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南宋,你不应该只记住文天祥 | 降将王立之死
1278年,重庆钓鱼城,南宋守将王立,打开城门,向蒙古人投降。
元军打了36年,才将堡垒吞下,按照蒙古人的尿性,必然会屠城。
然而蒙古人没有杀一人。
百姓能安然存活,得益于王立的周旋,是一场平等谈判后的结果。
不过,王立的人生并未因此受益,投降之后,命运几经颠簸,从授职封官,到最终被赐死,结局与文天祥并无本质不同。
不同的是,文天祥是作为俘虏被杀,而王立是作为降将被杀。
文天祥死于不仕元廷的气节,而“贰臣”王立,作为全活一城百姓且一度被元廷接纳的大将,为何又最终死于非命?
这是“彰考局”为你推送的第 36篇文章
接下来你将看到
▼
● 错位的投降
● 生死争议
● 安西王的实力
● 忽必烈的心思
● 王立之死
原标题:英雄的“贰臣”王立
撰文▼安敏(“彰考局”专栏作者)
错位的投降
1276年,忽必烈派遣大军进攻四川和重庆,并在掌管军事的枢密院之下,又分东西行枢密院,以合丹、阔里吉思领东院,主攻王立坚守的钓鱼山,以不花、李德辉领西院,主攻重庆。①
两院合攻,两年后,坚守36年的钓鱼城军民,开城投降。值得注意的是,王立并未向主攻钓鱼城的东枢密院投降,而是转降了攻占重庆的西院。
▲钓鱼城之战油画。
其间,西枢密院副使李德辉引导了这一投降进程。
李德辉是通州潞县人,此时担任元安西王、忽必烈之子忙哥剌的王相,主攻重庆的他,原无机会参与钓鱼城之战的事务。然而某一天李德辉抓获了王立派去成都的十二名情报人员,这让李德辉看到了劝降、邀功的机会:
既而合州(今重庆合川,此处指王立)遣李兴、张却十二人诇事成都,皆获之,释不杀,复为书纵归,使谕其将王立如谕珏者,而辞益剀切。②
李德辉不光放了12名俘虏,还写信劝降王立,“辞益恳切”。
在钓鱼城中抗击蒙元多年的王立,此时亦有降心,然而,“立亦计夙与东府有深怨,惧诛”③,与主攻钓鱼城的东枢密院有夙怨,担心投降之后被杀,所以,“即使兴等导帅干杨獬怀蜡书,间至成都降④”,约定不杀城中一人,便将降书交给了与钓鱼城之战八竿子打不着的西枢密院,即李德辉手中。
李德辉不费吹灰之力,攫取了本属于东枢密院的功劳。
生死争议
王立与李德辉达成的投降共识为何又快又好?除了约定不杀一人外,另一原因便是与主攻钓鱼城的东枢密院人有夙怨。
统领东院的合丹、阔里吉思,是元蒙哥汗的旧部,“行东川院者则宪宗带御器械哈丹、库哩济苏二人”,钓鱼城是他们的伤心之地,1259年蒙哥汗亲率大军围攻钓鱼城,最终死于城下。
更让王立担心的是,“东川枢府,犹故将也”⑤,钓鱼城下俱是长期以来跟随蒙哥汗围攻的蒙古士兵。
可以说,面对东院,投降也好,被攻下也好,王立总是逃不了要被诛杀以报仇雪恨的命运。
▲歌剧《钓鱼城》,右一为王立。
几经权衡,王立向更为温和的李德辉投降,起码能获得一线生机。
而李德辉这一边,至元十三年“辛酉,安西王相府请颁诏招合州张钰,不从,”⑥亦早有招降王立的意思。
这次,二人一拍即合。
西院争功、仇人没死,看在眼里的东院,能咽得下这口气?合丹、阔里吉思等将领,很快将此事上报枢密院,状告李德辉“争功”,而王立“立久抗王师,尝指斥宪宗(蒙哥汗),宜杀之。”⑦ 并立即将其“下长安狱”⑧。
前线战事正酣,将领不宜内讧,考虑到这一点,枢密院接东院奏报后,立即告知忽必烈。
忽必烈自然知道东院将领的用意,但面对这个特殊敌城的守将,想必也是犹豫不定,恰在此时,一支“暗箭”,飞向王立。
原南宋大臣李谅向忽必烈揭发王立,“讼立前杀其妻子,有其财物”⑨,王立杀了李谅的妻子,并占有其财物,这让忽必烈顿感王立不仅同蒙元有仇,在宋人中亦声誉不佳,于是当机立断,“遂诏杀立,籍其家赀偿谅。”⑩
安西王的实力
朝廷说要杀王立,李德辉震惊了,便向当时远在六盘山、他的主子安西王请示。
安西王忙哥剌是忽必烈第三子,至元九年或十年封王,驻于六盘山⑪,在各种史料中,忙哥剌被塑造为一位有才干的皇子形象,据马可波罗说,“此忙哥剌善治其国,颇受人民爱戴”⑫。
忙哥剌在诸王中的地位十分特殊,“至元十年,皇子安西王分治秦、蜀”⑬,他还有节制方面的军政大权。
收到奏报后,安西王可能与王立达成协议,由他出面确保其安全,当忽必烈的处决敕书来到时,安西王以自己的权力阻止了长安狱对王立的行刑。
当然,整个事件中,安西王本人一直远在六盘山,处理此事的应是安西王集团的成员。
安西王能得手,说明皇帝敕书与安西王之教在川渝地区具有同样的权威,足见其权力之盛。
有学者认为忙哥剌怀有政治野心⑭,若这一观点成立,“王立事件”表面上看是东西行枢密院在争功,实际上可能是忙哥剌与其父角力。
忽必烈看到了安西王的政治力量,便开始有意识地削弱安西王。
忽必烈的心思
虽然王立暂免一死,但毕竟没有获忽必烈旨意赦免,安全还不够保险。
安西王府遂派官员吕前往大都,为王立做“无罪辩护”,几经辗转,找到了一位蒙古化的汉人——贺仁杰。
贺氏深受忽必烈信任,无疑是最佳人选。
而此时,忽必烈对于杀王立一事并未下定决心,之前的诏令,更多是出于情急。
当时,忽必烈迫切想结束西南地区的战事,巴蜀战事正紧,前线将领竟然越权争功,“上怒”,遂连续向长安狱发出三道诛杀王立的命令。
▲忽必烈
与其说这是忽必烈因王立而大怒,不如说是皇帝变向地严厉警告老部下李德辉,何况,若贸然杀掉王立,则不仅可能使已到手的钓鱼城再次起兵抗元,还会坚定其他尚未投降的宋军将领不降的决心。
想到这里,忽必烈杀王立之心有所动摇,然而处死的诏书已经发出,若再改动,无疑又宣布自己食言。
皇帝有赦免之心,只是需要一个台阶。
贺仁杰带来的“无罪辩护”,就是一个大台阶。
据贺仁杰墓志铭,安西王方面的说辞是,“立若诛,则钓鱼人皆当为俘虏。”
换言之,王立一旦出事,后果恐难以预料。
这一判断正中忽必烈下怀。于是,皇帝立即召枢密院官员加以斥责:“汝等以人命为戏耶!今召王立,立生则已,死则汝等亦从之。”⑮赦免了王立。
最终,王立来到大都,谋了一个官,似能善终。然而,历史给他开了个大玩笑,1301年,忽必烈的继任者——元成宗将他赐死。
王立之死
王立降元时年仅28岁,赐死时是50岁,立于元廷二十二载,为何在这时横遭惨祸?
笔者暂未发现说明这一原因的直接史料,但不妨据当时的形势,来寻找一些蛛丝马迹。
1301年,元成宗治下的元朝,发生了三件大事:
一是西北战事大捷,多年与元朝为敌的海都去世;
二是年初,段丑厮鼓动百姓反元,后被处斩;
三是西南土官起兵抗元。
后两件事虽然均被朝廷镇压,但元成宗开始非常担忧西南地区,当时反元力量依旧存在,包括王立在内的南宋降臣,自然也会招来猜疑。
元廷担心的是,这些人一旦被反元势力拥戴,即使并不会真正参与其中,但在百姓中的影响力却足以掀起一场不小的波澜。
偏偏在这个时候,昔日钓鱼城末代守将王立上表辞官。
对于一个武官来说,50岁仍是壮年,其长于武略,又曾担任抗元名城的守将,一旦在不稳的西南地区生事,灾难性后果难以估量。
面对这样一位敏感人物,辞官的举动,让皇帝起了疑心,为维护稳定,赐死他,最为保险。
而此时,那位愿意保王立安全的安西王集团,经忽必烈打压(忙哥剌在钓鱼城投降后不久突然去世,死因不明,一说为“尝谋篡父位,事泄为父杀。”⑯),已经势残力败,元成宗动起手来,更是毫无顾忌。
王立之死,让人想起南宋另一名俘虏——文天祥之死。
作为俘虏的文天祥,忽必烈屡次劝降,未果,遂死于刑场,王立则是文天祥死后18年,以“贰臣”、降将的身份丧命。
王立之生,生于元廷内部的政治角力,王立之死,某种意义上说,死于其南宋降臣的身份以及抗蒙的经历。
这些“人生”资本,放在元廷,可以是笼络人心的样本,也可以是政治隐患,而其在错误的时间辞官,更扩张了“隐患”的版图。
与文天祥相比,全活一城百姓的王立,选择了一条在宋人看来最为不可取的投降之路,并没有在后世留下赞誉。
文天祥为气节而死的光芒掩盖了王立之功,他对忽必烈的态度及其死亡,成了后人内心判断彼时南宋臣民对待元廷的样本,乃至政治正确。
EFERENCES
注释
①《元史》卷169《贺仁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968页。
②《元史》卷163《李德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818页。
③《元史》卷163《李德辉传》,第3818页。
④《元史》卷163《李德辉传》,第3818页。
⑤《元史》卷163《李德辉传》,第3818页。
⑥《元史》卷9《本纪九》,第182页。
⑦《元史》卷10《本纪十》,第208页。
⑧《元史》卷169《贺仁杰传》,第3968页。
⑨《元史》卷10《世祖七》,第208页。
⑩《元史》卷10《世祖七》,第208页。
⑪根据《元史》卷7《本纪七》记载,至元九年“冬十月丙戌朔,封皇子忙哥剌为安西王,赐京兆为分地,驻兵六盘山。”而同书卷108《诸王表》则记载为“忙哥剌,至元十年诏安西王益封秦王,别赐金印。”故而对于其准确的受封时间目前尚有待进一步考证。
⑫马可波罗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卷2《京兆府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69页。
⑬《元史》卷60《地理三》,第1428页。
⑭陈广恩:《元安西王忙哥剌死因之谜》,《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⑮《元史》卷69《贺仁杰传》,第3968页。
⑯郑思肖:《大义略叙》,郑思肖撰,陈福康校点:《郑思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79页。