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中见奇的数字诗(一)

陈振桂教授出版《起名八十八法》《中传统文化概览》《当代儿童文学》等98本著作,其中大学教材10本。

一、数字诗的概念及其起源发展

数字诗又称数名诗、数诗、杂数诗等,是以数字为主体,并以文学巧妙结合的一种诗歌。数字在数学的天地里无穷无尽,象神奇的魔术师,变化无穷。当它们被一些别具匠心的文学家、艺术家和诗人融进艺术天地时,更别有一番情趣。它进入诗海,便构成了巧妙的数字诗。

数字是抽象的,诗歌是要用形象思维的,然而这两者结合,同样有佳作产生:可以是豪放的,“黄河入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可以是细腻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以是沉痛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可以是感伤的,“六朝如梦鸟空啼”;可以是愤怒的,“一朝封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可以是夸张的,“孤臣霜发三千丈”;可以是讽刺的,“三千宠爱在一身”;也可以是欢快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不过,这些诗中的数字,仅是作“镶嵌”之用,真正的数字诗,必须是以数字为主体,如南朝民歌中的:

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

已行一千三,剩有二千在。

可以解读为是一个长途行者的倦歌——他在不停地算里程;也可理解是一个远离家乡,归心似箭的男子的情歌,期盼着早一点与心上人见面。——其实,路还长着呢。心理描写非常准确。

电视台曾播放过的《宰相刘罗锅》,内中有一处情节:乾隆皇帝手持一枝鲜艳的红花,将花瓣一片片地剥落抛撒,口中念念有词:

一片一片又一片,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

刘墉信口接了一句:飞入草丛都不见。

众人大笑。这出戏编得并不好,红花入草丛怎会都不见?明显有疏漏之处。 故事的“原产地”是出自明朝布衣才子徐文长。一个冬日,他踏雪孤山,见放鹤亭内一群秀才正借酒赏梅,便进前求饮。秀才们不识泰山真面目,道是诗人聚会,不会写诗者不能在此喝酒。徐文长便“一片一片又一片”地作起咏雪诗来,前三句尚未念完,众秀才已是笑骂成“一片”了,说道,你这俗子是否只认识得数字和“片”字?想不到第四句“飞入梅花都不见”一出,秀才们顿时大惊失色。白雪飞入号称“香雪海”的孤山梅林之中,当然是看不见了,这种深邃苍茫的意境,奇特精妙的构思,才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数字诗”。

数字诗有两个概念:一是以数为题,明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中说:“按诗以数题者,如四时、四气、四色、五噫、六甲、八音、十索、十离、十二属等;”此类诗可称为数名诗。二是将数字嵌入诗中,与其它词语组合,全诗融为一个整体。诗中的数字可以从一至十按顺序排列,也可以从十到一倒排;有时数字也可打乱顺序置于诗中;数字也可一个或两个乃至多个巧妙运用在诗中,其变化可说多种多样。

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以数字入诗的做法可谓是源远流长。早在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诗句使用了数字。据统计,单是《国风》中使用数字的诗就多达46首;而在《唐诗三百首》一书所收录的诗作中,含有数字的诗作更是多达130余首,几乎占了总数的一半。其实,又何止是唐诗,历代诗歌数字入诗随处可见。现存的数字诗以南朝文学家鲍照的《数诗》为最早:

一身仕关西,家族满山东。

二年从车驾,斋祭甘泉宫。

三朝国庆华,休沐还旧邦。

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五侯相饯送,高会集新丰。

六乐陈广坐,祖帐扬春风。

七盘起长袖,庭下列歌钟。

八珍盈雕俎,绮肴纷错重。

九族共瞻迟,宾友仰徽容。

十载学无就,善宦一朝通。

方虚谷称此诗为“游戏翰墨”,他说:“数者,自一至十。始云'一身仕关西,家族满山东’,末云'十载学无就,善宦一朝通’,意全在此。谓寒学之士,十载不成,巧宦之人,一朝通显,如前九韵所云耳。”本诗将一至十的数字按顺序用在每联首句。看似数字游戏,却深寓讽刺意味。出身寒微的鲍照,对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深恶痛绝,豪门子弟轻易得官受宠,平步青云声势显赫;寒门子弟十年苦读,却仕进无门。诗中通过对贵族官宦生活的描写,揭露了门阀制度下极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历代诗人所写的数字诗,在歌行体古诗、绝句、律诗中,均有体现。相传,汉代蜀中才子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婚后不久赴长安赶考,随后踏入仕途,官拜中郎将。地位的变化让他渐渐疏远文君,长达五年没有家书寄蜀。后来竞生休妻之念,托人捎给卓文君这样一封家书:“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唯无亿(忆)字。文君回道: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

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般无奈十凭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卓文君的独特家书,分别用正序使用了从一到万、又用逆序使用了从万到一的数字,意切情真,回肠九曲。司马相如读后,感叹妻子的出众才华和满腔深情,不禁愧悔交加,遂亲自回乡把卓文君接到任上,从此举案齐眉,百年偕老。千古佳话也便从那时开始流传至今。

(0)

相关推荐

  • 帖真人诗斋志异之《怨郎诗:卓文君的数字控》

    帖真人诗斋志异之《怨郎诗:卓文君的数字控》

  • 卓文君的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挂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我聊奈十依栏,重九登高望孤雁,八月中秋月 ...

  • 平中见奇的数字诗(二)

    陈振桂教授出版<起名八十八法><中传统文化概览><当代儿童文学>等98本著作,其中大学教材10本. 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 ...

  • 平中见奇的数字诗(三)

    陈振桂教授出版<起名八十八法><中传统文化概览><当代儿童文学>等98本著作,其中大学教材10本. 清代女诗人何佩玉的数字诗写得特别好.她写过这样一首<无题& ...

  • 平中见奇的数字诗(四)

    陈振桂教授出版<起名八十八法><中传统文化概览><当代儿童文学>等98本著作,其中大学教材10本. 二.数字诗的分类 1.一字诗.是指诗人在一首诗里,复用许多&qu ...

  • 平中见奇的数字诗(五)

    陈振桂教授出版<起名八十八法><中传统文化概览><当代儿童文学>等98本著作,其中大学教材10本. 一字诗,也叫复字诗,即同一个数字,在一首诗中反复出现,但重复的不 ...

  • 平中见奇的数字诗(六)

    陈振桂教授出版<起名八十八法><中传统文化概览><当代儿童文学>等98本著作,其中大学教材10本. 2. 十字令.这是从一至十连用的数字诗,是我们中国诗歌文学的一种 ...

  • 平中见奇的数字诗(七)

    陈振桂教授出版<起名八十八法><中传统文化概览><当代儿童文学>等100本著作,其中大学教材10本. 茶吧"十字令": 一间茶舍,两位版主, 三 ...

  • 平中见奇的数字诗(八)

    陈振桂教授出版<起名八十八法><中传统文化概览><当代儿童文学>等100本著作,其中大学教材10本. 3. 数字混嵌类.指的是诗词中不按顺序镶嵌入数字,而起到一种新 ...

  • 【品读】冯仲平|平中见奇生面开:杨逸明绝句简评

    平中见奇生面开 --杨逸明绝句简评 广西民族大学 冯仲平 清代袁枚语云:"文似看山不喜平."的确道出了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规律.文如此,诗亦如此.凡是具有创新价值的诗歌作品,必能在前 ...

  • 襄博文物 |平中见奇——青釉狮塑瓷盏

    隋朝的短暂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期混乱分裂的局面,为瓷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的瓷器烧造在中国陶瓷史上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白瓷的成功烧造.北方瓷窑的扩大等,为唐代瓷业"南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