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学习构图中的基本规律

素描学习构图中的基本规律

素描初学者经常听到的评价:

“喂,你的构图不对,布局不合理!”

“看看你的构图有问题?”

“喂,你的画面跑偏了吧?”

构图!构图!构图是个问题吗?去他的构图吧,我自己画完也正在感觉很不爽呢!

笔者认为素描中构图欠妥对初学者不是个大问题。开始学习素描对布局的合理把握本身需要多次的实践中学习提高,无数次体会后画者自然能找到令画面合理的、舒适的、满意的布局关系。还有,在学习中了解人们的视觉习惯,构图规律,后期创作中自我对构图理解后的独特设计。

其实好的构图就是指:在画面安排过程中,将刻画的对象安排布置在恰当合理的位置。这涉及到对画面的整体观,而不是不经过大脑任意摆放。

那么,什么样的构图才算是好的构图呢?构图是考验画者对画面整体观的把控。每一个画者即便面对相同的刻画对象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差异,这和画者的性格习惯个性审美都有关系。所以并没有统一的一致的模式。但是从人类的普遍审美习惯和布局构图规律来说,合理的构图应该具有完整、稳定、饱满、均衡的、舒适的视觉效果。

杜绝画面出现松散、欠缺、偏离、单薄等情况,简单的说就是让实体部分的刻画对象大于空白部分,主要部分大于次要部分,主次分明,虚实恰到好处。这是初学者在素描过程中构图练习必须要遵循的基本法则。

画者对刻画事物的主题在构图中一定不要过大或过小,当然这些情况初学时都会经常出现,每一次素描过程就是实践和纠正的过程,只要笔耕不缀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如果构图中主要物体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画面主体与周围空间关系的失调。

所以构图就是要求画者三观要正,我说的三观不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是画面三观:画面整体的大局观,整体观,主次观。掌握构图技巧就不会再造成画面内涵表达和扩展的局限。常见的正确构图形式是形象饱满而不拥塞,留白恰到好处而不空洞。所谓上留天下留地,是指画面与四周的空间围合关系。

初学者要多看多临摹,欣赏好的作品,优秀作品,在脑海中有目的的记忆经典作品的画面组成。认真地理解和揣摩画面构图的表现技巧。

比如画石膏体的主要形象只占据画面很少的空间,画面构图本身也就失去了表现意义,使画面拘谨小气。

但是你如果想要表达的是环境和氛围,那么石膏像就不再作为主体,表现时可以淡化处理,画面的主次关系和构图形式都将发生转化。所以构图是一种表现手段,重要的是画者懂得如何运用构图规律,恰当表达你所要的展现内容。

构图需要多考虑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有的透视角度会产生视觉错觉我们要学会利用。

构图时通常要在刻画对象的朝向一边多留一些空间;

风景写生的构图应尽量避开正视和平视,不应将主景置于正中。在画包括人像在内的物体正面时,其三维延伸的消失会产生呆板的画面视觉感受,所以,这样的视点通常不适合绘画表现。记住,好的构图应避免“拥挤”和“分散”,尽量使画面具有延伸和想象的空间。

在思考构图的过程中在对画面整体性的领悟与把握上,有以下几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初学者不妨一试。

可以经常用手做取景框,多观察,为了捕捉和比较最佳画面,从而寻求更为和谐的构图比例。

也可以在心中虚拟一个画框,尝试想象你在不断缩放对象,直到感受画框的比例合适为止。这同样是一个比较构图的过程。

简单又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将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一反一正打开呈九十度,然后组合成一个长方形的取景框,同时闭上左眼通过上下移动来观察对象,就像大多数人在绘画之前都会做的那样(如上图)。

通常我们要求初学者在正式作画之前,先花几分钟的时间在画纸的左上角依照大图的比例画一幅近似的小构图,来参考和构图感觉。从不同的角度和视点去观察,表现对象的美。在正式素描时,小构图将一直引导着初学者注意画面中的构图关系。

经过以上的思考与尝试,会得到—张满意的画面构图,我们目的是希望画者能懂得构图基本法则。在长期的绘画学习中,去创作具有个人审美取向的,个性鲜明的构图风格,以独特的创意来展现你的构图之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