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皆有发热如何鉴别?

发热一症在伤寒论书中明文提到的共有103条,占全文四分之一,深究发热一症之病理,不外乎邪犯六经之表里有外蒸、阳复病愈、虚阳外越等病机所致,而发热的程度、部位、时间,亦由热势、病位、病机的差异而显见多种证象。发热一症在伤寒各经所出现的比例实有偏重,太阳、阳明、厥阴论述偏多,无外乎太阳以表为主,太阳之上,寒气主之,而易出现正邪斗争于表之病机,故而常见风寒犯太阳之表、卫阳郁而发热;阳明以里实热为主证,故而常见里热外蒸之发热;厥阴以阴阳交接为生理之常,病易阴阳不交而产生斗争,阴阳相争则厥热并发,或厥热胜复,或纯阳无阴则从其热化。而太阴病以里寒湿为常,发热之证少见。少阴为里虚寒偏重,虽有热化证如黄连阿胶汤类,但论中重寒略温,多述寒邪之病,寒中阴经则无力发热,纵有发热,或为少阴表证或为虚阳外越之征兆。至于少阳相关条文,论中所述较少,少阳三焦内含水火,病易动火,发热一症应也常见。

说明:论中明文未提到发热之症仍不在少数,本文暂不讨论,或仅举例而略过。

一、六经表证发热

(原文)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

(解析)

病发于阳经之表,则发热恶寒,发于阴经之里,则无热恶寒。然病发于阴经之表,如太阴之桂枝汤证,厥阴之中风于表借用小柴胡汤证,少阴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亦有发热。

(鉴别)

伤寒发于阳经之表,则恶寒而发热,伤寒发于阴经之里,则恶寒而不发热。

1太阳表

1.1太阳主证——太阳伤寒

(原文)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120)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153)

(解析)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发热一症是由于寒犯太阳之表,而卫阳被寒郁、卫阳蓄积而发热,卫阳蓄积发热需要时间,故太阳伤寒之初或并无发热,随着卫阳蓄积而必现发热之症,麻黄汤为太阳伤寒代表证,从其症状可以看出,寒邪甚重,症现多端,故发热一证列为必然证。

(鉴别)

发热程度与恶寒程度互相影响,恶寒越重,卫阳被寒邪压抑也越重,发热也越重。卫阳被郁过重甚会演化为里热外寒之大青龙证,或麻杏石甘汤证,若完全化热传经入阳明则为白虎汤证。

1.2太阳主证——太阳中风

(原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解析)

风性疏泄,风致表毛窍疏松,风鼓动营阴外出,则营虚而卫偏强,营虚卫浮,卫阳失固外浮则发热。

(鉴别)

患者自觉发热时高时低,时有时无。发热与出汗一症紧密相关,汗收时患者觉发热或发热升高,自汗出时又觉不发热或发热降低。

1.2太阳主证——营卫不和营偏虚

(原文)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解析)

病人无脏病,亦无外感风寒史,此为营阴偏虚,卫阳失固外浮而发热,发热机理与桂枝汤有相似之处。

(鉴别)

发热多为午后微感烦热,以手心较为显著,且热不为汗解;脉偏细弱;唇舌较红。

与桂枝汤证鉴别——桂枝汤为寒风扰营卫致营卫不和,必有寒风一病因引起的诸证,例如寒犯经络之体痛、头项强痛,风邪开泄毛窍,而毛窍不得闭合之恶风,发热与汗出伴见出现,而此证为营偏虚致卫浮于表,无风寒之邪扰动,自然无风寒之邪引起的诸证——体痛、头痛、恶风寒,且汗出热仍不解,由于营偏弱,实不易汗出,汗亦不大而微粘,而有营素来偏虚之外证如唇舌较红而脉偏细弱。治则宜桂枝汤加重芍药,以增强补营之效。

1.3太阳主证——寒风郁表轻证

(原文)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解析)

风寒侵犯于体表,卫阳被郁而发热。因风寒之邪轻,故发热恶寒如疟状,时而同现,时而同消失,治以发汗清轻之剂小和其表。而热多寒少为阳气来复,风寒渐退之征兆。

(鉴别)

发热恶寒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呈阵发性。有面红、身痒等症,若发汗已,则可用桂枝二麻黄一汤,若未发汗,则可用桂枝麻黄各半汤。

1.4太阳变证——太阳风温

(原文)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解析)

风热犯太阳之表,风热鼓舞卫阳发热。

(鉴别)

发热不恶寒,并兼有口渴,热易伤津,风消营阴,而致口渴,脉浮数。

2太阳表兼他证

2.1太阳主证——风寒动水证

(原文)

2.1.1表寒重而水停膈间犯肺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2.1.2表寒重而水停心下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2.1.3表寒轻而水停膀胱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解析)

发热一症,机理同麻黄汤,卫阳被寒郁、卫阳蓄积而发热。

(鉴别)

发热与恶寒互为关联。既然外有风寒而内兼水饮,则必现水饮所干扰肌体之诸证。

(1)小青龙为外寒未解,兼有恶寒发热无汗体痛等症,自不必详述,水停上焦,水饮犯肺,则现咳喘、咳出水多且清稀,若水饮泛滥、流动他处为患,则现其或然证——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而小青龙之发热不渴,则由水饮已化,而津液一时不得上承之于口现口渴。(2)桂枝去芍加茯苓白术汤为外寒未解,论中明述有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等证,水停中焦,则停水之心下为之所苦而现胀满微痛,且因寒重伤阳而影响膀胱气化而现小便不利一症,且论中去桂应改为去芍。(3)五苓散或有表为解,而兼有发热恶寒,但症应轻,而其病机核心应以膀胱蓄水为主,而症现小便不利,小腹胀满。

2.2太阳变证——风寒闭热证

(原文)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解析)

发热机理与麻黄汤相同。桂枝二越婢一汤之热多寒少则由寒邪化热之故。

(鉴别)

与麻黄汤鉴别——大青龙汤除了具备表寒诸症,闭热则必有热象,烦躁为热郁之必然证,或口渴、苔黄脉数。

2.3太阳表兼他经

(原文)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者。真武汤主之。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一作紧)者。以下解之。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解析)

以上条文都是太阳表兼他经之病,发热一症都是由于太阳表证未解,正邪相争于表之故。

由此可见,无论有何里证,只要有太阳表证未解,都会兼见发热,而除了太少两感之先以四逆汤后以桂枝汤,及桂枝人参汤之表里双解,余皆应先解表,再治其里证。

3.阳明表

3.1阳明伤寒

条文

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参考条文

解析

寒伤阳明之表,阳气郁而发热。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燥气主之,寒犯阳明之表而易从燥化,初期虽未恶寒发热之证,不久就容易热化,变为发热汗出反恶热之证。

鉴别

与太阳伤寒鉴别——阳明发热恶寒而无体表疼痛,且不能食。或伴头额痛,而脉偏浮大,太阳伤寒脉为浮紧,且体表痛证比较突出。治宜葛根汤。

3.2阳明经脉风燥

条文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参考条文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解析)

此为风燥侵犯阳明经表,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故证现鼻燥,仅为经络局部燥热,故欲饮水润口而不欲咽,重则燥伤经络,血热妄行而鼻衄。

(鉴别)

发热以头面为甚,面色红赤,伴有口干、欲漱口而不欲咽,重者鼻衄。

3.3阳明中风

4. 少阳表

条文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解析

寒伤少阳之表,阳气郁而发热。少阳之上,火气主之,病势发展,或入半表半里而形成小柴胡汤证,或寒从热化形成提纲证之口苦咽干目眩。

(鉴别)

与太阳伤寒鉴别——发热恶寒伴有头侧紧痛,体表痛证不显,脉弦细。治宜柴芎汤。

5. 太阴表

条文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解析

寒伤于阴经,正气偏虚,而脾主四肢,脾之手足经络过于四肢,故仅手足温温发热。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寒从湿化则脉缓。

(鉴别)

恶寒,发热势低,四肢较重,脉浮缓。

6.厥阴表

(条文)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解析)

风中厥阴之表,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同气易互相引动,风为阳邪,鼓舞少阳相火,风火相煽则发热,风邪携热上冲则呕。

(鉴别)

发热不恶寒,干呕,脉弦,脉微浮则欲愈。

鉴别少阳伤寒——病属厥阴则影响阴阳顺接而出现四肢微厥,少阳脉偏浮,厥阴脉弦,微浮则欲愈。

7.少阴表

(条文)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解析)

恶寒怕冷,精神较差,脉沉,伤寒中于少阴之表,虽然寒盛阳衰,发热说明少阴之阳气仍有一定反抗力,病位于表,则正邪相争而发热。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反发热不符合常理,病位在阴经之表,若在阴经之里,则无热恶寒。

(鉴别)

发热恶寒并现,而脉沉。

二、里热外蒸发热

1. 太阳篇

桃核承气汤、抵挡汤证,因里有热,皆有发热,论中未有明文,暂略。

2. 阳明篇

(原文)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解析)

阳明之上,燥气主之,故其主证以无形燥热鼓动气血、有形燥屎阻结腑道为常,热邪鼓动气血,外达所主之肌肉,则其热如蒸,身热恶热,阳明多气多血,则蒸津外出而伴见汗出。

(鉴别)

身热不恶寒反恶热,据热势的深浅不同,则汗出部位、程度也不同,可作鉴别。

2.1阳明胸膺热郁

(原文)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解析

热郁于阳明胸膺,外蒸于体表则身热,热势不重,故仅头汗出,热扰心包则心烦。病人素来便微溏,为脾阳久虚,故加干姜,则为栀子干姜汤。

鉴别

发热反恶热,低热,热势不高,但头汗出,伴心胸烦闷,失眠,饥而不欲食,舌苔薄黄,脉滑数。

2.2阳明胃气分热盛

(原文)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解析)

白虎汤证为阳明胃气分热盛,燥热充斥全身内外,热邪鼓动气血,则身觉大热。

(鉴别)

蒸蒸发热,身觉大热而恶热,伴有心烦、大汗出、大渴喜冷饮、脉洪大,苔黄燥。重者神昏谵语。若因汗出过多,气津两伤,则宜白虎加参汤。

2.3阳明胃气分热盛兼气津两伤

(原文)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参考条文)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解析)

白虎加人参汤为胃气分燥热盛,出汗过多致气津两伤,热势转低,津亏则舌上干燥而烦,气不布津则饮水反不解渴,元气耗伤无法固护肌表则时时恶风、背微恶寒,故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人参大补元气,益气生津。

(鉴别)

身微觉热而恶风,或背恶寒,伴见汗出不止,心烦,口舌干燥,渴欲饮水而不解渴,舌苔黄燥,脉浮大而虚或芤。重者气短神疲,汗出身凉,宜以生脉散益气固脱。

2.4阳明热移小肠

(原文)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解析)

阳明病胃热下移小肠,影响其分清泌浊之功能,则小便不利而黄赤。热势虽下移,胃热尤未罢,则仍脉浮发热,有微汗出,下焦水停,兼有胃热,津液不得上承且热邪耗津,则口渴欲饮。

(鉴别)

发热而热势不高,微有汗出,口渴欲饮,小便不利,舌苔薄黄,脉浮滑。

(1)与五苓散鉴别——都有小便不利,渴欲饮水,五苓散为水停膀胱,则小腹急胀,表寒未罢或兼有发热恶寒。猪苓汤为阳明胃热下移,则有热象,伴见汗出发热口渴。舌脉亦可鉴别,一为脉浮,一为浮滑,一为舌苔白,一为薄黄。

(2)与少阴之阴虚水逆用猪苓汤鉴别——都有发热,小便不利。少阴用猪苓散为水热互结,且有阴虚,阴虚则有咽燥,且现少阴提纲证,心烦不眠,水势上犯则或咳或呕。阳明用猪苓汤为燥热伤津,发热汗出,并无诸多阴虚蒂证,与少阴之发热不汗出截然不同,治宜去阿胶加芦根。

2.5阳明燥热初入大肠气分(热盛结未实)

原文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相关条文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解析

阳明肠燥热甚,而未结实,故呈现里热蒸腾之势,患者感热势由内自外蒸出,伴有汗出,热则丰隆,而腹胀满,热扰心包则心烦,热气壅阻则大便难。

鉴别

蒸蒸发热,汗出细绵,汗势较低,恶热,心烦,腹胀满,大便难。

与白虎汤鉴别——白虎汤热在胃气分,胃为水谷之海,则热势更盛,大汗大烦大热,渴欲饮冷水,且无小承气汤热壅大肠所致之腹胀、大便难等证。

与大小承气汤鉴别——大小承气为燥热与糟粕相结,则热势减低,仅为潮热汗出,热浊上攻则谵语,燥屎内结,则患者为其所苦而腹痛更甚,腹诊则肠中有硬结,与调胃之承气仅为腹胀不同。

2.6阳明燥屎阻结大肠(结实热不盛)

(条文)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解析)

燥热与肠中燥屎相结,则外蒸之热势相较小承气汤更低,仅为潮热,发热得旺时而增剧,阳明旺于申酉,则申酉时发热,发热伴有汗出。因热与燥屎相结,则腹胀满不大便,热浊上扰心包则谵语。

鉴别

汗出细绵,手足为主,申酉时发热加重,腹胀满,不大便,谵语,舌苔黄厚腻,脉沉实滑。

2.7阳明燥屎阻结大肠(结热两盛)

条文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参考条文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3)

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一作怫郁)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242)

解析

阳明燥热与燥屎相结,热盛结亦盛,日晡发潮热,理同小承气汤。胃主四肢,行津液以灌四旁,阳明热盛则蒸津液而旁达四肢,故手足濈然汗出。燥屎阻结,则腹胀满,绕脐疼痛,拒按,有的腹诊可触及粪块,大便秘结数日不通,热浊上攻心包则谵语,重者独语如见鬼状。

253条,发热汗出多者为大承气汤活用法,此为阳明燥热逼津外泻,用大承气汤釜底抽薪,急下救阴。252条为大承气汤活用法,为湿热化燥便结。

鉴别

日晡发潮热,手足微汗出不断,腹胀满,绕脐疼痛,拒按,谵语,大便秘结数日不通,舌老黄或焦裂起刺,脉沉实大或沉迟有力。重者热势殃及肝肾,内竭津液,出现“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治宜新加黄龙承气汤。

2.8阳明湿热发黄

条文

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檗皮汤主之。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解析

阳明之上,燥气主之,中见太阴,湿化太过则热为湿遏,热郁外蒸则发热汗出,湿不得下则小便不利,便黄短赤,湿热蕴结则郁蒸发黄。

(鉴别)

三方主要是病势与病位的差异。

茵陈蒿汤为湿热蕴蒸于阳明之胃(气分牵涉营分),小便不利,身黄鲜明如橘色,热为湿郁则发热而但头汗出,热势稍重则渴饮水浆,病位在中则小腹胀满而大便难。

栀子檗皮汤为湿热蕴蒸于阳明胸膺,故心中懊恼,小便不利,身热或有汗出,脉滑数。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为湿热蕴蒸于阳明表营分,兼有表寒未解,有发热恶寒,无汗,或汗不得出而身痒,小便不利,脉浮数,重者继发身黄。

2.9阳明热瘀结于肠间

(条文)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参考条文)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康平本做“尿虽难”)。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解析

阳明燥热与肠中久瘀相结,热在血分则发热日轻夜重,兼有瘀血则其人喜忘,屎硬易解,色黑如柏油。

(鉴别)

发热日轻夜重,伴有喜忘,屎硬易解,色黑如柏油。

与太阳蓄血鉴别——太阳蓄血,其人如狂,小腹急结,阳明蓄血,蓄血影响心神则其人喜忘。大便硬而易解,色黑如柏油。

3.少阳篇

3.1少阳伤寒

(原文)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

解析

少阳之上,火气主之,外感风寒,相火内郁,风寒与相火相争于少阳焦膜,风寒一时得势则但寒不热,相火一时得势则但热不寒,正邪斗争于三焦焦膜,三焦内含之水火为之阻滞,而现胸胁苦满,心烦等症,寒循焦膜扰胃,则默默不欲饮食、喜呕。水火内外各有偏重,则现诸多或然证。

149条,呕而发热为邪居三焦焦膜,火郁气逆扰胃则干呕,身热阵发而恶寒,为风寒与相火正于焦膜之结果。

鉴别

寒已而热,热已而寒,往而复来,更迭互见,寒来时即但觉恶寒,不觉恶热,热来时即但觉恶热,不觉恶寒。伴见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或有胸中烦而不呕、渴、腹中痛、胁下痞硬、心下悸、小便不利、不渴、身有微热、咳等症,应据证化裁。若从其少阳之火化,则出现少阳提纲证,口苦咽干目眩。

3.2少阳胆腑气逆火结

(条文)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参考条文)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解析

病理机制同小柴胡汤,因表寒未解之故。

鉴别

与小柴胡汤鉴别——病位都涉及少阳半表半里,故都有往来寒热,心烦喜呕等症。小柴胡病位偏于少阳半表焦膜,寒闭火郁,而有胸胁苦满、默默不语饮食等症,大柴胡汤病位偏于少阳半里胆腑,气结火逆,而有心下胀急、下利不畅等症。若大便秘结,日晡潮热,则为少阳兼阳明大肠,宜用大柴胡汤加大黄。

3.3柴胡桂枝汤(略)

参看太阳表证与小柴胡汤证。

3.4少阳兼太阴寒水郁热

(条文)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解析)

仍有少阳半表证未解,机理同小柴胡汤,内有寒饮,故寒多热少,寒饮内停,影响气化则小便不利,津不上承则口渴,相火为停水所郁则心烦、但头汗出。水火郁滞则胸胁满微结。

(鉴别)

与大小柴胡汤鉴别——往来寒热,寒多热少,伴有寒水内停之小便不利、口渴。

与柴胡桂枝汤鉴别——柴胡桂枝汤,发热恶寒皆微,寒热并见,主诉以四肢烦疼为主。

3.5少阳水火交结于中焦焦膜

(条文)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一云日哺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解析)

水停中焦焦膜,相火游行之机受扰,相火为水郁则但头汗出,虽身无大热,但有相火内扰之心烦等症。若病及阳明大肠,则日晡所小有潮热、舌燥口干。

(鉴别)

身热不重,但头汗出,心下硬满拒按,痛不可近,伴有短气烦躁,舌红苔黄腻,脉沉弦而数。若病重及阳明,则满痛及大腹,伴有日晡所小有潮热、舌燥口干、不大便等症。

3.6少阳痰阻上焦焦膜

(条文)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解析)

风夹痰停于胸膈,太阳之气出入于心胸,营卫出入受其影响,故而发热汗出恶寒,状如桂枝汤,而头不痛,项不强。营卫不得敷布于体表则恶寒汗出,风痰阻膈间,卫阳不得宣发则郁而发热。外感风邪,痰随风上攻,则气上冲喉咽不得息,甚者发厥。

(鉴别)

与桂枝汤鉴别——同有发热汗出恶寒,但瓜蒂散头不痛,项不强,饥不欲食,时发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胸中痞硬。重者发时手足厥冷,呼吸困难,脉乍紧乍结。

4.太阴篇

4.1热壅太阴肺气分

(条文)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解析)

太阴肺气分,里热壅盛,但由于汗出散热,体表热不显。

(鉴别)

身热不显,汗出而喘,或胸闷咳嗽,有黄痰,苔黄,脉数有力。

6. 厥阴篇

5.1厥阴阳热壅滞(厥热并发)

原文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335)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解析)

厥阴为阴阳交接之机,病易阴阳失去交接,而发热厥冷并现。本证为热壅郁阳,致阳不与阴接而厥。厥热与发热互为关联,两症反应了阴阳顺接程度,故厥深者热亦深,热重则阳气郁遏也重,阴阳更不顺接,则厥亦深,相反厥微者热亦微。

(鉴别)

厥热并发,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因热起,伴有热证可以鉴别。例如小承气汤致厥则腹胀便难。白虎汤致厥则有胸中烦热、口渴尿黄、舌苔黄燥等内热症。

5.2厥阴阴阳错杂(厥热胜复)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332)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341)

伤寒先厥后发热。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334)

(解析)

厥阴为阴极阳生之经,主阴阳交接,生理由阴出阳。阴阳不交,阴阳动荡相争,表现于体外则由于阴阳相争互相消长而呈现厥热交替的特殊病例。

(鉴别)

四肢厥冷与发热交替出现。可根据发热与发厥的时间对比,来判断正邪的强弱、病势的进退。治疗可用乌梅丸变通加减。

Q——是否应兼有提纲证的症状?

A——提纲证有,但不明显。提纲证病机为阴阳动荡,此病机为阴阳进退,状态不同。乌梅丸形如小扇子左右摆,阴阳胜负如大蒲扇,一会扇过来,好长时间才扇过去。厥阴胜复病势重于提纲证,较为急危。

5.3厥阴转出少阳之发热

条文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解析)

参见小柴胡汤。

7.少阴篇

条文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解析)

少阴病移热于膀胱,脏邪还腑。

(鉴别)

一身手足尽热,伴见小便赤热,重者尿血。

三、阳复病愈

(条文)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解析

论中病因以伤寒为主,感寒阳复,则发热重而恶寒轻,阳复太过则现一过性的热象。

(鉴别)

阳复则恶寒减轻,手足转温,同时其他伴证亦趋好转,若发热而恶寒更重,手足逆冷,则为虚阳外脱,临证需注意鉴别。

四、虚阳外越

(条文)

厥阴

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348)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344)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345)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346)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少阴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292)

解析

病见厥阴少阴,寒入阴经之里,应恶寒重而无力发热,今发热,或为阳气来复,或为虚阳外越,仅见发热而恶寒不减,手足逆冷,诸症未得缓解,应为虚阳外越之危候。

参考书目

伤寒论教程讲稿——刘英锋

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纲目学——姚荷生

证候简释——姚荷生

作者:釋慧祥

(0)

相关推荐

  • 《伤寒杂病论 真解》之“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爲中風。”

    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爲中風. 解:本条文当归属太阴篇. 传统理论用太阳证及营卫不和证来解读桂枝汤证,导致桂枝汤证的大部分条文无法正确理解与运用.严格意义讲,桂枝汤证属太阴病范畴,桂 ...

  • 《伤寒论讲义》按章节重点条文背诵1-13

    -------------------- <伤寒论讲义>按章节重点条文背诵1-13 辨治总纲 1.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发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 ...

  • 六经皆可发热,太阴发热的特点?

    系列名称 : 详解伤寒论398条113方 单节名称 : 麻黄汤方证1 留言内容 : 马老师您好,说到六经皆可发热,能不能谈谈太阴发热的特点. 回复内容 : 可以换一个思路,一个患者,辨病位在里,辨病性 ...

  • 运用伤寒论六经辩证治疗糖尿病

    一.立论依据 <伤寒论>理法方药一脉贯通,除对外感病外,尤其于疑难杂证的辨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其六经辨证反映了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由于外感与内伤常兼夹,且经络与脏腑相连,六经辨证 ...

  • 伤寒论三承气汤应用鉴别:里热结实有轻重缓...

    伤寒论三承气汤应用鉴别: 里热结实有轻重缓急之分,故仲景以大,小,调胃承气分别对待, 1.大承气汤:方证必有痞,满,燥,实,坚,脉沉实,苔老黄.如果仅有痞证,应该用泻心汤类方治疗. 2.小承气汤:痞满 ...

  • 试析《伤寒论》中的发热

    发热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伤寒是外感发热疾病,所以发热更属主证.<伤寒论>六经病篇381条条文中,约有100条论及发热(各种热型).尚不包括由于省文.举宾略主或其他语法关系而省略&quo ...

  • 伤寒论“六经气化理论”

    北京医星中西医结合医院     韩世明主任医师 <伤寒论>的六经理论极为复杂,正应了张仲景的这句话'玄冥幽微,变化难极',但我们可以由浅入深地逐渐地去思悟.首先,学习<伤寒论> ...

  • 伤寒论六经辩证捷法

     太阳经见证法        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恶心,是足太阳膀胱经受证.        假如先起恶寒者,本病.已后发热者,标病.        若有一毫头痛,恶寒身热,不拘日数多少,便宜发散 ...

  • 用八纲理论解释伤寒论六经体系

    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要学习中医经典,尤其是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经典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不读伤寒,难以成中医大家! 我是南方医科大学2006年本科中医学专业,在学校系统学习了中 ...

  • ​伤寒论六经辩证歌诀

    ​伤寒论六经辩证歌诀  且亭读医笔记 2020-12-09 09:27 + 关注 伤寒经病 伤寒经病邪走经, 六经路径辩证清, 太阳头项强痛紧, 阳明面赤额痛行,少阳暴聋目赤痛, 太阴腹满肢痛频, ...

  • 10分钟捋顺一遍伤寒论六经框架!

    ■ 太阳病证治 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