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少脏脏病——亡阳死证与阳回不死证
少阴亡阳死证六章
1 少阴脏寒,阳绝则死,以下皆是亡阳死象。
少阴三十
少阴病,脉微沉细,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1 少阴脏寒,脉微沉细,但欲卧者,水寒阴盛也;汗出不烦,此阳气外脱而未拔根,自欲吐者,土败胃逆,火泄而阳升也,至五六日,寒水愈旺,土败拔根,则水沉不升而自下利,火飞不降而烦燥,阳泄失藏,则不得眠卧。火飞水沉,上烦下利,土败而死。
2 少阴五,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不至亡阳。此脉微沉细,汗出不烦之时,急投四逆附子真武,则不至亡阳死证。吐而自利之时,用通脉汤救逆。复烦躁不卧时,通脉加猪胆汁,也无能为力,必死不救。
少阴三十一
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
1 吐利烦燥,火飞水沉,中败之象,四逆者,四肢阳绝,中败之象,亡阳之病形悉具,土败则死。
少阴三十二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四逆,恶寒而身蜷,阴盛极矣,脉又不至,则阳气已绝,如是则不烦而躁者,亦死。盖阳升则烦,阳脱则躁,阳中之阳已亡,是以不烦,阴中之阳欲脱,是以躁也。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素问》语。盖神发于阳而根藏于阴,精者,神之宅也,水冷精寒,阳根欲脱,神魂失藏,是以反静而为躁也。
1 少阴脏寒,四逆者,里阳之败,恶寒者,表阳之败,脏寒身蜷,脉绝不至,不见火逆之烦,只见拔根之躁,死。拔根之躁者,阴中之阳欲脱也。
少阴三十三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恶寒身蜷,加以下利,则阳有日断之忧,兼之手足逆冷,则阳无来复之望,不可治也。
1 手足逆冷者,此为土败,不可治也。
少阴三十四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1 少阴脏寒,下利不止,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阳根下绝,浮而上脱,是以死也。
少阴三十五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难经》: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六七日后,水旺寒深而见息高,是有心肺之呼出而无肾肝之吸入,阳根下绝,升而不降,脱离非久,必主死也。
1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气不下根,归于肝肾也。呼吸者,吸入肝肾,吐出心肺。一呼一吸是为一息。六七日,水旺寒深,息高者,呼吸俱在心肺,有吐出之心肺而无肾肝之吸入也;气不达肝肾即吐出。阳根下绝,逆升不降,脱离非久,必主死也。
少阴阳回不死证四章
1 少阴脏寒,阳回不死,以下皆是,阳复得生之象。
少阴三十六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厥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1 手足不厥冷者,则中气未绝,反发热者,微阳欲复,而是以不死,若脉不至者,灸少阴经穴七壮,以助阳气,其脉必至,以其阳已回也。七为阳数,故灸七壮。
少阴三十七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自烦而去衣被,阳气之复也,是以可治。
少阴三十八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
下利自止,则脏寒已差,恶寒蜷卧,则经阳未复,而手足温者,是中气未绝,四末阳回之象,故可治。(对比三十三)
少阴三十九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寒盛则脉紧,至七八日而自下利,则脏寒日甚矣。而脉忽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此为阳复而欲解也。虽烦而下利,必当自愈。微者,紧之反,缓之始也。白通汤证之脉,是阳绝之微,此是阳欲复之微也。
1 少阴病,脉紧为寒盛,至七八日,自下利,脉忽微者,不见阴盛之紧寒,而见本虚之脉微,手足反温,此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也。
2 微者,紧之反,缓之始也,缓者,脾胃之正脉。紧者,虚寒之象,微者,阳复之象。注意区别,阳绝之微与阳复之微。阳绝之微,沉细弦涩。
购书加好友,进群加好友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