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德原创散文丨年集摆摊卖对子
年集摆摊卖对子
文/杨兴德
鲁南临沂城,古名启阳、琅琊,元代始称沂州,后因其东临南下入海的沂河,因河得名,称为临沂。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临沂城不大,小得就像现代城市里的一个大社区。民间俗约,在农历每个月三、八日逢小集,每个月五、十日逢大集。逢集的地点,城里人都叫它“南门里”,也就是现在的“东方红游园”。一到逢集的那天,城乡各地前来赶集的人,都汇集到东起展览馆,西到东方红电影院之间护城河的北岸,各种民间的物资交易,都在这条拥挤的地段里进行。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儿”,我们那儿叫做“辞灶”或“祭灶”。这一天,是临沂城的小集儿,也是临沂城逢年集的开始。“年集”,区别于其他逢集时间的标志之一,就是在集市上有卖对子(春联)的了。这个时节,鲁南苏北区间的一些文人墨客,都陆续来到这个集市上,支开摊子,做起了卖对子的生意。一大片红彤彤的对联摊子,形成了临沂城年集的传统特色。加上集市深处不时飘来的鞭炮声,用句老话说,这就有了年味儿啦。
那些从乡间镇店远道而来的书家,有面带沧桑,下颌留着胡须的宿儒,有身材颀秀、脸上略带稚气的书生。他们在靠着北墙朝阳的地方,即席设成一个一个的地摊。他们从带来的那种细水柳条编制的笸箩筐里,或者从长长的白布口袋里,拿出大概几个月之前就开始书写的对子,一沓一沓就地摆好。然后对拢着棉袄袖子抄着两手,原地来回剁着两脚取暖。一双充满希冀的眼睛,紧瞅着眼前过往赶集的人,期盼自己的生意早点开张。
每年年集做这种生意的人,摊子都摆得稍微大一点。有的人除了在地面铺下摊子以外,还在后背的墙上挂好自己书写的对子,用来招揽赶集的顾客。他们在对子的四周钉上一些小钉子,在钉子上挂上小线绳,交叉拢住对子,防止风大把对子给吹跑了。有的地摊上同时还摆上其他过年的常用文化用品,像灶王码子、农家历书和月份牌等,还有民间艺人在五色彩纸上用刻刀镂空雕刻成沓的“过门笺子”,这些都是准备卖给那些对过年比较讲究的人家的。
临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小城。几千年来,书香飘逸,墨客辈出,书法名人,层出不穷。在当代这座小小的城廓之中,既拥有经常出入公家的黉门秀士和庠里饱学,也藏龙卧虎地隐居着不少坊间书法大家。每到年集来临的时候,他们也纷纷在集市上摆上方桌,刀裁红纸,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一霎时,真草隶行,欧颜柳赵,各种体裁,跃然纸上。那些含义深刻、意境优美、韵味隽永、遣词典雅、格律严谨、言志抒情、赞颂新春的精美词句,构成了对仗严谨的七言或五言的对偶句子,被翰墨浓香地书写成春意盎然的门芯和门边。
写对子,是一门艺术,卖对子,也是很有学问的。书写对子和分拣搭配对子的人,大都怀有较深的文化底蕴。他们会根据前来选购对子顾客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风度气质和社会职业的不同,来搭配不同内容的对子门芯。
比如来者是居住在临沂城的老熟人,他就会给配上这样的门芯:“天开美景风云静,地接淮徐雨露深”。或者是“五湖寄踪陶公业,四海交游晏子风”。
如果来者器宇不凡、文质彬彬,他就会给配上“沾墨才题梅似雪,挥笔又赋柳如烟”。
给老年人他会给配上“福禄寿三星共照,天地人一体同春”,或“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给农民朋友配的春联常有:“三尺白雪三尺玉,一犁春雨一犁金”,或“一冬无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等语言朴实的对子,里边点缀着浓浓的春意和对美好生活满满的祝愿。
至于那些“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风杨柳鸣金马,晴雪梅花照玉堂”“梅开白玉阳先至,柳吐黄金春又来”等等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祝福的传统对子,都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子里,需要的时候,都能信手拈来,一挥而就。他们既是书法家,又是楹联艺术的文学家。
临沂名人出来在集市上卖对子,自然吸引了众多的当地感兴趣的居民前来观看。这里面有慕名前来挑选对子的老熟人,有帮忙拣选搭配对子的老街坊,有摇头晃脑品味对子内涵的老学究,还有站在桌子旁观赏人家写对子的年轻人,这里面就经常有我。
我是在临沂城长大的,从高小到初中,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习练过几天的描红和临帖。自从我能拿起毛笔写字开始,我们家过年的对子都是由我来书写。但由于年幼功浅,缺少习练,我写的那毛笔字,根本就拿不到桌面上来。因此,我瞄上了经常在年集上卖对子的民间书法家,如此好的学习机会我可是不会错过的。每逢腊月二十三、二十五、二十八和除夕日这四个年集,我几乎每天都站在摊子旁边看人家写对子。也不管人家高兴不高兴,反正没人撵我走,有时一待就是一天。
我那时还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学生,年轻眼窄,见识浅薄,也弄不清临沂城到底有多少书法家。但我感觉到一位叫做王振东的老者,隶体字数着他写得最好看(长大后知道了,王振东的隶书在临沂确数第一,是著名的书法家)。所以,我经常悄悄地站在王振东卖对子的摊子旁边,看他怎样裁纸,如何运笔,仔细观察他对隶书的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运笔走势。同时,也暗暗地记住了一些对子的上下联。
我眼睛看着他在纸上写字,右手揣在衣兜儿里,食指随着他手执毛笔的游走起落而比划着,看他对每个字的关键笔画是如何处理的。如果心里有问题不明白,趁他打火吸袋烟的时候(他用火镰、纸媒子打火),便弱弱地问他,那个字为什么那样写法。他这个人很和气,知道我经常在他的摊子旁边看他写字。见我求教,他很高兴。他两只眼睛在老花眼镜镜框的上方看着我,一边吧嗒着口里衔着的长杆旱烟袋,一边给我讲解隶书书写的要领。再到后来,他还口传给我学写隶书的几句口诀:
隶分秦汉,幻化于篆。蚕头燕尾,字形扁宽。
一波三折,横长竖短。逆入平出,纵向提按。
学得了书写隶书的精要,就需要经常练习。我是个家境贫寒的初中学生,没有钱购买纸墨,但我有我的办法。我的兜里经常揣着一些粉笔头,只要一有空,就掏出来,蹲在地上按照要领来练习书写。时间久了,在间架结构上倒也能写出来隶体字的几分韵味。以后过年我书写的对子,每年都有一定的进步。日子久了,我写的对子也得到了周边一些朋友的认可。谁家有结婚的需要贴喜联,过年给军属家庭送对子,我都去给帮过忙。再到后来,一些朋友在年前买好红纸墨汁送到我家里,让我给帮忙写过年的对子,我都把它看成朋友对我的信任和认可,也把这看成是别人出钱买纸墨送给我练字的好机会。
有一次,我给一位朋友写了一张隶书条幅,这位朋友对我说,你现在写的这字儿,如果到年集上去卖对子,保险写不上卖的。朋友的话提醒了我,我顿时产生了一种想到年集上去试一试的冲动。
时间,进入了九十年代。多年来,临沂城的规模有了较大的扩展,赶年集卖对子的市场也发展到好几个地方。快过年了,我鼓起勇气,来到西郊文具市场批发了一令大红纸和几瓶墨汁,在家里裁好了门芯、门边和横批用纸,准备到年集上去试一试,文人卖字不丢人嘛!
腊月二十五的那天,我在自行车后座上绑好一个小凳子和一个纸箱子,纸箱里面装着已经裁好了的对子纸以及部分在家里写好了的对子。车把上挂着黑色的手提包,包里装着规格不一的毛笔,以及墨汁、砚台和裁纸刀。左手掌把,右手提着可以折叠放开的小圆桌,蹬着自行车走出家门。我来到事先考察好了的临西一路与兰山路交汇处,站在毛线市场门口的北边一看,有不少早来出摊卖对子的,已经在路边上摆成了一大溜。我在路边找了一块空地,背靠东墙,支起了我卖对联的摊子。
第一次做卖字的生意,究竟能做到什么样,我心里没有底。两眼不敢看过往的行人,恐怕碰见熟人,特别是怕遇见自己单位的人。为了掩饰心里的空虚和紧张,我在桌面上铺上裁好的红纸,取出毛笔,饱蘸浓墨,运足腕力,在街面上写出了第一门对子:“红梅映日,翠竹摇风”。
就在我集中精力书写这门对子的时候,身边驻足了好几个行人围着摊子看我写字。我心里好紧张的,握笔的右手有些微微的颤抖。这门对子刚写完,就听到有人说道:“这门对子我要了。”我一听心中大喜,刚支下摊子就开张了,好兆头!他要了大门的,肯定还得要内门的。于是,我赶紧从纸箱子里取出我昨天晚上写好的对子,准备给他配个全套的。哪料他又蹦出一句话来:“不,我就要你现写的。”没办法,我只好现场给他书写全套的对子。我一边写,一边还怕刮风吹跑了晾晒在地上的对子,一时有点手忙脚乱。这时,幸亏我爱人领着孩子来了,她们帮我在地上用小石头压着对子。对子写好晾干以后,用旧报纸卷好交给那人,完成了我的第一笔卖字的生意。
来人要买我现写的对子,就像是给我做了一个广告。这样一来,观看我写对子的人多了起来。也许他们是看中了我写的字,还是我的对子纸红墨香,这个人要几门,那个人也要几门,还真叫我的那位朋友说着了,“写不上卖的。”一天下来,带去的红纸,几乎全部被我写成对子卖掉了,别提我心里的那个高兴呀!收摊回到家里一数算,一天净收入差不多有五十块钱。天哪,发财啦!要知道,那时节,我一个月的工资才七、八十块钱。
尝到了甜头,紧连着我又赶了剩下的两个年集。卖对子赚来的收入,使我们家过了一个肥年。除夕的下午,我书写了这样一门对子贴在我家的大门上:
上联:
一夜春风来小院花开似锦 风光无限小康岁
下联:
万家吉运报大方凤舞如云 气象万千大有年
横批:
金玉满堂
就这样,以后每年的大小年集,我都到那个地方去卖对子,每年过年都能挣到可观的酒钱。一来二去,几年下来,我也有了一些专门找我写对子的老顾客。有一个顾客说,我在集上只要看到了你的这块金星盘龙砚台,我就是在其他摊子上买了对子,我也得再买上几门你写的对子。
有一次,一位顾客找到我,让我给他写一张纸一个字的“欢度春节”,说是过年贴在单位的大门上。我裁好了四张正方形的大红纸,用两支抓笔并在一起给他写成晾干卷好以后,他问我多少钱。我这还是第一次卖这么大的字,不知道如何要价。心里话不就四个字嘛,就叫他看着给就是了。没想到,他给了我四十块钱。我不敢收,对他说,我买的一张红纸才一毛五分钱,我这不到一块钱的本钱,你给这么些钱,太多了。他说,不多,不多。我看中的是你写的字,不是大红纸。
还有一次,那年小尽,腊月二十九除夕。天都过晌了,我正收拾摊子准备回家的时候,从南面急匆匆地走来了两位中年人。
他们来到我跟前问道:你会写“招财进宝”吧?我说,会呀!他们用手比划着说:是四个字在一起的,你会吗?我说:我会。他们说:“哎呀,可找着个会写的了。俺急等着关门家走过年,问了好几个卖对子的,都说不会写。幸亏有个卖对子的说,北边摊子上有个当老师的,你去看看他会写吧,俺俩这才过来找的你。”那个时节,会写这种四字组合的吉祥图案的人还真不多。中学时代,我站在别人卖对子摊子的旁边,早就记住了不少这样的组合写法,没想到今天用上了。
我裁好几张正方形的红纸,刷刷点点,给他们写了“招财进宝”“只见财来”“黄金万两”“日进斗金”等几张生意人喜欢的吉祥合体字。他们很高兴地说,太好了!我们是来求一张“招财进宝”的,没想到还意外地得到了这么多的吉祥帖子。你要多少钱?我说,都是今年剩下的红纸,你们专程来求我写这种字,那是看得起我,不要钱。他们说,那可不行,俺都是做生意的,图个吉利。跑了好几条街,才找到你会写这种字的,不要钱那哪儿行呀?说完,拿着字搁下十块钱就走了。我很感慨,不知怎的,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心里生出了一股莫名的成就感。
那些年,每到逢年集,我都要收拾文房四宝到街上去摆摊卖对子。卖对子,真不容易!大冷的天,手都冻得拿不出来,在凛冽寒风里挣那份子钱,要不是年轻火力壮和真的缺钱,谁去挨那个冻?可是,我却兴致勃勃地逢年集就去。卖对子,除了厚实了我过年的钱包,也成了我那几年春节之前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
又是多年以后,临沂城的年集,已经渐渐成了临沂老人心里越来越远的记忆。城乡居民的那种平房小院的居住模式,逐步被高楼林立的居民小区所代替。对子,这种民间传统的居家门户上的春节标志,也被换成了一张一张印刷体的大福字。那种赶年集摆摊卖对子所带来的浓浓的年味儿,也已经成为日渐远行的过去。
(2021年元月25日)
【作者简介】杨兴德(男),曾用名:杨绪华,杨丰源。江苏省赣榆县人,山东大学电子计算机专业,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鲁南技师学院高级讲师,2012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