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课堂的“火把”

问题是课堂的“火把”

好课堂一定充满活力,一定是以学生为主体发生真实学习的过程。学生唯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同伴互助、大胆质疑,其个性在课堂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在构建新知的过程中,头脑里才能不断冒出新问题,变“教堂”为“学堂”教学才是有“活力”的课堂。

然而,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从农村到城区、从省内到省外听了几百节课,让人感觉有“活力”的课堂实在太少,即使一些示范课、优质课,让人耳目一新的也很难得。问题在于学生大都没有问题,即使提问也是一些字、问、句等浅显的问题,哪里能看得出生命的涌动、心灵的奔放、激情的澎湃、创新的火花?而没有问题的教学,就没有生命。

其实,不是学生没有问题,而是教师不让学生发现真正的问题。这是一种典型的“愚生”政策。教师按预设的教案进行教学,顺顺当当,轻轻松松,不出差错,没有尴尬。

我曾在一次省级小学课堂教学优质课决赛活动中,亲眼目睹了教师的尴尬。

教学《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课文中的“听诊器”为什么加引号?教师没有马上解决,而是说学完课文就知道。可是教师宣布“下课”时,开头提出问题的学生又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明摆着他不肯“下课”,有话要说。教师让他说,他问的问题仍然是之前没有解决的,教师为什么不能根据课堂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一定要按预设去教学呢?

再如教学《珍珠鸟》,当教师在实施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仿写“信赖,往往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样的格言,学生纷纷写出自己的感受并朗读。就在下课铃声响起时,有位学生问教师:“为什么东郭先生信任狼,狼得救后却要吃东郭先生?”学生的这种批判性思维真正放飞出“生命的活力”。可惜,教师急于下课,并没有利用好这种课程资源回答学生的问题。

凡此种种,不一而举。教师为何遭遇学生提问的尴尬?一是教师的角色没有真正转变。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便是转变教学行为。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指导者、合作者。可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不敢放手,不相信学生。二是教学生成的资源不能充分合理利用。学生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本身就是很好的课程资源。语文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所以,教师要有意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思考走出课堂。教师没有理由回避学生的问题,更没有道理害怕学生提问,应当利用问题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由于教案是众人出谋划策的智慧结晶,执教者往往都是按预设的教学流程循序渐进,努力去展示集体的智慧。在追问与解读中生成教育资源,利用教育资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教育智慧。三是教师的专业水平跟不上课程改革步伐。教师仅凭过去学到的一点知识、积累的一点经验在过去还可以应对,而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当下就行不通了。教师应当加强学习,博览群书,勤练内功,提高素质,与课程改革同步发展。有了扎实的功底,就有了教师的“本钱”,也就很难出现尴尬的场面,再多的问题也能应对自如,即使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能巧妙地化解变成一种“探究性学习”的资源。

课堂是启蒙心智、倡导平等、辨别是非、追求理想的场所。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教授曾提出“火把理论”,即“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点燃这个“火把”的导火索就是问题,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的欲望随时都会变成问题,在质疑→解疑→生疑→释疑的过程中不断碰撞出的火花,就是知识和智慧,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充满生命的活力”。

(特级教师谈教学·陈文  作者 系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