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作者 | 陈祥发: “十行诗”一束
作者:陈祥发
版式设计:湛蓝 【重庆专栏】
图源:堆糖
🍃 🍃 集中优势兵力
今冬的厉凌显胜往年
当年脑溢血后遗的畏寒更上一层
深夜达冰点,只得将身形收缩成弓形
并用身体的那面遮覆那面
自己给自己当被衾
后遗的耳鸣与眼钝
也只得以这面的牺牲增益那面
比如八小时之外,省却休闲出行
专注于赡养老人,以“分行”抒情
集中优势兵力,攻克一点点
🍃 🍃 “守财奴”心态
近四十年工龄搬家十多次
因不胜其烦,每次都送掉若干书籍
那些“弃儿”与我的足迹一一对应
让我稳稳地记住了一己屐履
是“守财奴”心态
守护着我对江河湖海的印记
我赠送给学生好友的那些书籍
定然没遭舍弃,也不会永远沉寂
定然已生根发芽,摇曳生姿
令山川葱绿,多情婉丽
🍃 🍃 莫道君行早
谁是早行人?昼夜奔波的
车流人流,混淆了早与迟
勿须怀疑何以这多事
勿须疑心何以早早便起
人家乃是精准到分秒的“算计”
你看,严寒尚未拼却全力
人家已在铺排着从坡脚漫过高岭的桃李
果香在峰峦山涧流溢
恰是这冲淡了寒冬的冷飕飕
用春夏的明媚,举旗打气
🍃 🍃 “有水则灵”有条件
比如人工桥作彩虹造型
树木摇曳成逶迤的山岭
恰巧有飞机飞鸟的投影更为上乘
更需得着一轮月牙悬挂九天
而且,光有游来游往的鱼儿还不行
还须有浣衣的少女亲临压阵
但伊们往往因心事略显沉寂
还得添加一群小媳妇半老嫂子
喜不自禁的疯疯癫癫,方能令
一潭碧绿尽展诗兴,灵性倍增
🍃 🍃 大雪来过后
有人说,雪对山川大地的改变是暂时的
太阳朗照时,一滩接一滩水迹
便是大雪光临的凭据
写诗的人,抑扬顿挫的情绪
于雪地表露得分外明晰
少女也是,孩儿也是
唯有农人承接着白茫茫的一番欢喜
忙不迭地赶去
打制装盛小麦的仓储
秋收的筹备,宜早不宜迟!
🍃 🍃 幕后,是你窥不见的“狠”
因为隔出了台前与台后
逗引着人们对幕后的窥潜
台前或许很光鲜,台后常常
经受着庸常生活的折腾
汗水,泪水甚至血水打磨着他们
磨砺成刀枪不入、攻无不克的“狠人”
这个狠是把枪尖对准自己呀
狠命提拉着一己发须
要增加脚下土坎的高程
数十年赢得聚光灯下一瞬间
🍃 🍃 街头,偶遇名角
春天上行至最旺盛时
山脚与坡岭分不出层次
鲜花与鲜花挤挤挨挨在一起
街头巷尾的美眉们亦如是
大腕明星们卸妆以墨镜饰之
滑落人流熙熙,转瞬不见踪迹
但一旦搭话漏出一星半缕
伊们的身份便再难保密
隐匿不住的艳丽
潜伏在骨髓最深层次
🍃 🍃 用脑子打工
某日,朝阳滴着海水加速飙升
小区的路灯尚无交班的痕迹
其实路灯确也身不由己
电脑锁定它的作息
电脑说到底也是机器
鼠标拿捏在主人手里
主人谦称不过“打工的”
最大的责任便是循规蹈矩
呀,你这样讲就没啥意思
“打工的”也得用脑子!
🍃 🍃 “托老所”里排排坐
只是多数吃不了果果
牙口不利索,只能吃羹羹,喝奶粉
没由来笑呵呵
当年用这些喂养小孙孙
小家伙们排排坐着,静等爷爷奶奶接回家门
今天,“老家伙”们
只盼三天两头前来看上一眼
翻出八辈先人的陈谷子烂芝麻
你添醋来我加油,加工成
美味佳肴几大箩,你乐我也乐
🍃 🍃 严寒隔不断春之途程
冬天的朝阳肩负聚光灯职能
誓将光能转化成热能
将雾霾烛尽
将严寒驱净
路途如斯遥远
区域如斯无边
它只能拼将光束凝聚成一线
由线及点,由点扩面
突破季节的屏障
透露春已起程的快讯
🍃 🍃 将暖阳高举过头顶
严冬亦有暖阳在流溢
突如其来的暖洋洋让人们略舒一口气
千家万户走出提凳执椅老幼弱躯
不过暖阳不是急盼就能盼得的
当冷飕飕的连绵雨将冬直劲往深渊推去
人们只得将蓄积了数十年的暖阳
从心底一层层翻出,并高举过头顶
暖和自己,并暖及周边邻里
其实是彼此供暖,你温暖着我
我亦温暖着你
🍃 🍃 人间,真当惜时如金
常常看见日、月办交接
甚至重叠成天狗的贪吃
千村万落盆盆钵钵骤起
日、月重耀天地
人间自有各自的规矩
在那“无名高地”,孟婆
以一碗特制的茶饮
将现世的肚肚肠肠,好一番清洗
街灯熄灭后,还能似有若无“火”一把
人呀,连回光返照也是传奇
🍃 🍃 用这个比方宜谨慎
都说女性是水做的
用这个比喻时
女性要谨慎,水也要谨慎
彼此宜增光争脸
忌绝相互伤心
如果以水洗面愈益失净
一袭靓影飘过水面
有人似闻河东狮声
那么,还是让这个比方好好休闲
暂且安排三年的闭门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