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温毒类温病名方

【药物组成】

黄芩(酒炒)、黄连(酒炒)各五钱,陈皮(去白)、甘草(生用)、玄参、柴胡、桔梗各二钱,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各一钱,僵蚕、升麻各七分。

【煎服方法与服用宜忌】

上药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蜜拌为丸,噙化。本方用药药性多升散、苦燥,纯热无湿者慎用。忌服辛辣、刺激、油腻饮食,阴虚患者慎服。

【主治病证】

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灼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方歌】

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

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此方先。

【方证源流】

本方出自元·罗天益《东垣先生试效方》卷九《杂门方·时毒治验》,载:泰和二年四月,济源“民多疫病,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甚,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天行……如染之,多不救”。时医多以承气汤合板蓝根下之,伊尔反复,终至危笃。东垣先生诊为风热疫毒壅于上焦,上攻头面,郁于少阳、阳明二经所致,法当疏散上焦风热毒邪。承气汤药物气味俱厚,性沉降而走中下焦,以之治疗上焦火热之证,于病位上下殊异,故而罔效。乃另辟蹊径,立疏散风热、清解疫毒之法,创普济消毒饮一方,“全活甚众”。

《东垣试效方》谓本方主治大头天行,症状特点:“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亦即“大头瘟”病。关于大头瘟之治疗,《医学正传》卷二载有二黄汤,据言引自东垣方,以黄芩(酒制)、黄连(酒制)、甘草等分主治大头天行疫病及上焦火热毒盛。但治本病之专方者当首推普济消毒饮。诚如吴瑭在《温病条辨》卷一盛赞本方“治法总不能出李东垣普济消毒饮之外,其方之妙,妙在以凉膈散为主,而加化清气之马勃、僵蚕、银花,得轻可去实之妙;再加玄参、牛蒡、板蓝根,败毒而利肺气,补肾水以上济邪火”,同时,吴氏认为去升麻、柴胡,加银花、荆芥疗效更佳。

《医方集解·泻火之剂》云本方:“此手太阴、少阴、足少阳、阳明药也。芩、连苦寒,泻心肺之热为君。玄参苦寒,陈皮苦辛,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为臣。连翘、薄荷、鼠粘辛苦而平,蓝根甘寒,马勃、僵蚕苦平,散肿消毒定喘为佐。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之阳气不得伸,桔梗辛温为舟楫,不令下行,为载也。”

【方义阐释】

普济消毒饮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本方主治大头瘟(原书称大头天行),乃感受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所致。方中重用酒连、酒芩清热泻火,祛上焦头面热毒为君。以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辛凉疏散头面风热为臣。玄参、马勃、板蓝根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配甘草、桔梗以清利咽喉;陈皮理气疏壅,以散邪热郁结,共为佐药。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面,且寓“火郁发之”之意,功兼佐使之用。诸药配伍,共收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

【临床应用】

现代研究证实本方有退热、抗病毒、抗感染、提高免疫力等作用,而且药效强,临床常用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颜面丹毒、颈淋巴结炎、急性咽喉炎、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急性呼吸道感染等属风热邪毒者。与银翘散相比,本方的功效要强劲得多,更适合用于银翘散证的重证,不仅疏风解表的作用强于银翘散,其清热解毒力量也更大。

现代应用本方时当主要掌握以下要点:一是用于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流感及普通感冒病毒等;二是这些病毒重点侵害头面部,导致腮腺、淋巴结、中耳、扁桃体、结膜、鼻窦等器官的红肿、疼痛、渗出;三是有发热等毒血症症状。另外,这些病毒感染后并发的细菌性鼻窦炎、中耳炎等也属本方的适用范围。

临证运用时宜对本方适当加减。如证候明显,可加荆芥、防风;高热,加生石膏、大青叶、生栀子;腮部漫肿较硬,可加昆布、海藻;大便秘结,可加大黄、芒硝;兼气虚者,加党参;睾丸肿痛,加川楝子、龙胆草、荔枝核。如臧学永用普济消毒饮加减,药物组成为:板蓝根、黄连、赤芍、侧柏叶、牛蒡子、薄荷、僵蚕、玄参、桔梗、柴胡、连翘、甘草,治疗血管神经性水肿,3剂而愈。

(尹中华.中华医学优秀学术成果文选.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医案精选】

案一:大头瘟

泰和二年,先师以进纳监济源税,时四月,民多疫疠,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天行,亲戚不相访问,如染之,多不救。张县承侄亦得此病,至五六日,医以承气加蓝根下之,稍缓。翌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缓,终莫能愈,渐至危笃。或曰李明之存心于医,可请治之。遂命诊视,具说其由。先师曰:夫身半以上,天之气也;身半以下,地之气也。此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目而为肿盛,以承气下之,泻胃中之实热,是诛罚无过,殊不知适其所至为故……普济消毒饮子:黄芩、黄连各半两,人参三钱,橘红、玄参、生甘草各二钱,连翘、鼠粘子、板蓝根、马勃各一钱,白僵蚕(炒)七分,升麻七分,柴胡二钱,桔梗二钱。共为细末,半用汤调,时时服之;半蜜为丸,噙化之,服尽良愈。

按:本例病人为大头瘟,外感风热时毒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疏风散邪。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

(俞震.古今医案按.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案二:银屑病

吴某,男性,47岁,2008年1月26日初诊。

主诉:银屑病史两年,加重3个月。现病史:患者素喜饮酒,贪食肥甘,两年前开始双下肢外侧发现几粒红色小丘疹,渐成红斑,上覆白色鳞屑,未予治疗,后逐渐漫及双前臂及左股外侧,数目不多。1个月前因感冒后开始全身泛发红色皮疹并逐渐扩大。检查:全身泛发红色斑丘疹,小则蚕豆,大则核桃,部分已融合成片,搔后起屑,屑起可见点状出血,伴口干,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脉象弦数。中医诊断:白。西医诊断:银屑病。辨证:血热风燥,肌肤失养。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祛风。处方:普济消毒饮加减。药用:黄芩12g,黄连6g,牛蒡子9g,板蓝根12g,玄参12g,陈皮9g,金银花15g,连翘15g,薄荷6g,白僵蚕9g,生甘草9g,土茯苓30g,白鲜皮20g,丹皮15g,赤芍15g。7剂,水煎服。

2010年2月3日复诊,药后皮损变薄,白屑减少,但自觉瘙痒加重,斑疹基底颜色变淡,大便通畅,小便微黄,舌脉同前。

处方:前方去薄荷,加蝉蜕9g。7剂,水煎服。

2010年2月10日三诊时,患者面部及双上肢皮损已消退过半,余处皮损部分已见中心消退,瘙痒减轻,知药已中的,前方加减共进30余剂而告痊愈。嘱其忌食辛温发物,戒烟酒,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按:本例患者平素恣酒肥甘,故血热内蕴,加之外受风热,内外相引,遍生斑疹,选用普济消毒饮以清热解毒,凉血祛风。去桔梗、升麻、柴胡、马勃,加金银花、土茯苓、白鲜皮、丹皮、赤芍意在减疏风散邪之功,而加重清热解毒,凉血退疹之力。二诊时因其瘙痒加重,故加蝉蜕,不仅散风清热,更可退疹止痒。

[贾利生.普济消毒饮在皮肤科中的应用.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1)]

案三:染发皮炎

吴某,女性,42岁,2011年10月15日初诊。

主诉:染发后头面部红、肿、痒、痛3天。现病史:患者4天前染发,第二天晨起即觉头面、耳后红肿、发痒,自行口服扑尔敏、维C银翘片两天未见好转,且自觉症状加重,并出现疼痛。检查:头皮、前额、耳前后皮肤红肿连及成片,边界明显,触之灼热,耳廓及额部可见集簇性水疱,个别疱壁已破,流津黄黏,上眼睑肿胀,双目开合受限,伴畏寒,溲赤。舌红苔黄,脉洪大而数。中医诊断:风毒肿。西医诊断:染发皮炎。辨证:血热内壅,外染毒邪。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处方:普济消毒饮加减。

药用:黄芩12g,黄连6g,金银花15g,连翘15g,大青叶15g,生地24g,丹皮12g,赤芍15g,玄参9g,升麻6g,柴胡6g,薄荷6g,苦参6g,白茅根30g,生甘草9g。5剂,水煎服。外用:黄芩30g,黄柏30g,马齿苋40g,生地榆20g,5剂,水煎冷敷,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2010年10月20日复诊,患者双眼睑肿胀已消,余处皮损微红,肿消过半,水疱干涸,自觉痒轻痛止,舌脉同前,守前方再进5剂而愈。

按:此例病人因秉性不耐,血热内壅,外染毒邪,发于体肤,故而红肿起疱,痛痒皆盛。选普济消毒饮去牛蒡子、白僵蚕、桔梗、马勃、陈皮、板蓝根,而加金银花、大青叶、生地、丹皮、赤芍、白茅根、玄参,意在加重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并配合外用药以清热燥湿,解毒消肿,内外夹击,使热毒速清,故红肿痒痛告愈。

[贾利生.普济消毒饮在皮肤科中的应用.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1)]

三黄二香散(《温病条辨》)

【药物组成】

黄连一两,黄柏一两,生大黄一两,乳香五钱,没药五钱。

【煎服方法与服用宜忌】

共研极细末,初用细茶汁调敷,干则易之,继之用香油调敷。本方适用于热毒偏盛之实证,非实证红肿热痛者不宜。服药期间,忌服辛辣、滋腻、温补、燥烈之品,忌服虾蟹等发物。

【主治病证】

温毒外肿。敷水仙膏后,皮间有小黄疮如黍米者。

【方歌】

连柏大黄泻火毒,再加乳香和没药,

共为细末调外敷,头面肿痛效堪夸。

【方证源流】

清·吴瑭著《温病条辨》中温毒敷水仙膏后,“皮间有小黄疮如黍米者,不可再敷水仙膏,过敷则痛甚而烂,三黄二香散主之”。吴瑭所说之“皮间有小黄疮如黍米者”,即现代皮肤病学所说之接触性皮炎或毒性皮炎之丘疹,“痛甚而烂”即指皮损严重之皮肤糜烂。所以引发皮损者乃因水仙根所含有毒成分石蒜碱类生物碱刺激皮肤所致。吴瑭认为水仙膏虽是“拔毒外出”的治疗手段,但也不得不接受造成皮肤损害的事实。为此他制订了专门治疗水仙根皮炎的三黄二香散。吴瑭说:“三黄取其峻泻诸火,而不烂皮肤。二香透络中余热而定痛”。其作用原理与如意金黄散相同。

赵绍琴等在《温病纵横》中谓:“三黄二香散中三黄相配,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以消肿。乳香、没药活血通络,止痛消肿。外敷此方有消肿止痛之效。”

【方义阐释】

本方用黄连、黄柏、生大黄泻火解毒,用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全方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外用为粉以敷疮疡,能解毒、消肿、生肌、止疼,虽为开通之品,不至耗伤气血,诚良药也……最宜生用,若炒用之则其流通之力顿减”。本方组方严谨、精练、绵密。五味药各司其职,既能泻火解毒,又可通络定痛。

【临床应用】

本方有解毒散结、化瘀消肿之功效。吴瑭所说的“温毒咽痛,喉肿,耳前耳后肿,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甚则耳聋,俗名大头瘟者”的重症急性腮腺炎,完全不必先敷水仙膏造成毒性皮炎,可以直接用三黄二香散外敷治疗温毒,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三黄二香散亦可用于具有“红、肿、热、痛”症状的阳性痈疽,其效用绝不逊于如意金黄散。现代临床本方可用于现代医学的颜面丹毒、流行性腮腺炎、带状疱疹、水火烫伤、湿疹、乳痈、急性淋巴结炎、各种未成脓的痈、疽、疔、疖等疾病。近年来有报道用本方治疗附睾炎。

[刘建国.三黄二香散外敷治疗急性附睾炎37例.中医外治杂志,2002,11(2)]

赵妍敏等以三黄二香散治疗黄水疮63例,先用地肤子20g煎水洗净患处,再取三黄二香散适量用香油调敷,疮面,疗效确切。

[赵妍敏,胡秋华.三黄二香散合地肤子外用治疗黄水疮.中医外治杂志,2002,20(3)]

三黄二香散用于治疗疮疡红肿痛,热盛未溃时最宜;疮疡溃后肿不消,久不收口者,亦可用其外敷,对皮肤无刺激性。应用时常加用有清热止痛、防腐生肌作用的冰片3g于上药中,共研细面外用。临床可根据病情需要灵活运用。如偏于热盛者加金银花、蒲公英;血瘀重者加桃仁、红花;湿热盛者加苦参、地肤子等。

【医案精选】

案一:丹毒

杜某,男性,44岁,1997年8月11日初诊。

因右小腿皮肤灼热、红肿、疼痛,诊为丹毒,静脉滴注青霉素4日无效而来诊。诊见右小腿皮肤红肿,边界清楚,压之褪色。予生大黄、黄连、黄柏、乳香、没药各等份共研细末,以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2次,3日而愈。

按:本例病人所患为丹毒,为外感温热时毒所致,治疗可参考温病温毒论治,方用三黄二香散外敷,也可同服清热解毒之汤剂,效果更著。

[潘凤芝.三黄二香散外敷治疗外科皮肤病.中国民间疗法,2002,10(7)]

案二:带状疱疹

陈某,女性,38岁。患者3日前出现右胁下疼痛,如针刺,夜间症状加重。继之皮肤出现簇集性丘疹,间有水疱,应用抗病毒药效果不佳。予三黄二香散加苦参、蒲公英各等份共研细末,醋调外敷,每日2次。并口服龙胆泻肝丸。3日后疼痛明显减轻,水疱结痂,丘疹消失,继续用药2日后痊愈。

按:本例病人所患为带状疱疹,三黄二香散加苦参、蒲公英醋调外敷,其中三黄二香散清火解毒、消肿止痛,再加苦参以清热燥湿,蒲公英清热解毒。并口服龙胆泻肝丸清泄肝胆湿热毒邪,效果明显。

[潘凤芝.三黄二香散外敷治疗外科皮肤病.中国民间疗法,2002,10(7)]

案三:黄水疮

苏某,女性,9岁,2000年9月21日初诊。

诊见口鼻周围、内外眼角、发际根部及上肢多处黄色厚脓痂,诊为黄水疮,予地肤子煎水外洗,三黄二香散外敷,治疗1次而愈。

按:黄水疮为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表皮化脓性皮肤病,好发于颜面及四肢,常因搔抓,渗液流溢,而传至身体其他部位,引发全身感染。原发损害为脓疱,疱壁薄易破溃结成脓痂。中医认为本病为夏秋季节气候炎热,小儿肌肤娇嫩,腠理失于固密,感受暑热湿毒,以致气机不畅,疏泄障碍,熏蒸肌肤而致。三黄二香散方中大黄、黄连、黄柏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之成效立显。

[赵妍敏,胡秋华.三黄二香散合地肤子外用治疗黄水疮.中医外治杂志,2002,20(3)]

清咽栀豉汤(《疫喉浅论》)

【药物组成】

生山栀、豆豉、银花、苏薄荷、牛蒡子、粉草、乌犀角(神清微烦禁用)、白僵蚕、连翘壳、苦桔梗、马勃、蝉蜕。

【煎服方法与服用宜忌】

加芦根一两,灯心二十寸,竹叶一钱,清水二蛊,煎至八分,温服。忌食鱼腥海鲜及辛辣刺激之品,多喝开水,食清淡之物,并注意休息。注意口腔卫生,以温盐水漱口。

【主治病证】

疫喉邪郁未透,内火已炽,咽喉红肿白腐,壮热少汗,痧隐不齐,心烦懊憹舌干口渴,脉数。

【方歌】

清咽栀豉银翘蒡,薄荷甘桔蝉白僵,

犀角马勃解热毒,烂喉丹痧用此方。

【方证源流】

烂喉痧治疗多以清泄热毒为基本原则。由于该病“古书不载,古亦无患是症者”,近代医家在逐渐认识该病的过程中,先后创制了大量方剂。

陈耕道编纂了烂喉痧的第一部治疗专著《疫痧草》(1801),首次将烂喉痧和其他疾病区别开来,对后人颇有影响。陈耕道提出疏达、清散、清化、下夺、救液五大法则,并创制方剂加减葛根汤、四虎饮等,为烂喉痧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夏春农的《疫喉浅论》(1875)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名医丁甘仁明确指出,烂喉痧不同于白喉,提出“以发汗透疹为第一要义”“重痧不重喉,痧透喉自愈”的治疗原则。“时疫喉痧初起,则不可发表,故先用汗法,次用清法,或用下法,须分初、中、末三层。”

治疗疫毒外袭肌表之证,陈耕道首先提出透表泄热、凉营透疹的治疗原则,创加减葛根汤。夏春农在前方基础上加大了解毒之力,选用山栀、犀角,并兼用灯心草、竹叶清心热,导热下行,制清咽栀豉汤。主要针对烂喉痧初期的治疗,突出“清透”法,以使病邪从汗而解。如《吴医汇讲·烂喉丹痧治宜论》所云:“其症初起,凛凛恶寒,身热不甚,并有壮热而兼憎寒者,斯时虽咽痛烦渴,先须解表透达为宜,即或宜兼清热,总以散字为重,所谓‘火郁发之’也。”方中选用犀角,是因其有谵烦的症状,恐邪入营,故用其以护营,正如《金匮要略》所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符合“已病防变”的治疗原则。但若患者神清微烦则勿用之,防止引邪入心包。

【方义阐释】

本方所治证属风热疫毒内郁化火,欲透不能,上攻咽喉,腐化血肉而致,故治宜辛凉透邪,清热解毒。

本方的配伍特点有:一,首重清透,使温热时毒能从汗而解。夏春农明确指出:“首当辛凉解表。治疫喉痧入手之大关头,惟在善取其汗,有汗则生,无汗则死,可不慎哉。”丁甘仁亦谓:“烂喉丹痧以畅汗为第一要义。”故用豆豉、薄荷、牛蒡、蝉蜕、桔梗辛凉透表,宣肺散邪,使病邪汗出而解。二,辛凉解表为主,辅以清里,在辛凉之中合以清热解毒、清泄热邪之品,表里兼顾,“疏散清化,宜并进之”,故加入金银花、连翘、山栀、竹叶清泄热邪,犀角凉解热毒。此外,灯心草、竹叶的组合还有清心并导热下行、给邪以出路的作用。三,本方所治病证常可见咽喉肿痛明显的症状,故用马勃、僵蚕、甘草解毒利咽,直达病所。四,热病伤津,且本病以发汗解表为要,易造成津液亏损,故配以芦根清热生津止渴,顾护阴津。诸药合用,共奏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之功。

【临床运用】

本方为治疗烂喉痧常用方。烂喉痧又名疫喉痧,发于冬春为多。用于烂喉痧初起的治疗时,常配合外治法如外吹玉钥匙、珠黄散或锡类散等于患处,以清热解毒,化腐生新。

现代医学疾病,如白喉、流脑、急性白血病的急进期、猩红热、急慢性咽喉炎、口腔感染、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等急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均可以有机会用到本方。其疗效不亚于青霉素、磺胺剂,值得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临床加减使用本方时注意勿滥加用清营凉血之品,过用寒凉易导致邪毒凉遏冰伏,反不利于透邪。并需根据具体病情灵活加减,若表郁较重者,可酌情加入荆芥、防风等以辛散表邪,表解即散去。咽喉肿痛明显者,可加入挂金灯、橄榄、土牛膝根等清热利咽;此外,尚可用土牛膝根洗净,捣烂取汁,重汤炖温,频频漱喉;或用射干不拘多少,开水浸泡绞汁,加醋少许,噙漱。若大便燥结者,须加用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

【医案精选】

案一:烂喉痧肺胃蕴热

金某,痧点较昨稍透,兼有起浆白疹,咽赤作痛,偏左起腐。肺胃蕴热,未能宣泄,病起三朝,势在正盛。

连翘壳、马勃、荆芥、薄荷叶、桔梗、射干、牛蒡子、蝉蜕、广郁金、灯心草。

二诊:痧点虽布,面心足胫尚未透发,烦热,胸闷咽痛,舌苔黄糙少津。肺胃之邪,不克宣泄,夹滞不化,恐化火内窜。

净蝉蜕、牛蒡子、连翘壳、麻黄、苦桔梗、苏薄荷叶、广郁金、炒枳壳、煨石膏、茅根肉。

三诊:咽痛稍轻,肌肤丹赤,投辛温、寒,宣泄肺胃,热势大减,苔黄大化,而舌边红刺。邪欲化火,再以清泄。

连翘壳、广郁金、滑石块、炒枳壳、煨石膏、黑山栀、淡豆豉、杏仁、牛蒡子、竹叶心。

四诊:肌肤丹赤,而痧点未经畅透,肺胃蕴热未经宣泄,邪势化火,劫烁阴津,舌绛干毛。恐邪热内传而神昏发痉。

犀牛角尖(磨)三分,丹皮二钱,鸡苏散四钱,玄参三钱,杏仁三钱,荆芥一钱,牛蒡子三钱,鲜生地三钱,连翘三钱,广郁金一钱,白茅根肉八钱,竹叶三十片,灯心草三尺。

五诊:丹痧渐化,而火风而未能尽泄,咽痛甚重,大便不行,舌绛无津,拟急下存阴法。

犀角尖(磨)三分,丹皮二钱,玄参肉二钱,防风一钱,元明粉一钱半,生广军三钱,鲜生地五钱,大贝母二钱,荆芥一钱,黑山栀三钱,生甘草五分,桔梗一钱。

六诊:大便畅行,咽痛大减,然仍热甚于里,舌红尖刺无津。痧化太早,邪势化火,劫烁津液,未为稳当。

玄参肉、细生地、连翘壳、桔梗、金银花、郁金、天门冬、山栀、生甘草、竹叶、鲜芦根。

七诊:咽痛渐定,热势大减,舌绛刺亦退,然舌心尚觉干毛,还是阴津未复也。

细生地四钱,连翘三钱,银花一钱五分,鲜石斛五钱,天花粉二钱,大玄参三钱,生甘草五分,天门冬三钱,绿豆衣三钱,山栀三钱,芦根一两五钱,竹叶三十片。

八诊:脉静身凉,履夷出险,幸甚。拟清养肺胃,以彻余炎。

大天冬、大玄参、连翘、白银花、茯苓、绿豆衣、川贝母、竹叶心、鲜芦根。

按:本案为治疗烂喉痧的全部过程。患者疾病初起时“痧点较昨稍透,兼有起浆白疹,咽赤作痛,偏左起腐”“势在正盛”,治宜辛凉透邪,清热解毒。故选用清咽栀豉汤加减。陈耕道曾提出“疏达、清散、清化、下夺、救液”五大法则,综观全案,患者二诊、三诊、四诊时重在清热,并积极防治热入营血分,通过疏散、发汗、清透等方法涤除热邪。疾病后期患者伤津较重,故六诊、七诊、八诊时重在清余热,生阴津。

(张聿青.张聿青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案二:烂喉痧

王,幼。丹痧发于遍身,骨节酸痛异常,喉痛,此喉痧重证。舌红起刺如杨梅,是其特征。

处方:浮萍5g,前胡5g,板蓝根9g,紫草2.4g,山栀皮9g,蒲公英9g,薄荷6g,大力子9g,射干2.4g,丹皮6g,连翘9g,六一散9g,白茅根(打)30g。

另:玄明粉30g,水冲多次漱口。

二诊:予以清气解毒。

小蓟9g,玄参9g,麦冬9g,连翘9g,升麻2.4g,板蓝根9g,知母9g,生山栀9g,通草3g,鳖甲(先煎)24g,藏青果5枚。

另:陈莱菔英120g,煎汤代茶。外吹锡类散。

三诊:再投养阴凉血之属。

鲜生地12g,小蓟9g,白薇9g,麦冬9g,夏枯草9g,梗木通1.5g,玄参9g,浮萍草5g。

四诊:喉痧寻愈,一身关节疼痛,不利转侧。处方:

浮萍草6g,西河柳9g,豨莶草9g,桃仁泥9g,丹皮9g,薄荷6g,白芍9g,汉防己12g,海桐皮6g,晚蚕沙(包)9g。

按:此为喉痧重证。丹痧遍发,舌如杨梅,是热毒壅盛于肺胃,外窜于肌肤。治疗宜因势利导,令其畅发,清热解毒。仍以清咽栀豉汤加减。丹痧已遍发,去原方中豆豉、蝉蜕、僵蚕等辛散之品,加六一散、板蓝根、丹皮、紫草清解气营之物,再外用玄明粉漱口,可以软坚化结,清热消肿。一诊仍以入营尤可透热转气立法,古云表之之后当清之。二诊即应以清气解毒、清利咽喉为主,略加坚阴之品。三诊当滋阴养血,清解余热,痧疹愈后,如有并发症遗留,则当随证施治。关节疼痛是因热毒阻络。关节不利,治以养阴活血,祛风通络。

(门人集体整理,朱良春执笔.章次公医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案三:手足口病

邵某,女,3岁,2008年4月3日初诊。

主因口腔黏膜、手掌、足跖多发疱疹、斑疹就诊,发病前有轻微发热,诊时疱疹周围发红,有痛感,食欲欠佳,精神略差,他症不著,舌淡红苔薄黄,脉浮稍数。

西医诊断:手足口病。

中医诊断:风热郁于肺卫证。

治以疏风散热解毒,用清咽栀豉汤化裁治疗。药物组成:银花、连翘、板蓝根各15g,马勃10g,山栀子、豆豉、牛蒡子、薄荷、蝉蜕、玄参、白僵蚕、甘草各6g。每天1剂,水煎频频呷服,3剂后,口腔、掌跖部斑疹、疱疹明显减轻,继服3剂后疱疹、斑疹完全消退。

按:清咽栀豉汤出自《疫喉浅论》,由山栀子、淡豆豉、银花、薄荷、牛蒡子、甘草、蝉蜕、白僵蚕、犀角、连翘、马勃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咽的功效,原用于疫喉的治疗。手足口病是以发热,手掌、足跖、口腔内等部位发生斑疹、疱疹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为主,其轻微型中医辨证属风热郁于肺卫,临床用清咽栀豉汤化裁治疗,起效迅速。

[高飞凌.温病古方治疗皮肤病举隅.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0(3)]

余氏清心凉膈散(《温热经纬》)

[药物组成]

连翘三钱,黄芩三钱,山栀三钱,薄荷一钱,石膏六钱,桔梗一钱,甘草一钱。

【煎服方法与服用宜忌】

上为粗末。每服9~15g,加竹叶1片,用水375mL,煎至250mL,去滓,入生白蜜20mL,微煎,温服。体虚患者及孕妇,忌用或慎用本方。不可同服温补、燥烈、辛辣、滋腻之品,亦不可服用虾蟹等发物,宜清淡饮食。

【主治病证】

疫疹初起,包括丹痧,现在所谓“猩红热”。

【方歌】

余氏清心凉膈散,竹叶桔梗山栀草,

黄芩连翘清中焦,清宣气分薄荷膏。

【方证源流】

“凉膈散”本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上、中二焦积热。余师愚去大黄、芒硝,加桔梗、生石膏组成此方,主治疫疹初起,后世从王士雄所论,名之曰“余氏清心凉膈散”。

本方的创制遵从以下三种学术理念:一,余氏秉承刘河间“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治疗以寒凉为主,故选用黄芩、山栀等清热药物;二,在寒凉派用药基础上,遵循卫气营血的治疗原则,即“在卫汗之可也”,故选用连翘、薄荷等辛凉透表药物;三,余师愚认为石膏其性大寒,大清胃热,而味淡而薄,能解肌热,同时体沉而寒,又能泻实热,认为温热之疫非石膏不能治,因此在临床上遂用石膏重剂以试治温疫。

余师愚在《疫疹一得》中云:“凉膈散……连翘、生栀子、黄芩、薄荷、桔梗、生甘草、生石膏、竹叶,此上、中二焦泻火药也。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故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升散于上。古方用大黄、芒硝推荡其中,使上升下行而热自清矣。予忆疫疹乃无形之毒,投以硝、黄之猛烈,必致内溃。予以石膏易去硝黄,使热降清升,而疹自透,亦上行下行之意也。

王孟英在《温热经纬》云:“清心凉膈散,一名桔梗汤,即凉膈散去硝、黄,加桔梗。余氏又加生石膏,为治疫疹初起之良剂。”

赵绍琴等认为本方所治之证乃为热毒壅滞气分所致,故宜清气透热,使热毒有内清外达之机。清心凉膈方乃余师愚于凉膈散方中去大黄、芒硝加桔梗、生石膏组成。本方诸药相配,共奏清透气分热毒之功,在临床治疗本证时,宜在清心凉膈散中选加金银花三钱,地丁三钱,紫草三钱,丹皮三钱,赤芍三钱,生地三钱,鲜芦茅根各一两,以增加清热解毒凉营行瘀、养阴生津之功。

傅衍魁等认为本方乃凉膈泄热之剂,连翘、黄芩、栀子清心凉膈,石膏、薄荷辛凉透热,桔梗、甘草宣通上焦气分而兼利咽喉。由于本病邪在气分,乃无形之热,故不用苦寒下降之剂,而以轻清上浮之品,透达郁热。(《医方发挥》)

余氏根据内经“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的原理,在凉膈散的基础上去硝、黄加石膏治疗疫疹,使热降清升,确是说理清楚,发明了余氏凉膈散一方。而赵、傅二氏更进一步说明了本病为热毒壅滞气分,方义分析精确。

【方义阐释】

本方由凉膈散去芒硝、大黄,加石膏、桔梗而成,乃凉膈泄热之剂。本方证病邪在气分乃无形之热,故不用苦寒下降之剂,而以轻清上浮之品,透达疹热。方中黄芩、生栀子、生石膏寒凉清热,功专清解气分热毒。生石膏又有解肌达热出表之功。连翘、竹叶能清里热,配少许薄荷,又轻清宣透,使气热有外达之机。桔梗配生甘草,宣通上焦气分,泄火利咽喉而止咽痛。本方诸药相配,共奏清气泄热、凉膈解毒之功。

【临床应用】

本方具有清解气分热毒之功效,为治疗烂喉痧毒壅气分的常用方。烂喉痧毒壅气分的具体临床表现有:壮热、口渴、烦躁、咽喉红肿糜烂,肌肤丹痧显露,舌红赤有珠,苔黄燥,脉洪数。现代临床常用本方治疗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见上述临床表现者。

如赵绍琴等在《温病纵横》中载其治疗烂喉痈痧毒壅气分,即在余氏清心凉膈散的基础上,加金银花三钱,地丁三钱,紫草二钱,丹皮三钱,赤芍三钱,生地三钱,鲜芦根,茅根各一两,加强清热解毒、凉营行瘀、养阴生津之功,疗效明显。又如韩贵清在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认为其是由外感风热之邪或素体阳盛,蕴生内热,感受秽浊时毒所诱发,在该病早期即用余氏清心凉膈散化裁以清气透卫,解毒泄热。

(徐三文,陈前进,胡红云.中国血液病秘方全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本方运用时需随症变化。若见烂喉丹痧兼大便秘结,可酌加大黄、芒硝通腑泄热;若咽喉红肿疼痛甚者,加板蓝根、山豆根等清热利咽;如咽喉糜烂,可加锡类散吹喉以清热解毒消腐;若兼心经热盛,口舌生疮者,可加黄连、地骨皮以清心热;若心烦口渴甚者,可重用栀子,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

【医案精选】

案一:麻疹

谭,六岁。温邪时疠,触自口鼻,秽逆游行三焦,而为麻疹。目赤鼻煤,吐蛔泻蛔,津津汗出,而喘渴欲饮,当与辛苦寒。刘河间法,世俗不知,佥曰发痧,但以荆防、蝉壳升提,火得风扬,焰烈莫遏,津劫至变矣。凉膈去硝黄加石膏、牛蒡、赤芍。

按:本例病人治予凉膈去硝黄加石膏、牛蒡、赤芍,以凉膈散清气泄热,凉膈解毒,加石膏加强清泄气分热毒之功效,牛蒡疏风解肌,赤芍清热凉血解毒,共解麻疹之病证。

[叶天士.增补临证指南医案(吴江徐灵胎先生评本).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案三:猩红热

罗幼,女,8岁,1965年1月15日初诊。

身热(体温38℃)4日,丹痧密布,咽喉疼痛,大便4日未行,小便短少。舌苔薄,质红,口渴引饮,脉浮数。辨证属时邪外感,肺胃热盛。治予辛凉透达,清解里热。

薄荷(后下)6g,牛蒡子9g,金银花9g,连翘9g,生川军(后下)4.5g,炒山栀9g,板蓝根15g,天花粉9g。

复诊:服2剂后身热较轻(体温37.4℃),腑气亦行。

原方去川军,再服2剂后症状消失。

按:本案丹痧密布,腑闭不行,乃温邪未彻而热势内盛,故予余氏清心凉膈散加减,辛凉透痧,清热通里。方中薄荷、牛蒡、板蓝根透痧利咽,金银花、连翘、山栀清热解毒,天花粉、川军增液通腑,使火从下泄。其中生川军一味,非实热便闭不可轻投。

(陆鸿元,徐蓉娟,郭天玲.仲才医案医论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凉营清气汤(《喉痧症治概要》)

【药物组成】

犀角尖(磨,冲)五分,鲜石斛八钱,黑山栀二钱,牡丹皮二钱,鲜生地八钱,薄荷叶八分,川雅连五分,京赤芍二钱,京玄参三钱,生石膏八钱,生甘草八分,连翘壳三钱,鲜竹叶三十片,茅根一两,芦根一两,金汁(冲服)一两。

【煎服方法与服用宜忌】

上药除犀角尖、金汁外,余药如法煎服,冲服犀角尖、金汁。一日2~3次服用,日服一剂。不可同食生冷、温补、辛辣、滋腻之品,以免生变。宜清淡饮食。

【主治病证】

痧麻虽布,壮热烦躁,渴欲冷饮,甚则谵语妄言,咽喉肿痛腐烂,脉洪数,舌红绛,或黑糙无津之重症。气热亢盛而汗出溱溱,营血热炽而丹痧密布。

【方歌】

凉营清气犀角尖,生地石斛芦竹鲜,

石膏连栀赤芍丹,茅草薄翘金汁玄。

【方证源流】

凉营清气汤出自丁甘仁《喉痧症治概要》,书中云:“凉营清气汤专治痧麻虽布,壮热烦躁,渴欲冷饮,甚则谵语妄言,咽喉肿痛腐烂,脉洪数,舌红绛,或黑糙无津之重症。”本方由玉女煎、凉膈散、犀角地黄汤三方加减而成。后世医家多用此方治疗温热毒邪,毒壅气分,燔灼血分之证。

祖世深在《烂喉丹痧治宜论》中云:“初起凛凛恶寒,身热不甚,并有壮热而乃兼憎寒者,斯时咽痛而烦渴,先须解表为宜,即或宜兼散,总以散字为重,所谓火郁达之也……前所云寒热之时散为先务,俾汗畅而丹痧透发,已无恶寒等症至此则外闭之风寒已解,内蕴之邪火方张,寒凉泄热,是所宜投,热一尽而病自愈矣。”

程镜宇在《痧喉阐义》中云:“天有非时之气,地有旱涝之灾……蕴结者为疫气……人染之则痧喉互发”“盖疫痧时气吸以口鼻,并入太阴气分者烂喉,并入阳明血分者则发痧……故烂喉者色变白,病在肺而属气。发痧者色变赤,病在胃而属血。其疫则一也。一发咽喉之地,一达肌肉之间,秽步换形。故在肺则曰烂喉,在胃则曰发痧,是以名烂喉痧”。

祖世深、程镜宇两人对本方主治病证及病机阐述得颇为详尽,程氏指出了本方证的病机为疫毒燔灼气血;祖氏指出了本方证主治及寒凉泄热的治疗原则。

【方义阐释】

本方用治温热毒邪、毒壅气分、燔灼血分之证。方用栀子、薄荷、连翘壳、川连、生石膏清透气分邪热,用玄参、石斛、竹叶、竹根、茅根甘寒生津;用犀角、丹皮、生地、赤芍、金汁凉血解毒。诸药合之共奏两清气营(血)、解毒生津救阴之效。

【临床应用】

本方具有凉营清气、泻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毒壅气营之痧疹治疗。临床以壮热烦躁,渴欲冷饮,咽喉肿痛腐烂,痧疹密布色如红丹,草莓舌,脉洪数,舌红绛为用方依据。现代常用本方治疗猩红热、麻疹、风疹、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毒炽气营者。

本方所治之烂喉痧,病情最为凶险,病证最为复杂多变,具体治疗时,应严守病机,根据症状灵活加减。如邪热束表,见丹疹布而不透、壮热无汗者,可加淡豆豉、浮萍、升麻以发表透邪;若里腑成实,见苔糙便秘、咽喉腐烂者,可加生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若痰多者,可加鲜竹沥、胆南星、珠黄散以清热祛痰;若邪毒内陷心包,症见神昏抽搐者,可合用紫雪丹、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如内闭外脱,症见丹痧突然隐没,沉昏如迷,肢体厥冷,气息微弱,脉沉伏等,宜先用参附龙牡汤救逆固脱,安宫牛黄丸等清心开窍,然后再用本方治疗。

【医案精选】

案一:喉痧

杨左。风温疫疠之邪,引动肝胆之火,蕴袭肺胃两经,发为喉痧。痧布隐隐,身热,咽喉红肿疼痛,内关白腐,舌苔薄黄,脉象郁滑而数。天气通于鼻,地气通于口,口鼻吸受天地不正之气,与肺胃蕴伏之热,熏蒸上中二焦。咽喉为肺胃之门户,肺胃有热,所以咽喉肿痛,而内关白腐也。邪势正在鸱张之际,虑其增剧。经云∶风淫于内,治以辛凉,此其候也。

净蝉蜕八分,苦桔梗一钱,金银花三钱,京赤芍二钱,荆芥穗八分,甜苦甘草各六分,连翘壳三钱,鲜竹叶三十张,淡豆豉三钱,轻马勃一钱,象贝母三钱,白茅根二扎,薄荷叶八分,黑山栀一钱五分,炙僵蚕三钱。

二诊:痧虽布,身灼热不退,咽喉肿痛白腐,脉洪数,舌绛。伏温化热,蕴蒸阳明,由气入营,销烁阴液,厥少之火,乘势上亢。症势沉重,急宜气血双清,而解疫毒。

犀角尖五分,甘中黄八分,象贝母三钱,鲜竹叶三十张,鲜生地四钱,苦桔梗一钱,连翘壳三钱,茅芦根(去心节)各一两,生石膏(打)四钱,轻马勃一钱,黑山栀一钱五分,鲜石斛三钱,粉丹皮一钱五分,陈金汁一两,枇杷叶露(冲)四两。

三诊:痧已回,身热不退,项颈漫肿疼痛,咽喉红肿,内关白腐,舌薄黄,脉沉数。温邪伏热,稽留肺胃两经,血凝毒滞,肝胆火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殊属棘手,宜清肺胃之伏热,解疫疠之蕴毒。

薄荷叶八分,甘中黄八分,京赤芍二钱,鲜竹叶茹各一钱五分,京玄参二钱,苦桔梗一钱,生蒲黄(包)三钱,黑山栀一钱五分,连翘壳三钱,炙僵蚕三钱,淡豆豉三钱,象贝母三钱,益母草三钱,活芦根(去节)一尺。

按:风温疫疠之邪,引动肝胆之火,蕴袭肺胃两经,发为喉痧。肺胃蕴伏之热,熏蒸上中二焦。咽喉为肺胃之门户,肺胃有热,所以咽喉肿痛。本证为毒热窜入气营,气血受邪,血热熏蒸,因而形成毒在气营的病理变化。痧毒外达,其热必炽;毒火上攻咽喉,则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故当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丁甘仁.丁甘仁医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

案二:白喉

陈左。温邪疫疠,郁而化火,肺胃被其熏蒸,心肝之火内炽,白喉腐烂肿痛,妨于咽饮,壮热烦躁,脉洪数,舌质红苔黄。经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当进咸寒解毒,清温泄热。

犀角尖四分,甘中黄八分,连翘壳三钱,京玄参一钱五分,鲜生地三钱,淡豆豉三钱,京赤芍一钱五分,大贝母三钱,天花粉三钱,薄荷炭七分,金银花三钱,生石膏(打)三钱,鲜竹叶三十张,白茅根(去心)两扎。

按:温邪疫疠,郁而化火,肺胃被其熏蒸,心肝之火内炽,白喉腐烂肿痛。壮热烦躁,脉洪数,舌质红苔黄,是为温热毒邪,毒壅气分,燔灼血分,当进咸寒解毒,清温泄热。用凉营清气汤,诸药合之共奏两清气营(血),解毒生津救阴之效。

(丁甘仁.丁甘仁医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

案三:温毒喉痧

夏君,年二十余,扬州人,住上海陈大弄。

患者疫喉痧五天,癖痧虽已密布,独头面鼻部俱无,俗云白鼻痧,最为凶险。曾经服过疏解药数帖,病势转重。症见:壮热如焚,烦躁谶语,起坐狂妄,如见鬼状(病家以为有祟为患),咽喉内外关均已腐烂,滴水难咽,唇焦齿燥。

脉实大而数,舌深红。余曰:此疫邪化火,胃热熏蒸心包,逼乱神明,非鬼祟也。头面鼻部,痧虽不显,然非但用升葛等升散可治,急投犀角地黄汤解血毒以清营,白虎汤泄胃热以生津,二方为君,佐以硝黄之咸苦达下,釜底抽薪。处月黑犀角(磨汁,冲)六分,鲜生地一两,赤芍二钱,丹皮二钱,风化硝(分冲)三钱,生石膏(研纫)一两,白知母四钱,生甘草六分,生锦纹四钱。

服后,过数时得大便,即能安睡。次日去硝、黄,照原方加金汁、竹油、珠黄散,服数剂,即热退神清,咽喉腐烂亦去,不数日而神爽矣。

按:同一喉痧,有时喉痧、疫喉痧之别。无传染性者为时喉痧,因于风温者最多,暑风及秋燥亦间有之,其症喉虽红肿且痛,而不腐烂,痧虽发而不兼痹。有传染性者为疫喉痧,因于温毒者亦不鲜,其症喉关腐烂,而不甚痛,一起即

痧并发,

则成片,痧则成粒。丁君自制解肌透痧肠,为治风毒喉痧之正方,凉营清气汤,为治温毒喉痧之主方,各有攸宜,慎毋混用。若不辨而误用,无不起剧烈之反应,而其寿立倾,临证之时,必先注意而慎重之。

[何廉臣.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清咽养营汤(《疫喉浅论》)

【药物组成】

洋参三钱,大生地三钱,抱木茯神三钱,大麦冬三钱,大白芍二钱,嘉定花粉四钱,天冬二钱,拣玄参四钱,肥知母三钱,炙甘草一钱。

【煎服方法与服用宜忌】

水四盅,煎六分,兑蔗浆一盅温服。不可同服辛辣、生冷、温补、滋腻之药食,以免影响药效,发生变证。宜清淡饮食,注意休息。

【主治病证】

烂喉丹痧。发病突然,高烧恶寒,咽部红肿溃烂,周身丹痧密布,猩红似锦,舌质光剥无苔,芒刺鲜红,状似杨梅。

【方歌】

疫热未清阴液伤,清咽养营是良方,

二参花粉二冬茯,知母芍甘生地黄。

【方证源流】

烂喉痧为温毒外袭,肺胃受邪。肺胃之热毒上干咽喉而肿痛,甚或溃烂;外窜肌肤则现丹痧。本病初起为毒侵肺卫证,除见咽喉肿痛,或有点状溃烂,肌肤丹痧隐约外,并有恶寒发热,身楚头痛,舌苔薄白等表证。治疗当疏表宣肺,泄热解毒,内服清咽汤,外用玉钥匙吹喉。此时因有表证,解表透邪为必用之法,所以丁甘仁在《疫喉浅论》中说:“清咽养营汤治疫喉痧透,舌绛无津,脉数,少寐,筋惕肉 等症。”陈耕道也说:“烂喉痧以畅汗为第一要义。”如病在肺卫不解,进而出现气分毒盛之证。此时不仅咽喉红肿腐烂,肌肤丹痧显露,且见壮热,烦躁,口渴引饮,舌赤苔黄,脉洪数等气分热炽之证。治当清气热而解毒,内服余氏清心凉膈散,外用锡类散吹喉,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去腐生新。若病势渐增,气分之热,入于营血,则可现毒燔气营(血)证。除见咽喉红肿糜烂,甚则气道阻塞,声嘶气急,肌肤丹痧密布,舌绛干而遍起芒刺,状如杨梅等营血热毒证外,且壮热,烦躁,口渴等气分之热更盛。治当气血两清,解毒救阴,此时则可内服凉营清气汤。病若见神昏谵语,喘咳欲脱,肢厥脉伏等内闭外脱之象者,则需先用参附龙牡汤救逆固脱,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然后再用上方治疗。病至恢复期,每多余毒未尽,阴液受伤之证。此时咽喉肿痛腐烂已减,肌肤丹痧消退,壮热已降,唯午后低热,口干,手足心热,舌干红少津,脉细数。治当滋阴生津,清解余毒,此时可用清咽养营汤。后世医家多用此治疗烂喉痧恢复期,阴液亏耗,邪毒虽减而余热未尽之证。现代有文献报道用于治疗咳嗽型变异性哮喘。

【方义阐释】

本方治疗烂喉痧恢复期,阴液亏耗,邪毒虽减而余热未尽之证。方用西洋参、麦冬、生地甘寒滋阴生津,用玄参、白芍、天冬、甘草酸甘化阴,用知母、天花粉清泄余热兼滋养阴液,此外用茯神养心宁神益气。诸药合之,则使阴液来复,余热清除,则病趋痊愈。

【临床应用】

该方主治烂喉丹痧恢复期余热未尽之证。该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儿童多发,北方多见。发病突然,高烧恶寒,咽部红肿溃烂,周身丹痧密布,猩红似锦,舌质光剥无苔,芒刺鲜红,状似杨梅。多因疫疠时邪由口鼻而入,初袭肌表,渐犯肺胃,郁而化热,上冲咽喉,伤及营血,外达肌肤内犯心包,久则伤津耗气,鼓动肝风,终致气阴两伤。后期宜养阴益气,调中和胃。方用清咽养营汤。猩红热转入脱屑期,病情好转时,可采用“清咽养营汤”治疗,以清热解毒,生津保液。其病机总为偏于阴津亏损。本方与加减复脉汤之功效有相同之处,都是滋阴养液以清余热,用于热病后期阴液亏损,余热未尽之证。但本方侧重于滋补肺胃之阴,用于烂喉痧之后期。临床运用时,如无西洋参,可用北沙参替代,若病迁延日久,肝肾阴伤者,可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应用;若余毒较盛者,可加乌犀角同煎。

现代用于治疗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余毒伤阴者。临床若余毒较著,低热、咽痛较明显者,可加入青蒿、金银花等清热解毒,清泄热邪;若兼腰痛、尿血,为阴伤动血,宜加女贞子、旱莲草、白茅根、小蓟、山栀仁等以凉血止血;若兼四肢酸痛,甚则关节难于屈伸者,宜加丝瓜络、川牛膝、赤芍、桃仁等以化瘀通络;咽喉糜烂未愈者,仍可用锡类散、珠黄散等外吹患处。

【医案精选】

案一:咳嗽型变异性哮喘

王某,男,6岁,1995年8月20日就诊。

着凉后咳嗽已2周,咽干痒,阵咳少痰,吸冷空气及夜里咳嗽加重,不发热。病后曾去市儿童医院,检查血白细胞5.6×109 /L,中性粒细胞0.52,嗜碱性粒细胞0.03,嗜酸性粒细胞0.06,淋巴细胞0.39,胸透两肺纹理增强。静点头孢唑啉3天,咳嗽不减,后去医大呼吸科专家会诊,问及患儿有青霉素过敏史,其外祖母有咳喘病,诊断“过敏性干咳”。给予红霉素、美喘清口服,3~4天疗效不明显。又去某医院喉科门诊等多家医院求治,咳嗽不止。

诊见:患儿时有阵咳,查咽部稍充血,舌质正常,薄白苔少津,脉略数,手心热。

辨证:风寒袭表,化热转燥,气阴两伤。

立法:清咽润燥,宣肺止咳。

方药:西洋参5g,生地10g,麦冬15g,天花粉15g,白芍12g,玄参12g,茯神10g,天冬8g,桔梗8g,甘草6g,知母10g。3剂。

复诊:服药当天夜里咽部干痒明显缓解,咳嗽减半,服完3剂咳嗽减多半,又服3剂基本不咳嗽了。再以加味玉屏风散调理善后。

按:本病主要是风、寒、燥邪致病。因小儿形气未充,肌肤柔弱,肺卫外功能差,最易感受风寒。风为阳邪,化热最速,故小儿风寒咳嗽,大多为时短暂,很快化热转燥,伤津或气阴两伤。本例发病2周,咽干作痒,阵咳夜里加重,痛苦非常,手心热,欲饮偏凉水,大便稍干,属气阴两伤,伤津液为主。投予清咽养营汤(《疫喉浅论》原方),方中西洋参、天冬、麦冬、生地、知母、花粉等甘寒以生津泻热,玄参、白芍、甘草等酸甘化阴和营。

[李维海,崔旭红.咳嗽型变异性哮喘治验.光明中医,2009,24(6)]

(0)

相关推荐

  • 方剂学清热解毒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黄连解毒汤 <外台秘要> 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 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组成] 黄连三两(9g) 黄芩 黄柏各二两(各6g) 栀子擘,十四枚(9g) [功用] 泻火 ...

  • 中医肺系疾病常用药对

    辛夷花.苍耳子 辛夷花:味辛,性温,入肺.胃经,发散风寒,宣通鼻窍,治疗风寒感冒,鼻塞.鼻渊等病.苍耳子: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入肺经,有发散风寒.宣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的功效,治疗风寒感冒.鼻渊. ...

  • 9种用于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咽喉炎的中成药!建议收藏

    咽喉肿痛的分类及治法 咽喉肿痛是我们常见的疾病,在中医学上主要分为三类:发热外袭证.火毒上攻证和虚火上炎证. 它们发病的原因不同,它们的临床表现也不一样: 1.发热外袭证多由外感六淫所致,邪在卫表,故 ...

  • 《广州棋坛六十年》第六十四章 冯敬如智取方绍钦

    第六十四章 冯敬如智取方绍钦 华东.华中联军与华南队之战,由于湖北两将在五.六两局失利,比分开始出现差距.前九局,十比八,华南队领先. 第十局,卢辉对方绍钦.这局,卢先行,居于有利地位,而且卢辉对方绍 ...

  • 温病名方——甘露消毒丹(附医案)

    甘露消毒丹为温病名方,最早记载于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卷五·疫证>:"雍正癸丑,疫气流行,抚吴使者,嘱叶天士制方救之.叶曰:时毒厉气,后天太阳寒水湿寒合德,挟中运之火流行,气交 ...

  • 温病名方

    甘露消毒丹为温病名方,最早记载于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卷五·疫证>:"雍正癸丑,疫气流行,抚吴使者,嘱叶天士制方救之.叶曰:时毒厉气,后天太阳寒水湿寒合德,挟中运之火流行,气交 ...

  • 温病名方银翘散详解 – 经方派

    银翘散 (<温病条辨>) [药物组成] 连翘9g,银花9g,苦桔梗6g,薄荷6g,竹叶4g,生甘草5g,芥穗5g,淡豆豉5g,牛蒡子9g. [主治病证] 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 ...

  • 温病名方银翘散如何治感冒?

    原创佰草风华 老板来碗独参汤 今天 健 康 养 生 银翘散和感冒 咦!银翘散和银翘解毒片名字好像啊,它俩有啥关系呢?其实啊,银翘解毒片就是中医经典方剂银翘散去掉芦根后制成的中成药,我们可以分别看一下它 ...

  • 温病名方:升降散

    ​升降散为温病名方,见于清代医家杨栗山所著<伤寒温疫条辨>:"白僵蚕(酒炒)二钱,全蝉蜕(去土)一钱,广姜黄(去皮)三分,川大黄(生)四钱.称准,上为细末,合研匀.病轻者,分四次 ...

  • 【温病名方三甲复脉汤:养心复脉“止心痛”】

    [方名与出处]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 [组成用法]炙甘草(六钱)18g,干地黄(六钱)18g,生白芍(六钱)18g,麦冬不去心(五钱)15g,阿胶(三钱)9g,麻仁(三钱)9g,生牡蛎 ...

  • 养心复脉“止心痛”的温病名方三甲复脉汤

    [方名与出处]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 [组成用法]炙甘草(六钱)18g,干地黄(六钱)18g,生白芍(六钱)18g,麦冬不去心(五钱)15g,阿胶(三钱)9g,麻仁(三钱)9g,生牡蛎 ...

  • 胡希恕经方理论证治经验【第二十四章〈木防己汤类方〉】【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421人已读 1.木防己汤方:(方剂组成)木防己 14 克,生石膏 40-90 克,桂枝 10 克,人参 18 克.(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木防己逐水饮,佐人参以治心下痞硬,桂枝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