道卫生状态,就往嘴里倒,还美其名曰“享受宁静”,试问,这宁静从何而来?

喝下去,万一品质有问题,受伤的是自己的身体,这身体受损了,谁还宁静得起来?

只怕要立马上门砸场子了吧。

茶就是要分等级、分好与坏,喝茶的理念就是要分对与错,这样,才会有正确的观点现身于世,才会让不懂喝茶的人学会喝茶,让没有喝茶知识的人掌握喝茶方法。

唯有水平提高了,才不会受劣茶之害。

若是大家都不分茶好茶坏,对茶叶品质没有要求,那未来,可能整个茶行业就没几个人会认真做茶了——消费者都心如止水,只讲究内心宁静,不讲究茶叶品质了,生产者和加工者,谁还会认真做茶,为品质把关呢?

到那时,估计整个市场上,将会是劣茶成堆的局面吧。

难道,这就是这位留言者所要追求的“内心的宁静”么?

没有对,没有错,没有好,没有坏,世界就如同一锅浆糊,这就是恬淡的生活观么?

不是。

这是消极,颓废的三观。

如果大家都这样想,不但制茶技术会倒退,甚至人类文明,也会疯狂倒退。

《4》

按这位留言的茶友所说,他喝茶是为了内心宁静。

其实,要达成内心宁静这个要求,很简单的,方法很多的,渠道很广的,又何必一定要喝茶?

爬到高山上坐一个下午,吸足了氧气,内心就会很宁静。

去西藏旅行一次,放空自己,内心也会很宁静。

就算一定要喝水,喝一杯葡萄糖水,喝一杯菊花水,也可以达到宁心静气的效果——水本身,就是可以让人迅速安静下来的东西。

既是不讲究茶好茶坏,只要有禅心,只要获得内心的宁静即可,那也不必喝茶了。

就算喝便宜的茶,也没这个必要。

毕竟,就算买最便宜的茶,它也是茶,也是要花钱的。

不如,直接去打印一张茶汤的图片,放在椅子边上,桌子边上,想要内心宁静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观赏一番,岂不是立马就宁静下来了?

这样还更省钱,更环保,不是么?

《5》

喝茶,便是喝茶。

仔细去感受和体会茶的好、茶的美妙滋味便成。

少拿“禅”说事。

少拿内心的宁静说事。

喝一款品质不高的茶,又苦又涩,自己的舌头首先就苦不堪言,又何谈内心的宁静?

若是为了省钱,买了品质不高的茶,便可由此而内心宁静,那这种宁静,还是不要吧。

省钱就能换来内心的宁静,这种价值观,还是太小众了些。

至少真正爱茶之人,不会有。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完结篇:这一年,太姥山的改变

第36篇:今年白茶总体产量如何?

第35篇:水润万物,雨生百谷,谷雨茶归来

第34篇:太姥山高山茶园的鸟语花香,不想下山了

第33篇:天气对今年白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

第32篇:春茶季,村姑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第31篇:春茶季,我犯了一种病,看到白茶就想采

第30篇:直播选茶,一天试了30多款毛茶!

第29篇:在茶园写稿是种什么感受?

第28篇:亲民冠军春寿眉来啦

第27篇:没有烘干的白茶有什么特征?

第26篇:太姥山版《石头记》

第25篇:春茶季的一天(内含彩蛋故事)

第24篇:今年春白茶品质有哪些变化?

第23篇:茶农的鸟枪换炮

第22篇:白茶里的花香,来自茶园边上的野花吗?

第21篇:那明星般的清明白牡丹

第20篇:疯狂的古树茶

第19篇:几张图教你分清白牡丹的等级

第18篇:特级、一级、二级白牡丹的区别

第17篇:为什么白牡丹比牡丹王更招人喜爱

第16篇:下雨天,试毛茶正当时

第15篇:白毫银针进入尾期,白牡丹正式出场

第14篇:春茶季,茶山上的那些过客们

第13篇:春茶季,太姥山高山上的雾

第12篇:捉急,春白茶还在采就急着催上市

第11篇:缘何牡丹王成为新茶友的挚爱

第10篇:半山已经采牡丹王,山顶还在采银针

第9篇:茶农们的笑脸

第8篇:茶界出名的套路

第7篇:福鼎茶农的未来之路

第6篇:春茶季伊始,茶农一天赚多少钱?

第5篇:白毫银针里的中庸之道

第4篇:试毛茶是一场与饥饿的战斗

第3篇:日光萎凋了两天的毛茶白毫银针什么滋味?

第2篇:白茶里头采的都是米针么?非也!

第1篇:喜大普奔,太姥山的白茶开始少量采摘了!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