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写)好一篇文章?

拨开云雾,终见阳光
Sunshine comes after the storm!

话说:“好文笔是写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想一定没有人去反驳,因为一篇优质的文章形式过程是慢慢写出来的,也是慢慢修改出来的。今天笔者就结合自身投稿的经历以及编辑反馈的修改意见来说一说如何改(写)好一篇文章。

以下是四位编辑给我的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一:1、修正标题,突出如何耕耘好“自留地”;2、优化每个段落中的案例,具有可借鉴性和操作性为宜。请您修改后并于3日内返回,谢谢!

修改意见二:立定跳远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中常见的内容,作者提出的利用小体操垫进行辅助性练习时的“坍塌现象”问题确实存在,但是在自制器材环节过程的交代并不是很清晰,建议每个环节的文字说明配以实物图片,最后的成果展示有条件的话尽量录制一个教学运用过程的视频,以便于后期读者扫描二维码可直观借鉴效仿。修改方向:1、配以实物图片,有条件视频更佳,注意像素清晰度;2、避免口语化,修正语法;3、修改标题,突出立定跳远项目特征为宜。

修改意见三:选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指导思想部分需要进一步修改,如“‘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作者设计的教法、学法、流程也没有体现这一思想,另一以“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指导思想中,其具体内容与“终身体育意识”没有关系,请作者仔细考虑。

修改意见四:文章整体还是非常不错的,逻辑框架很清晰,为黄老师的高效,点赞。2点小建议:1.文章某些语句还需要优化,目前偶尔有些不太顺畅;2.每一个建议,尽量都能够再细化,给具体的方案,减少大而化之的叙述(重点补充前三个建议)。

从这四个修改意见中不难发现这几类问题,也可能是在写作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1.题目,模棱两可;2.内容,连篇累牍;3.语言,不堪猝读。因此更要做到以下三点:

1. 题目要明确。前面编辑给出的修改意见中对题目有要求,如“修正标题,突出如何耕耘好“自留地”、“修改标题,突出立定跳远项目特征为宜。”这两篇文章的题目原本是《耕耘在操场,写作亦成长》(意见一)、《一“器”呵成—自制立定跳远辅助器材的台前幕后》(意见二)编辑均指出了题目主题内容不明确,我自己也通过反复阅读文本内容,聚焦于文章内容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重新调整为《种好教育写作“自留地”》和《自制立定跳远辅助器材的教学故事》,似乎这样调整后似乎更能够让编辑和读者看到题目就知道大概的内容。我也将这些案例、总结反思类文章的题目分为三类:第一,陈述式题目,开门见山,使人一目了然。可以结合案例、内容的故事、结果已经关联的内容进行概括。如《巧用“彩虹棒解决跪跳起教学难点》;第二,悬疑式题目,巧设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可以结合反逻辑或双关语进行表达。如《武术也可以玩吗?》、《门神是怎样炼成的?》;第三,灵感式题目,抓住教学细节,把握意外之外。可以结合教育教学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或意外现象为题。如《老师,我的小汽车没油了》等。

2. 内容要聚焦。前面编辑给出的修改意见中均对内容有要求,如“具有可借鉴性和操作性为宜”、“每个环节的文字说明配以实物图片”、“教法、学法、流程也没有体现这一思想……与“终身体育意识”没有关系”“尽量都能够再细化,给具体的方案,减少大而化之的叙述”。我想这些要求也指出了在修改和写作过程中要将内容进行聚焦,聚焦在如何去做、如何去想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和这么想中,只要写得越具体、越详细才会让编辑和读者知道如何去实践,这样才会更有指导性。我们在教育写作过程中会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也包括我自身。第一,语言宏大,侃侃而谈。只是将内容堆积在一起并未进行融合。第二,引经据典,不符实际。只做到了引经据典,未做到借题发挥。第三,杂乱无章,不知所云。看似面面俱到,实则主题不突出。

3. 语言要顺滑。前面编辑给出的修改意见中对语言有要求,如“避免口语化,修正语法”、“某些语句还需要优化,目前偶尔有些不太顺畅”,也希望能够从意见中吸取教训,在投稿之前一定要通读、细读全文,一定要避免语句不顺、错词错字百出。在这两篇文章投稿的时候由于时间紧张,很着急就将文章投了出去,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在教育写作过程中会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第一,无提炼,不选择。采用一说到底的形式或者原生态的写作、记录,将事件或行为原封不动的记录下来。解决方式:选取最具有矛盾性或针锋相对的语言片段。第二:无意外,不矛盾。一味的转述或平淡无奇的叙述,让读者一开始就猜到了结尾。毫无疑问和意外,那么这些的写作方法和手法存在问题的。解决方式:巧设悬链,关联细节。第三:无细节,不真实。除了在对话、言行、神态、肢体动作、表情等中体现外,在文字表达中也有体现。解决方法:抓住写作过程中的“三觉”。如她的呢喃细语(听觉型),使我心旌摇荡( 触觉型),一点也看不到里面的陷阱(视觉型)。

最后除了在文本上下功夫外,还应该做到“四多”。

多看,看是写的提前,看经典教育教学叙事书籍,如张亚凌老师的《味道》和学体的一线话题栏目文章,都是很值得一品的。多做,做是写的基础,做的好才会写的精,也才会有内容可写。多思,思是写的过程,不断思考,才会灵感不断,才会下笔如有神。多积累,将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做过的、思考后的都记录保存下来,时间一长,自然就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题库材或资源库。

最后,希望你和我一起珍惜编辑们所给出的意见,因为这是文章有价值、有意义的证明,谢谢!

校园一角: 迎新晚会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每一天,期待与更多的你温暖同行。告诉我你“在看”~~~

改or写 |好文章
 2021.01.3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