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聊聊网信
今晚,聊聊网信。
私底下,一直有网信干部跟我抱怨当前网信工作开展之难。“擦屁股”肯定有份,“分糖吃”肯定没戏,怨言很多,困惑不少。
其实,这事要一分为二看,网信是这几年才设立的新部门,又涉及网络这个新兴领域,内部遇到些不理解,遭遇些不公平,很正常,关键是要想一些方法、做一些工作改变这种现状,把网信意识植入到体制内。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让网信办各项工作显得足够专业,让专业体现能力,让专业提高权威,让专业指导作为。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党和政府相关工作的后续效价评估会越来越倾向于民意反馈,这是历史潮流的大势,不可逆,也不可违。
从当前体制工作实际看,领导层、决策层获知社会对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评价的渠道大多还是自下而上的逐级信息报送,渠道十分单一,且均不同程度存在“报喜不报忧”的共性弊端,这几乎已经是个半公开的秘密。
然而,网信的工作套路则完全不同,直接面对网络一线,只要通过简单的搜集、分析,就可以将社会最真实的一面全部呈现在主政领导面前,帮助其通过“批示”的方式直接过问,好得可以加以倡导鼓励,差得则可以及时进行干预修正。
我认为,这应该就是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地方主要领导会在网信工作简报、舆情分析内参等网信刊物上批示的主要原因。
前几年,领导干部不懂网,对网信刊物要求相对很低,一般只要求简要概括事件原委、简要集纳网民观点即可,并不会有其他额外要求,这让许多地方的网信刊物至今仍停留在“讲清楚事情”“搜几个观点”的初级阶段,与委办、府办的信息要求相差不大,并没有多少专业含金量。
但随着时间推移,领导干部的熟网、懂网能力也在逐步提升。观察发现,许多地方的领导除了简单搜集民意外,更希望看到热点舆论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线下工作的问题?还是舆论误解的原因?是不是有利益群体借助舆论表达诉求?是不是有灰黑势力、营销力量在恶意碰瓷热点制造假象?等等
所以,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网信刊物是否足够专业,直接关系到网信工作能否紧抓住决策层的视线,是否有地位。
这时候,如果我们的网信刊物能顺势而变,加大针对性分析,提出专业性建议,帮助主要领导理清思路、还原本质,并给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我相信没有几个单位会不把网信办当回事。
但如果网信办的内参搞得跟一般的工作信息一样,那就真的废了。所以,要提高网信地位,就从写好网信内参开始。
一杯咖啡 一堂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