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兵撤徐州有3条路,走两淮最易脱困。粟裕:他绝不会走两淮

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资料都显示,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围攻黄维兵团时,粟裕最为紧张,以至于7天7夜都睡不着觉。

粟裕的紧张并不是害怕打不下黄维兵团,而是他在反复衡量、计算该如何合理分配使用华野的40万兵力,完成既配合中野吃掉黄维兵团的10余万兵马,又要夹住徐州杜聿明集团的30余万兵力,并且还要兼顾到蚌埠附近的李延年和刘汝明两个兵团可能发起的北上救援行动。

这三个任务哪一个都不能出错,稍有差池,将造成整个淮海战役功亏一篑。

对此,刘伯承元帅曾形象的比喻: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

吃掉的就是黄维兵团,夹住的是杜聿明集团,看住的就是南面的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

在这三个任务中,最令粟裕头疼的是徐州杜聿明集团30余万兵力的撤退之路。

如果对杜聿明的撤兵路线判断失误,夹不住杜聿明集团,那正在“吃”的黄维兵团也很有可能吃不下,反而会被杜聿明集团与黄维兵团和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合流,形成更大的一股力量,让华野和中野更加无处下嘴。

而合流后的杜聿明集团反而会逐步南退,在蚌埠一线依托淮河和大别山两条地理防线与华野和中野抗衡。

如果真的出现这个局面,那当初粟裕力排众议,强烈建议毛泽东放弃华野抽兵南下,而是要集中主力在中原地区打一场大型歼灭战的战略构想则会失败。这个后果是粟裕根本无法承担的。

就在粟裕在苦思破敌之策的时候,南京的蒋介石和徐州的杜聿明同样是陷入了纠结状态。

蒋介石的纠结是自己这个国民党军队的统帅竟然无法命令部下出兵救援徐州,接应杜聿明南撤。

本来,在徐蚌会战(淮海战役国民党方面的说法)开战之前,蒋介石是有意让白崇禧主持徐州和华中战事的。这其中固然有想进一步把桂系军队拉入战场的心思在内,但也算是知人善任。可是,桂系却在此时想着把蒋介石拉下马,好让李宗仁走到前台,就放弃了此次机会。

国民党徐蚌会战失败后,曾经有记者采访白崇禧,说是当年如果你去指挥,局面是否不会这么糟糕?

白崇禧回答道:

不糟又怎么样?打胜了还不是老蒋的天下?北伐时我打的胜仗还少吗?结果怎样呢?现在也叫他尝尝失败的滋味!

在危急时刻,国民党内部仍然倾轧如此,要是还不失败,那可真的没有天理了。

白崇禧 图片来自网络

在白崇禧的这种指导思想下,他又岂会把华中“剿总”的部队让蒋介石调走去支援徐州?

据很多回忆录中记载,当时蒋介石给白崇禧打了若干电话要求调兵,可都被白崇禧以长江防线重要,不能抽调过多兵力支援徐州等言辞推诿。其实,自古以来就有“守江不守淮,则长江天险与敌共之”的说法。这也就是说,如果不守淮河,只守长江,是根本守不住的。这是一个基本常识,以白崇禧这位被称为军事家的人不会不知道。

白崇禧的多次推诿终于把蒋介石惹毛了。在后世的回忆录中记载,在二人最后一次通话时,白崇禧突然发现,对面话筒里突然没有了说话的声音,只有急促的呼吸声,就在白崇禧把话筒更加靠近耳边,想要听听对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了一声怒吼:“X希匹”。

在白崇禧和蒋介石几十年的交往中,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粗言暴语。蒋介石虽然动辄以家乡的粗话来问候部下,但对白崇禧一直是很客气的,即使心中充满了对白崇禧的怒火,也从未失态过。可这次蒋介石确实是急眼了。

听到蒋介石竟然骂自己,白崇禧也懵了。自从白崇禧从军以来,无论是李宗仁还是其他那些军事大佬们,还没有一人像这样对待过他。于是,白崇禧也大发雷霆,不仅摔了电话,而且马上下令,原本准备派往徐州的第2军第9师立即停下来。二人彻底闹翻。

就这样,蒋介石费尽心力想从白崇禧手下挖兵救援徐州,最后仅仅去了一个20军。

20军是川军杨森的基本部队。抗战之后,付出极大伤亡的川军也想回乡。可是,由川军组成第16兵团已经被“长腿将军”孙元良带到了徐州战场,同为川军,20军就是再不愿意也只得赶赴徐州战场救援。

好在还有黄维兵团12兵团。

对于黄维兵团,白崇禧根本就没动想要留下的心思,他知道,黄维是个死脑筋,无论自己如何劝说,黄维也不会听他的。

就在蒋介石和白崇禧为了援兵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徐州的杜聿明此时也犯了难。

蒋介石于杜聿明合影 图片来自网络

难处就在徐州究竟是守还是不守?

杜聿明认为,放弃徐州,把主力集中在蚌埠一线,依托淮河和大别山的有利地形与华野和中野坚持最为上策。而蒋介石则认为,徐州城高池深,又经过了坚固的工事强化,作为在中原地区的一个强有力的战略支撑点是不能被随便放弃的。可是,作为横亘在蚌埠和徐州之间的广阔区域蒋军确实是无法控制,如果联系两地的交通线被华野切断,徐州势必会被孤立,到那时,失去了后勤补给线的徐州又能坚持多久呢?

经过了一系列的利害关系衡量,蒋介石终于同意了杜聿明的策略,从徐州撤兵。

可紧接着杜聿明又遇到了第二个难题,那就是究竟该选择哪一条道路撤兵呢?

从徐州撤往蚌埠一共有三条路线可供杜聿明选择:

第一条线路:走徐州以东

全军向东,走海州(近连云港)一线与黄百韬兵团汇合,然后利用海运把部队运往华中地区,然后再整军北上,于淮河一线设置阵地于华野抗衡。

这条线路的优劣势都非常明显。

优势是:徐州距离海州的距离不远,以杜聿明集团30余万兵力强行向海州方向突围,400余里的路程5日可达,而且,海州方向还有黄百韬部的5个军10余万兵力可以前出接应,海州也在第14军的掌握之中。

劣势是:南京国民政府的海运能力是否能在短期内运走这40余万大军,如果短期内运不走,海州势必会遭到华野和中野的强力攻击,一旦抵挡不住,几十万大军就有背海一战,被赶下大海的危险。

客观地说,选择这条道路对于杜聿明集团而言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一个选择,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个选择,哪怕在撤兵过程中损耗了10余万兵力,只要是主力能够保存并且迅速赶到蚌埠一线,就是成功。

可是杜聿明过于求稳了,这条撤兵线路被放弃。

笔者虽不是军迷,但也仔细揣摩过这条线路和紧接着的黄百韬兵团被消灭的过程,曾经有一得。那就是刘峙和杜聿明如果不命令黄百韬兵团向徐州靠拢,而是命令黄百韬直接转进海州,走海路撤兵。相对于徐州杜聿明集团离海州400余里的路程,黄百韬部离海州的距离不过百余里,强行军一日可达,然后迅速装船运往两淮加入战场,稳固黄维兵团的后方,如此一来,中野想要一口吃掉两个兵团20余万兵力恐怕很难。

可是,由于黄百韬兵团的收缩,又因为刘峙事先泄露了要退军的消息,使得海州大乱,大量的国民党各级政府的官吏们和有钱人纷纷跟随从海州撤出的14军撤退,严重阻碍了本是半机械化部队的14军的撤军速度,最终,等待14军的黄百韬兵团被华野堵住,被消灭在了碾庄。

第二条线路:走两淮地区

客观地说,走两淮地区是最具有迷惑性的一条道路,也是最容易脱困的一条道路。

在杜聿明准备撤兵的同时,华野高层也在揣测杜聿明的心理,如果撤退的话,他究竟要选择从哪个方向突围呢?

在当时,华野有些将领就认为,杜聿明最有可能的突围方向就是徐州以东和两淮方向,可均被粟裕否决。

粟裕 图片来自网络

否决往徐州以东突围的理由就是杜聿明所考虑的那样,害怕因船只运输问题造成背海一战的危险;否决往两淮突围的理由也和杜聿明一样。

作为久经沙场的宿将,杜聿明也很清楚在当时条件下往两淮方向突围最容易脱困,一是华野主力正在围攻黄百韬兵团,二是中野主力正在围攻黄维兵团,无法抽出大量兵力来阻击自己,淮北地区虽然是国共双方的拉锯地区,但淮南之地仍掌握在国民党手中,只要是到了这个地区,自己就可以随时得到后方的补给,快速恢复战力。而且最重要的是,往两淮突围正好可以迷惑粟裕,在粟裕认为最不可能的方向突围,反而会取得成功。

但是,杜聿明最后没有选择向两淮方向突围就不是一个军事上的问题,而是国民党军内派系的倾轧了。

杜聿明集团三个兵团几乎都是机械化与半机械化部队,如果突围到了两淮的河网地带,既不利于机械化部队的展开,又会落下一个对黄百韬兵团见死不救的骂名。按照杜聿明的话来说,那就是到那时,国民党国防部那些人是绝对不会管他的,自己可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以杜聿明对国民党军中派系倾轧的了解,国民党军中的那些将领们绝对是干得出来这种事情的。

第三条线路:走津浦线西侧南下

最后,杜聿明也只剩下走津浦线西侧南下这一条路了。

这条线路的优势在于地势开阔,路途平坦,可供机械化部队无障碍行军,而且离蚌埠一线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的距离最近,可以获得接应。只要是自己脱困,待到得到补充之后,自己就可以再次率部北上,在侧后方保障黄维兵团。当然了,前提是黄维兵团能够坚持到这个时候。

杜聿明的撤退计划恰好和粟裕的判断一致。

什么叫做料敌于先?这就是!

这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军情判断,而是综合了各个方面的情报,包括军事上的,政治上的,甚至连杜聿明的喜好和心中所想都需要考虑在内。

由此可见,粟裕被称为军事家是恰如其分的,其第一大将的威名由此奠定。

既然判断出了杜聿明的撤兵路线,那就不能再叫他缩回去。于是,粟裕又做出了两项重要安排,一是对黄百韬兵团的攻势要减弱,给杜聿明和黄百韬一个能够解围的希望;二是不要对徐州围得太死,在徐州西南方向,也就是杜聿明准备要撤兵的路线上有意识地放松包围圈,让杜聿明产生突围很容易的错觉。不然,一旦杜聿明认为突围困难,又缩回徐州,以徐州的坚固工事,华野要想啃下来也确实要很费一番力气。

战局进行到这里,一个碗里的黄维兵团已经要吃到嘴里了,筷子夹的杜聿明集团也已经被夹住了,就只剩下一个“看”的李延年兵团和刘汝明兵团了。

那么,这两个兵团在此次大战中就没有丝毫作为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