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风流将军”蔡锷与八大胡同艺...
1915年,“风流将军”蔡锷与八大胡同艺妓小凤仙如胶似漆的传闻引爆京城。蔡夫人大骂蔡锷留恋柳巷花街,有辱门风,蔡锷气愤不过,拔拳厮打。待亲友赶来,两人早已伤痕累累,地上满是重金购回的瓷器、古玩碎片。
在亲友的调停下,蔡锷愿意出赡养费,与夫人离婚。蔡母表示不满儿子沉迷声色,也离不开孙儿,与蔡夫人及子女一起,收拾行李,离开京城。第二天,“风流将军”因狎妓离婚的报道见诸各报头条。袁世凯看到报道,略微松了口气,说:“松坡家事尚不得了,何暇问国事!”
几天后,蔡锷经天津医院“诊断”,患了第二期肺病,他装扮成日本人,乘“山东丸”号东渡日本。到了日本,他写信给袁世凯,声称:“家庭变起,郁结忧虑,致患喉痛、失眠之症,欲请假赴日就医,又恐公不我许,故微行至津东渡。”他还将预先写好的十几封信交给友人,嘱咐其分时寄给袁世凯,信中无非是他在日本的“行程”:今天游什么山,明天玩什么水。而他却悄悄从日本乘船经上海,转台湾、香港,在越南境内乘车进入云南。此时,袁世凯宣布复辟帝制已有8天!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师从梁启超。1900年,唐才常因同乡兼挚友谭嗣同在戊戌变法中被杀,组织自立军,“勤王事,酬死友”,不幸失败被杀。蔡锷深受打击,他意识到中国不缺政治家和学者,最缺的是优秀军人,愤然改名为“锷”,意为“砥砺锋锷,从头做起”,投笔从戎,做一把为救国救民斩棘开路的利刃。
1912年的2月13日,溥仪退位的第二天,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袁上台后为复辟帝制作准备,刺杀了宋教仁,并用关税、盐税作抵押,向五国银行团贷款2500万英镑,准备发动内战。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兴兵讨袁。讨袁失败后,一些革命党人投奔滇军,蔡锷爱才心切,加以委用,遭到袁世凯猜忌。袁世凯写信给蔡锷,佯称调他任湖南都督,催促他赴京受命。蔡锷信以为真,携眷赴京。袁世凯以“昭威将军”、“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办事员”、“政治会议议员”、“参政院参议”等头衔和要职将蔡锷留京,企图用高官厚禄困住他,并派侦探严加监视,将其变相软禁。
蔡锷为了摆脱险境,一边乔装成富商,流连于八大胡同,公开与名妓小凤仙结成生死至交;一边又频繁出入琉璃厂的古董行,挥金如土,常常将满车字画、古玩购运回家。甚至当袁世凯派人拿着一份拥护帝制的“题名录”试探他时,他也毫不犹豫大笔一挥,写上“赞成”两字。
然而,袁世凯对蔡锷的“堕落”仍将相将疑,他叹道:“松坡果乐此不倦,我可高枕无忧,所虑者,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正如他所担忧的,蔡锷表面上是一副玩物丧志的样子,内心却很焦虑。他每周带着小凤仙去天津会见梁启超,与反袁势力密商大计。他说:“我们知力量有限,未必抗得他过,但为四万万人争人格起见,非拼着命去干一回不可。”不久,被袁世凯察觉,他派人闯入蔡宅,想查抄出密电,可一无所获。蔡锷愤然抗议,袁世凯只好枪毙了几个爪牙搪塞。
眼看一家老小留在京城无异于给袁世凯当人质,怎么才能脱身呢?一番谋划之后,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苦肉计。
讨袁战争开始时,云南仅有兵力2万余人,蔡锷手下兵力不过3000余人。而四川驻扎的是袁世凯最精锐的部队,仅川南就有4个师,袁世凯还陆续派出了8万多人增援,兵力悬殊。
1916年2月,川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宣布反袁独立,率五千人马与蔡锷主力部队汇合,在纳溪、永宁、泸州一带决战川南的4个师(约2万人)。此时,作为总司令的蔡锷,己身患重病,却仍坚持指挥作战。出师时带的粮饷和弹药用完了,兵士伤亡惨重,蔡锷向留守后方的唐继尧告急求援。
但唐继尧反袁的目的,并非“护国”,而是保护云南实力,竟无一兵一弹驰援。尽管战局几乎陷入绝境,蔡锷并没有丧失信心,他用自己的榜样力量鼓舞士气。他每天睡不到3个小时,吃的饭一半是米一半是砂,硬吞下去。士兵们在他的感染下,虽然衣衫褴褛,半饥不饱,却没有一个逃跑。
终于,3月15日,广西宣告反袁独立,打乱了袁世凯的作战部署,蔡锷的第一军也转入反攻。在护国军的沉重打击和全国人民反对呼声中,袁世凯被迫于3月22日取消帝制,6月6日死去。
此时,蔡锷靠毅力支撑的身体一下子垮了下来,但他仍在病床上研究重建四川的计划,催办战争期间所借民间款项和所欠士兵饷银,他说:“我剩下的日子不多了,现在做的事可能会决定西南乃至全国的命运,我要把全部生命献给民国。”
1916年11月8日,高烧不退,声带变狭变硬,饮食难以下咽,喉头结核已至晚期的蔡锷病逝,年仅34岁。
他在遗嘱中写道:“锷以短命,未克尽力民国,应行薄葬。”然而北洋政府仍为他举行了国葬。蔡锷打响了护国战争的第一枪,孙中山将他比作投笔从戎的班超和东汉开国功臣马援,亲书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中国历史人物##民国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